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工商銀行發布的《2024網絡金融黑產研究報告》,以深度洞察拆解黑產攻擊“新變種”、勾勒防護新路徑,自發布以來,成為金融安全行業的重要參考坐標。
本文會提煉出報告中黑產攻擊的五大技術演變與體系化防護思路,再結合金融場景典型風險,揭曉極驗如何依靠自身產品能力,針對性破解信息泄露、消費爬蟲等四大痛點,為行業提供可落地的安全啟示。
工行報告:黑產攻擊的五大進化
工行報告指出,2024 年黑產攻擊呈現技術融合、工具升級、場景滲透特征,黑產攻擊手法呈現以下趨勢:
1. 移動端入侵升級
- NFC遠程盜刷:黑產濫用NFC技術實現“隔空盜刷”。
- 無障礙服務木馬:利用安卓輔助功能靜默開通權限,竊取銀行密碼。
NFC遠程刷卡軟件數據傳輸圖
2. 羊毛黨 “技術化”
- 黑產通過“API接口遍歷+代理IP池”批量收割銀行代金券;
- 定制化“無頭瀏覽器”模擬真人操作,繞過風控。
3. 大模型被濫用
- ChatGPT遭釣魚網站污染,生成惡意代碼竊取虛擬貨幣私鑰;
- DeepSeek仿冒網站超2000個,通過供應鏈投毒傳播木馬。
DeepSeek高仿釣魚網站
4. 引流轉向頁面劫持
- 家庭路由器DNS劫持事件爆發式增長;
- 黑產搶注企業過期域名,引導用戶至釣魚網站。
5. 代理攻擊隱蔽化
- 劫持真實用戶IP資源,偽裝真人繞過風控;
- 黑產提供“傻瓜式”代理工具,降低套利門檻。
工行報告提出的防護對抗策略
針對黑產進化,工行提出技術攔截 、智能決策 、生態管控體系:
1. 移動端安全水位建設
加強 APP 安全測評,覆蓋權限管控、環境檢測,阻斷木馬滲透路徑。
2. 多模態圖學習風控
引入圖學習技術,融合文本、圖像數據,關聯設備、行為、交易數據,識別偽造材料與團伙欺詐作案等復雜攻擊。
3. 人機對抗驗證碼迭代升級
開發對抗 AI 的新型驗證,從單一視覺挑戰轉向邏輯與行為復合驗證,斬斷自動化攻擊鏈,提出基于視覺錯覺的新型驗證碼,能有效攔截AI破解。
極驗行為驗的某款驗證形式
4. 大模型驅動風控引擎
動態生成千維特征,實時學習黑產新手法,自動調整攔截策略,將策略調優時效縮短至小時級。
5. 全生命周期大模型檢測
貫穿 “注冊 - 交易 - 注銷” 全流程,覆蓋金融價值觀校驗、幻覺檢測等特有風險,結合大模型安全檢測框架,提前預警風險。
極驗深耕金融安全十三載,洞察到金融場景常面臨信息泄露、爬蟲侵襲、短信風險、營銷欺詐四大核心威脅,極驗從無數次黑產攻防戰中總結出一套多維度校驗與動態決策相結合的防御矩陣:
風險1:信息泄露風險
許多用戶對于信息泄露的安全意識薄弱,多個賬戶密碼都設定為同一套使用。因此,黑產能夠輕易在暗網購買、盜取用戶資料數據,通過數據庫關聯匹配社工庫,從而刻畫出精準的用戶畫像,針對特定人群進行犯罪活動騙貸、不良貸款、套現等不法活動。
信息泄露風險的本質是:用戶重復密碼或弱密碼,黑產通過撞庫、社工庫關聯,刻畫用戶畫像實施騙貸、套現。
極驗解法:
- 多重身份校驗:從設備維度、環境維度、行為軌跡,多維度判斷用戶真實性。
- 精準撞庫攔截:基于風險標簽動態調整驗證強度,攔截率超 98%,阻斷黑產 “批量試錯” 攻擊。
極驗充分運用多重身份校驗,從設備維度、環境維度、行為軌跡多維度判斷用戶安全性,精準攔截撞庫請求,保護登陸注冊入口。減少個人信息泄露引發的釣魚短信風險,防止黑產購買大量個人數據后撞庫盜刷財產。
風險2:消費信息爬蟲
