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機最少是 2 core,master內存最小3G,node內存最小2G.
要求的Docker版本是18.03,如果不是安裝的docker ce,版本是過舊的,可以選擇刪除后重新安裝;
也可以重新創建一個虛擬機執行以下命令。
簡單方法:使用master指定到第15步之后,克隆出兩臺node,在node上繼續執行后面的步驟.
-
更改ip
-
更改主機名為d-master,修改host文件
-
關閉防火墻,禁用selinux
-
配置本地yum源,如有配置,此步驟可省略
-
關閉系統swap
-
主機時間同步
-
安裝docker與鏡像下載
-
鏡像拉取較慢 就用下面的阿里云鏡像
便于后面拉取鏡像
# 我自己的鏡像配置 sudo mkdir -p /etc/docker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EOF' {"registry-mirrors": ["https://用自己的.mirror.aliyuncs.com"] } EOF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
從docker hub 網站拉取相對應的鏡像并為鏡像更換標簽
-
(提前修改)第13步驟初始化時報錯,因此需要 修改 etcd和coredns的版本
-
安裝kubeadm和kubelet
-
首先修改文件,配置阿里云鏡像.
-
yum makecache fast
-
安裝 kubeadm要指定版本
-
-
配置轉發參數
是配置生效:
sysctl --system
-
安裝 modprobe命令
-
加載IPVS相關內核模塊
-
配置kubelet
-
初始化master節點
版本錯誤,我們卸載當前版本:
yum remove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重新下載一次1.14,然后reset,初始化,就成功了
-
在master節點上配置使用 kubectl
-
配置網絡插件
-
網絡配置完成后,測試kubectl服務是否能夠正常啟動
-
克隆子節點虛擬機,分別修改IP和hostname
-
node節點加入集群
報錯之后,執行: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重新執行
-
下面的命令在克隆后的worker中執行
如果不顯示子節點,重新執行第21步,要reset之后再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