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釋
- 注釋是寫在程序中對代碼進行解釋說明的文字,方便自己和其他人查看,以便理解程序的。
- 注釋分為三種:單行注釋、多行注釋、文檔注釋
- 注釋不影響代碼的執行:
- 原因是編譯后的文件已經沒有注釋了
// 這是單行注釋:。通常用于簡短說明或臨時調試代碼。
/*
這是多行注釋:適合注釋代碼塊或較長的說明。
這是多行注釋
這是多行注釋
*/
/**
文檔注釋:常見于函數或類、字段
*/
2 字面量
字面量就是程序中能直接書寫的數據,學這個知識的重點是:搞清楚Java程序中數據的書寫格式。
3 變量
- 變量就是內存中的一塊區域,可以理解成一個盒子,用來裝程序要處理的數據的。
- 變量的值可以被替換:寫程序對數據進行處理就很方便了。
- 定義格式: 數據類型 變量名;
- 注意事項
- 基本數據類型(除此之外還有引用數據類型)
其中字面量為整數時默認是int類型;為小數時默認是double類型
4 關鍵字、標識符
4.1 關鍵字
Java語言自己用的一些詞匯,有特殊作用的,稱之為關鍵字, 如:public、class、int、double…因此關鍵字是java用了的,我們就不能用來為做為自己的:類名、變量名,否則會報錯!
4.2 標識符
自己起的名字且沒跟關鍵字重名的就是標識符,起名規則如下:
5 方法
- 方法是一種用于執行特定任務或操作的代碼塊,代表一個功能,它可以接收數據進行處理,并返回一個處理后的結果。
- 格式:
修飾符 返回值類型 方法名(參數列表){函數體return 返回值
}
- 方法需要調用才可執行:函數名(數據)
- 方法重載:函數名相同,但是形參不同(個數、種類)
6 類型轉換
6.1 自動類型轉換
- 類型范圍小的變量,可以直接賦值給類型范圍大的變量。
6.2 強制類型轉換
- 類型范圍大的變量, 不可以直接賦值給類型范圍小的變量,會報錯,需要強制類型轉換過去
6.3 自動類型提升
- 在表達式中,小范圍類型的變量,會自動轉換成表達式中較大范圍的類型,再參與運算。
- 表達式的最終結果類型由表達式中的最高類型決定。
- 在表達式中,byte、short、char 是直接轉換成int類型參與運算的。
7 輸入輸出
- 輸出:把程序中的數據展示出來。=》使用sout
- 輸入:程序讀取用戶鍵盤輸入的數據。=>使用Scanner
8 運算符
8.1 算術運算符
- +符號在Java中的特殊用途: “+” 符號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做連接符。
- 能算則算、否則就是連接符
8.2 自增、自減運算符
只能操作變量,不能操作字面量
8.3 關系運算符、三元運算符
8.4 賦值運算符
8.5 邏輯運算符
9 綜合案例
健康運算器:開發一個簡單的健康計算器應用程序,它可以接受用戶的輸入(如年齡、性別、體重、身高),并計算出用戶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和基礎代謝率(B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