各金融平臺在向用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提供線上查詢消費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爬蟲爬取、企業隱私泄露、第三方騷擾營銷等風險。黑產使用機器腳本批量自動化登錄銀行賬戶,爬取余額及消費記錄,尋找優質用戶精準推送,進而實行電信詐騙。
消費信息爬蟲風險的本質是:黑產機器腳本批量登錄,爬取余額、消費記錄,以實施精準的電信詐騙。
極驗解法:
- 動態反爬引擎:摒棄靜態規則,基于網站訪問鏈路,構建動態模型,識別爬蟲行為。
- 多層過濾策略:區分 “正常查詢” 與 “批量爬取”,對高風險請求實施 速率限制、驗證碼挑戰等分級攔截。
通過反爬技術從網絡層和應用層兩個維度,識別并攔截爬蟲請求。基于在整個網站的訪問鏈路而非靜態的規則庫來識別爬蟲,通過多層過濾模型精準識別流量,根據業務需要和爬蟲威脅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攔截處置措施。
極驗風控融合模式
風險3:短信嗅探風險
傳統注冊登錄場景驗證方式常見的以短信驗證注冊為主,短信驗證安全弊端多,且用戶等待時間長。黑產使用2G短信嗅探設備,劫持基站廣播到用戶手里的短信,造成短信驗證碼泄露風險,最終被黑產用于實現信息竊取、資金盜刷和網絡詐騙等犯罪。
短信嗅探風險的本質是:2G 短信嗅探劫持驗證碼,傳統驗證時延高、安全性差,黑產借此盜刷資金。
極驗解法:
- 免短信登錄技術:采用脫敏手機號網關校驗,用戶 2 秒內完成注冊、登錄,從源頭切斷嗅探路徑。
- 行為關聯驗證:結合設備指紋、操作軌跡判斷真實性,攔截黑卡虛假注冊。
使用脫敏手機號的網關校驗技術即可實現免短信登錄,不僅可以讓用戶在2秒內完成注冊/登錄操作,同時保障金融平臺流量入口是真實用戶行為,阻擋黑產黑卡虛假注冊,減少收發短信降低短信被劫持、嗅探風險。
風險4:營銷推廣風險
由于金融業務向線上轉移導致了業務推廣陣地的轉移,大量傳統黑產從業者手握批量虛擬賬號,開始轉變為“羊毛黨”,有規模地薅取企業福利。薅羊毛是金融企業面臨的最常見的業務營銷風險,尤其在線上拉新及促銷活動中。
營銷推廣風險的本質是:羊毛黨批量薅取線上活動福利,導致資源浪費、真實用戶體驗受損,侵蝕營銷預算。
極驗解法:
- 人機畫像系統:通過行為驗證4.0區分人機,結合用戶風險標簽(設備IP、行為歷史)篩選真實用戶,確保資源投放ROI最大化。
活動營銷場景是平臺投入大量資源的場景,通過人機區分和用戶風險畫像,精準刻畫用戶有效性,確保資源發放至真實用戶而非黑產用戶手中,從而實現拉新真實用戶,最大化ROI。
客戶案例:區域性銀行聯盟的信創實踐
某省級城商行聯盟服務9省市88家中小銀行,面臨兩大挑戰:
- 信創合規需求:需滿足金融數據隱私與自主可控政策要求;
- 防御升級需求:應對模擬器破解、重放攻擊等新型威脅。
極驗解決方案:
- 私有化部署信創安全中臺,集成動態參數加密、視覺模型加固等9項防護能力;
- 實現營銷活動資源損耗下降70%,撞庫攻擊攔截率提升至99.2%。
END
黑產與防護的博弈是一場持續進化的戰爭。
正如工行報告所警示,唯有“與黑產同頻進化”,融合前沿技術與全鏈路防護,才能構筑數字金融的安全底座。
極驗以 13 年 67 萬 + 場景經驗,持續迭代AI驅動的安全方案,與金融機構并肩,在動態博弈中筑牢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