查看服務器上的硬盤:
lsblk -d -o NAME,SIZE,MODEL
可以看到我的硬盤是除了vda系統盤以外,還有個vdb。
我們查看一下分區:
lsblk
可以看到:vdb? 1T ?disk ?(底下沒有分區,也沒有掛載)
我們想要用起來這個硬盤,就要先分區并給他弄個掛載目錄。
硬盤分區
在 Linux 下,所有硬盤、分區、甚至一些設備都是以 設備文件 的形式存在 /dev?目錄下,所以你操作硬盤、分區時都要加上 /dev/。
所以我們要操作vdb盤,就要這樣,會進入到分區工具中:
sudo fdisk /dev/vdb
然后依次輸入
g ? ? ? ? ? ? ? ? ? ? # 創建 GPT 分區表(硬盤大于 2T就必須創建。如果硬盤沒2T就不用了)
n ? ? ? ? ? ? ? ? ? ? # 新建一個分區
# 回車使用默認分區號、起始扇區和結束扇區(默認覆蓋整個硬盤)
p ? ? ? ? ? ? ? ? ? ? # 打印查看分區,確認 /dev/vdb1 已生成
w ? ? ? ? ? ? ? ? ? ? # 寫入分區表并退出
n(新建分區)的時候,會有幾個選項: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number (1-128, default 1):?這是 fdisk 交互提示你選擇新分區號。一般直接回車就行,它會直接默認將新分區命名為 /dev/vdb1
First sector (2048-4294967262, default 2048):?這是 fdisk 提示你選擇新分區的起始扇區。一般也是直接回車就行,fdisk 會用默認值開始新分區。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4294967262, default 4294967262):這是 fdisk 提示你選擇新分區的結束扇區。一般我們就是?讓這個分區占滿整塊硬盤,直接 回車 就行,fdisk 會用默認值。
掛載目錄
格式化分區
sudo mkfs.ext4 /dev/vdb1 # 格式化分區
掛載
sudo mkdir -p /data # 創建掛載目錄
sudo mount /dev/vdb1 /data # 掛載
掛載的意思就是,你對這個目錄的操作,其實本質都是在掛載目錄上操作。比如,我現在往/data目錄存一個文件,文件其實是存在 vdb盤的 vdb1這個分區上的。
更換掛載
比如我現在要掛載到/data2這個目錄,就直接執行掛載命令即可。
sudo mount /dev/vdb1 /data2
查看掛載情況
df -h
這個也行:
lsblk
開啟自動掛載
上述掛載操作是手動掛載的。重啟服務器后掛載關系會消失。東西是不會丟,數據仍在 /dev/vdb1上。但是每次都得執行sudo mount /dev/vdb1 /data一下,才能到/data目錄下正常訪問。所以我們要配置一下開機自動掛載:
# 編輯 /etc/fstab
sudo vim /etc/fstab
添加這一行:
/dev/vdb1 ?/data ?ext4 ?defaults ?0 0
/dev/vdb1
→ 硬盤分區/data
→ 掛載點ext4
→ 文件系統類型(格式化時用的)defaults
→ 默認掛載選項0 0
→ 不做 dump/backups,也不檢查文件系統
保存后,可以測試:
sudo umount /data
sudo mount -a
mount -a?會根據 fstab 自動掛載所有配置的分區
然后用 lsblk檢查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