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設備預測性維護或能源管理分析時,你是否也曾思考過:如何才能讓機器“理解”我們收集的大量時序數據?工業現場的數據是結構化的,而語義分析、知識推理卻往往需要 RDF 等圖譜格式。換句話說,“會說話”的數據更聰明,但“翻譯”的門檻太高。
時序數據庫?TDengine?最近完成了一項全新集成——連接 Ontop,一個開源的虛擬知識圖譜系統,實現時序數據向知識圖譜的自動轉化,帶你一步邁入語義化分析的新世界。
時序數據庫?× 知識圖譜 = 可理解的數據智能
Ontop 由意大利博爾扎諾自由大學開發,它可以將傳統關系型數據庫中的數據虛擬成 RDF 格式,支持用 SPARQL 語言進行語義化查詢。現在,它也支持?TDengine?了。這意味著,只需配置映射規則,無需遷移數據,你就可以直接用“知識圖譜”的方式分析?TDengine?中的時序數據。
比如,在一個智能電表場景中,用戶可以查詢“過去十分鐘內電壓超過 240V 的設備位置”,甚至做出基于語義的多維推理。這種能力將傳統的結構化數據推上了“可理解”的新臺階,也為 AI 和 LLM 的接入打開了大門。
三步接入,讓你的時序數據“開口說話”
如何將?TDengine?接入 Ontop?你只需要三步:
- 準備好?TDengine?集群和 taosAdapter,并安裝 JDBC 驅動;
- 配置好連接信息(db.properties)和映射文件(db.obda),定義你的 SQL 到 RDF 映射邏輯;
- 啟動 Ontop 服務,打開瀏覽器進入 SPARQL 查詢頁面,就能看到時序數據“說話”的樣子了。
舉個例子:用 taosBenchmark 生成 10 萬條模擬電表數據,再用 SPARQL 查詢其中電壓異常的記錄,幾秒鐘就能獲得帶時間戳、相位、位置等信息的“知識化”結果,直觀清晰,還能繼續做語義推理。
注意:目前 Ontop 對?TDengine?的支持已合入 version5 分支,需從源碼構建。
完整教程直達 :https://docs.taosdata.com/third-party/bi/Ontop/
結語: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數據更“聰明”
TDengine?一直在做的,不只是存儲數據、加速查詢,更重要的是降低數據智能的門檻。我們希望,哪怕是不懂建模、不擅長代碼的用戶,也能用最自然的方式,問出最關鍵的問題。通過與 Ontop 的集成,我們把傳統時序數據拉進了語義化世界,也為工業 IoT、智慧城市、能源管理等場景打開了新思路。下一步,就看你如何“提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