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攝像頭協議及開源情況
1.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 技術特性:基于TCP/UDP的實時流傳輸協議,支持雙向通信(如暫停、播放控制)。
- 應用場景:攝像頭實時監控、視頻點播系統。
- 開源支持:完全開源。主流庫如
Live555
(C++)、GStreamer
(跨平臺)提供完整實現。
2. 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 技術特性:基于SOAP/Web服務的標準化接口,支持設備發現、PTZ控制、視頻流獲取等。
- 應用場景:跨品牌設備互聯(如海康、大華攝像頭接入統一平臺)。
- 開源支持:協議標準開放,但完整實現需認證。開源庫如
ONVIFCameraAndroid
(Java)簡化了設備交互。
3. 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 技術特性:支持瀏覽器無插件實時視頻傳輸,低延遲(<500ms),集成NAT穿透(STUN/TURN)。
- 應用場景:網頁端實時監控、遠程對講。
- 開源支持:核心協議開源。嵌入式設備庫如
libpeer
(C語言)支持樹莓派等輕量級硬件接入。
4. RTMP(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
- 技術特性:Adobe開發的流媒體協議,低延遲但依賴Flash,現代瀏覽器已逐步淘汰。
- 應用場景:直播推流、舊系統兼容。
- 開源支持:協議閉源,但服務端有開源實現(如SRS、Nginx-rtmp)。
5. GB/T 28181
- 技術特性:中國安防國家標準,基于SIP信令和RTP媒體流,支持級聯組網、設備管理。
- 開源支持:協議標準公開,開源實現包括:
- SRS(Simple RTMP Server):支持GB28181設備接入和RTMP/HLS/WebRTC轉發。
- 開源SDK:如Android平臺的
GBSIPAgent
,提供注冊、點播等功能。
二、GB/T 28181協議詳解
1. 協議背景
- 國家標準:全稱《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由公安部主導制定,最新版為2016版(GB/T 28181-2016)。
- 目標:解決不同廠商設備互聯問題,適用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大型監控系統。
2. 核心架構
- 雙通道傳輸:
- 會話通道:SIP協議傳輸控制指令(如注冊、設備控制)。
- 媒體通道:RTP/RTCP協議傳輸音視頻流(封裝格式為PS流或基本流)。
- 組網方式:
- 級聯:上下級平臺注冊(如區級平臺接入市級平臺)。
- 互聯:平級平臺資源共享。
3. 關鍵功能
- 設備管理:
- 注冊/心跳機制:設備主動向SIP服務器注冊并定時保活。
- 目錄查詢:獲取設備狀態及通道列表。
- 媒體控制:
- 實時點播:通過SIP INVITE請求視頻流,支持多用戶同時訪問。
- 歷史回放:支持播放控制(暫停、快進、拖放)。
- 擴展功能:
- 報警事件推送:實時分發傳感器報警信息。
- 語音對講:基于RTP傳輸雙向音頻。
4. 開源實現示例
- SRS流媒體服務器:
- 支持GB28181設備注冊、流接收(端口9000)及RTMP/WebRTC轉發。
- 配置文件示例:定義SIP服務器ID、RTP端口范圍及媒體流輸出規則。
- Android SDK:
- 提供參數配置(如SIP服務器地址、心跳間隔),實現設備接入與控制。
三、協議對比與選型建議
協議 | 延遲 | 適用場景 | 開源生態 | 兼容性 |
---|---|---|---|---|
RTSP | 中(1-2s) | 通用監控 | 完善(FFmpeg、VLC) | 跨品牌設備 |
ONVIF | 中 | 企業級安防系統 | 部分開源(庫支持) | 主流廠商設備 |
WebRTC | 低(<0.5s) | 網頁/移動端實時監控 | 全面(瀏覽器原生支持) | 需設備端編碼支持 |
GB28181 | 中高 | 政府/城市級監控 | 標準公開,服務端開源實現較多 | 國內強制兼容 |
選型建議:
- 跨平臺/低延遲:優先選WebRTC(如智能家居)。
- 國家標準合規:GB28181(如雪亮工程、交通監控)。
- 舊系統整合:RTSP+FFmpeg轉碼(如瀏覽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