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效存儲MongoDB的用法

?目錄

一、什么是MongoDB

二、準備工作

(1)安裝MongoDB?

?(2)安裝pymongo庫??

?三、連接MongoDB

四、指定數據庫

?五、指定集合

六、插入數據

(1) insert 方法

(2)insert_one() 和 insert_many() 方法

?七、查詢

(1)find_one()?

(2)ObjectId

(3)find()方法

八、計數

九、排序

十、偏移

十一、更新

(1)update()方法

(2)update_one() 方法和 update_many() 方法

十二、刪除

(1) remove() 方法? ? ? ??

(2)delete_one() 和 delete_many()

十三、其他操作


在第9講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利用pyquery提取數據信息,那么提取得到的數據該如何存放呢??本節介紹的MongoDB就是一種既方便存儲又方便檢索的存儲方式

一、什么是MongoDB

在這一節中,我們就來看看 Python 3 下 MongoDB 的存儲操作。 ?

二、準備工作

(1)安裝MongoDB?

????????在開始之前,請確保已經安裝好了 MongoDB 并啟動了其服務

? ? ? ? 安裝以及啟動方式參考:

Windows(超詳細保姆級教學)安裝mongodb數據庫_mongodb windows安裝-CSDN博客

windows環境下啟動mongodb服務_windows非正常關機導致mongodb服務手動才能啟動-CSDN博客

? ? ? ??

?

(2)安裝pymongo庫??

python中安裝 pymongo庫參考:[Python3網絡爬蟲開發實戰] 1.5.2-PyMongo的安裝 | 靜覓

?三、連接MongoDB

????????連接 MongoDB 時,我們需要使用 PyMongo 庫里面的 MongoClient。一般來說,傳入 MongoDB 的 IP 及端口即可,其中第一個參數為地址 host,第二個參數為端口 port(如果不給它傳遞參數,默認是 27017):

import pymongo
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host='localhost', port=27017)

這樣就可以創建 MongoDB 的連接對象了。

另外,MongoClient 的第一個參數 host 還可以直接傳入 MongoDB 的連接字符串,它以 mongodb 開頭,例如:

client = MongoClient('mongodb://localhost:27017/')

這也可以達到同樣的連接效果。

四、指定數據庫

????????MongoDB 中可以建立多個數據庫,接下來我們需要指定操作哪個數據庫。這里我們以 test 數據庫為例來說明,下一步需要在程序中指定要使用的數據庫:

db = client.test

?這里調用 client 的 test 屬性即可返回 test 數據庫。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指定:

db = client['test']

?五、指定集合

????????MongoDB 的每個數據庫又包含許多集合(collection),它們類似于關系型數據庫中的表。下一步需要指定要操作的集合,這里指定一個集合名稱為 students。與指定數據庫類似,指定集合也有兩種方式:

collection = db.students
# collection = db['students']

六、插入數據

(1) insert 方法

????????接下來,便可以插入數據了。對于 students 這個集合,新建一條學生數據,這條數據以字典形式表示:

student = {'id': '20170101','name': 'Jordan','age': 20,'gender': 'male'
}

????????這里指定了學生的學號、姓名、年齡和性別。接下來,直接調用 collection 的 insert 方法即可插入數據,代碼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student)
print(result)

在 MongoDB 中,每條數據其實都有一個id 屬性來唯一標識。如果沒有顯式指明該屬性,MongoDB 會自動產生一個 ObjectId 類型的id 屬性。insert() 方法會在執行后返回_id 值。

運行結果如下:

5932a68615c2606814c91f3d

當然,我們也可以同時插入多條數據,只需要以列表形式傳遞即可,示例如下:

student1 = {'id': '20170101','name': 'Jordan','age': 20,'gender': 'male'
}student2 = {'id': '20170202','name': 'Mike','age': 21,'gender': 'male'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student1, student2])
print(result)

返回結果是對應的_id 的集合: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8'),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9')]

(2)insert_one() 和 insert_many() 方法

實際上,在 PyMongo 3.x 版本中,官方已經不推薦使用 insert() 方法了。當然,繼續使用也沒有什么問題。官方推薦使用 insert_one() 和 insert_many() 方法來分別插入單條記錄和多條記錄,示例如下:

student = {'id': '20170101','name': 'Jordan','age': 20,'gender': 'male'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_one(student)
print(result)
print(result.inserted_id)

?

