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系列,共包含以下文章:
- 1?? 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一):快樂旅行團
- 2?? 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二):集群節點組
- 3?? 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三):云主機 & 宿主機
- 4?? 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四):云主機組
😊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 的話,請給博主一個一鍵三連 🚀🚀🚀 吧 (點贊 🧡、關注 💛、收藏 💚)!!!您的支持 💖💖💖 將激勵 🔥 博主輸出更多優質內容!!!
云主機的親和性策略(三):云主機 & 宿主機
- 1. 核心關系:虛擬化層隔離
- 2. 技術原理:資源如何映射?
- 2.1 虛擬化層(Hypervisor)
- 2.2 資源分配方式
- 3.公有云中的多層調度關系
- 4.關鍵特性與挑戰
- 4.1 優勢
- 4.2 風險與限制
- 5.公有云的實際運作模式
- 6.類比總結
- 7.擴展思考
理解云主機(虛擬機)和宿主機(物理服務器)的關系,是掌握云計算基礎架構的核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類比為 “公寓與大樓” 或 “租戶與房東”。
1. 核心關系:虛擬化層隔離
- 宿主機(Host Machine)
- 物理存在的服務器,部署在數據中心。
- 擁有真實硬件資源:CPU、內存、磁盤、網卡等。
- 例如:一臺戴爾 PowerEdge R750 服務器(2 × Intel Xeon CPU + 512GB 內存 + 10TB SSD)。
- 云主機(Guest Machine / VM)
- 通過 虛擬化技術(如 KVM、Xen、Hyper-V)在宿主機上創建的 虛擬計算實例。
- 從宿主機 “切割” 資源(如分配 4 核 CPU + 16GB 內存 + 200GB 磁盤)。
- 關鍵特點:
- 用戶感知為一臺獨立服務器(可遠程登錄、安裝操作系統)。
- 實際資源由宿主機底層硬件支撐。
2. 技術原理:資源如何映射?
2.1 虛擬化層(Hypervisor)
- 作用:在宿主機操作系統(Host OS)或裸機上運行,管理硬件資源并分配給云主機。
- 類型:
- 裸機虛擬化:直接運行在硬件上(如 ESXi、Xen)。
- 宿主機虛擬化:運行在操作系統上(如 VirtualBox,公有云極少用)。
- 核心功能:
- 資源隔離:確保多個云主機互不干擾(如 A 云主機崩潰不影響 B)。
- 資源調度:按需分配 CPU 時間片、內存、I/O 帶寬。
2.2 資源分配方式
資源類型 | 宿主機 → 云主機映射關系 |
---|---|
CPU | 虛擬 CPU(vCPU)綁定到物理 CPU 核心或線程。 |
內存 | 通過內存分頁技術(如 Ballooning)動態分配物理內存。 |
磁盤 | 虛擬磁盤文件(如 qcow2 格式)存儲在宿主機的 SSD / HDD。 |
網絡 | 虛擬網卡(vNIC)映射到宿主機的物理網卡(通過 OVS 等)。 |
- 用戶視角:云主機看到的是虛擬化后的 “模擬硬件”(如 Intel E5-2680 vCPU)。
- 實際物理資源:由宿主機統一管理,對用戶透明。
3.公有云中的多層調度關系
調度流程示例(用戶創建云主機時):
- 用戶選擇云主機規格(如:4核16GB)。
- 云平臺調度器篩選滿足條件的宿主機(需有足夠資源)。
- 在目標宿主機上啟動虛擬化進程,創建云主機實例。
- 用戶通過 IP / 密鑰登錄云主機,完全無需感知宿主機存在。
4.關鍵特性與挑戰
4.1 優勢
特性 | |
---|---|
資源超賣 | 宿主機可分配超過 100%100\%100% 的資源(如總內存 512GB,賣出 10 × 64GB = 640GB)。 |
快速彈性 | 秒級創建/銷毀云主機(無需采購物理機)。 |
硬件故障隔離 | 單臺宿主機宕機時,云平臺自動遷移其上的云主機到其他宿主機(Live Migration )。 |
4.2 風險與限制
- “吵鬧鄰居” 問題:
- 若某云主機過度占用宿主機資源(如瘋狂讀寫磁盤),同宿主機上的其他云主機性能將下降。
- → 解決方案:云平臺通過 QoS(服務質量策略)限制單 VM 的資源搶占。
- 宿主機故障影響范圍:
- 單臺宿主機宕機可能導致其承載的 所有云主機同時中斷(除非提前分散部署)。
- → 反親和性策略 可規避此風險。
- 性能損耗:
- 虛擬化層引入額外開銷(通常 CPU <5%<5\%<5%,網絡/存儲 <10%<10\%<10%),但對大多數應用可忽略。
5.公有云的實際運作模式
- 用戶視角:
- 購買的是 “云主機”(如 AWS EC2、阿里云 ECS),只需關注規格和操作系統。
- 無法選擇或感知底層宿主機(廠商隱藏細節)。
- 云廠商視角:
- 運維數萬臺宿主機組成的資源池。
- 通過調度算法最大化資源利用率(如混合部署 CPU / 內存密集型負載)。
- 硬件故障時自動遷移云主機(用戶通常無感知)。
6.類比總結
概念 | 類比 | 說明 |
---|---|---|
宿主機 | 公寓大樓 | 提供土地、鋼筋水泥等物理結構。 |
云主機 | 大樓中的獨立套房 | 租戶擁有獨立空間,但共享水電管道。 |
Hypervisor | 物業管理公司 | 分配房間、維護設施、隔離租戶干擾。 |
反親和性 | 禁止同公司租戶住同一層 | 避免單樓層火災導致整個團隊癱瘓。 |
7.擴展思考
- 容器 vs 云主機:
- 容器(如 Docker)是更輕量的虛擬化,直接共享宿主機內核,資源隔離性弱于 VM,但啟動更快。
- 裸金屬服務器:
- 用戶獨占整臺物理機(無虛擬化層),適合高性能計算,但喪失彈性優勢。
🚀 掌握宿主機與云主機的關系,能更深入理解云平臺的調度邏輯、故障影響邊界及優化策略(如反親和性部署)。這是設計高可用云架構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