????????與 insert() 方法不同,這次返回的是 InsertOneResult 對象,我們可以調用其 inserted_id 屬性獲取_id。

????????對于 insert_many() 方法,我們可以將數據以列表形式傳遞,示例如下:

student1 = {'id': '20170101','name': 'Jordan','age': 20,'gender': 'male'
}student2 = {'id': '20170202','name': 'Mike','age': 21,'gender': 'male'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_many([student1, student2])
print(result)
print(result.inserted_ids)

該方法返回的類型是 InsertManyResult,調用 inserted_ids 屬性可以獲取插入數據的_id 列表。 ?

?七、查詢

(1)find_one()?

????????插入數據后,我們可以利用 find_one() 或 find() 方法進行查詢,其中 find_one() 查詢得到的是單個結果,find() 則返回一個生成器對象。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find_one({'name': 'Mike'})
print(type(result))
print(result)

?這里我們查詢 name 為 Mike 的數據,它的返回結果是字典類型,運行結果如下:

<class 'dict'>
{'_id':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9'), 'id': '20170202', 'name': 'Mike', 'age': 21, 'gender': 'male'}

發現,它多了_id 屬性,這就是 MongoDB 在插入過程中自動添加的。

(2)ObjectId

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 ObjectId 來查詢,此時需要使用 bson 庫里面的 objectid:

from bson.objectid import ObjectIdresult = collection.find_one({'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print(result)

其查詢結果依然是字典類型,具體如下:

{'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當然,如果查詢結果不存在,則會返回 None。

(3)find()方法

對于多條數據的查詢,我們可以使用 find() 方法。例如,這里查找年齡為 20 的數據,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age': 20})
print(results)
for result in results:print(result)

?運行結果如下:

<pymongo.cursor.Cursor object at 0x1032d5128>
{'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_id': ObjectId('593278c815c2602678bb2b8d'), 'id': '20170102', 'name': 'Kevin', 'age': 20, 'gender': 'male'}
{'_id': ObjectId('593278d815c260269d7645a8'), 'id': '20170103', 'name': 'Harden', 'age': 20, 'gender': 'male'}

返回結果是 Cursor 類型,它相當于一個生成器,我們需要遍歷取到所有的結果,其中每個結果都是字典類型。

如果要查詢年齡大于 20 的數據,則寫法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age': {'$gt': 20}})

這里查詢的條件鍵值已經不是單純的數字了,而是一個字典,其鍵名為比較符號 $gt,意思是大于,鍵值為 20。

比較符號

符  號含  義示  例
$lt小于{'age': {'$lt': 20}}
$gt大于{'age': {'$gt': 20}}
$lte小于等于{'age': {'$lte': 20}}
$gte大于等于{'age': {'$gte': 20}}
$ne不等于{'age': {'$ne': 20}}
$in在范圍內{'age': {'$in': [20, 23]}}
$nin不在范圍內{'age': {'$nin': [20, 23]}}

八、計數

?要統計查詢結果有多少條數據,可以調用 count() 方法。比如,統計所有數據條數:

count = collection.find().count()
print(count)

?或者統計符合某個條件的數據:

count = collection.find({'age': 20}).count()
print(count)

運行結果是一個數值,即符合條件的數據條數。

九、排序

排序時,直接調用 sort() 方法,并在其中傳入排序的字段及升降序標志即可。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運行結果如下:

['Harden', 'Jordan', 'Kevin', 'Mark', 'Mike']

這里我們調用 pymongo.ASCENDING 指定升序。如果要降序排列,可以傳入 pymongo.DESCENDING。

十、偏移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想只取某幾個元素,這時可以利用 skip() 方法偏移幾個位置,比如偏移 2,就忽略前兩個元素,得到第三個及以后的元素: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skip(2)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運行結果如下:

['Kevin', 'Mark', 'Mike']

另外,還可以用 limit() 方法指定要取的結果個數,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skip(2).limit(2)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運行結果如下:

['Kevin', 'Mark']

?如果不使用 limit() 方法,原本會返回三個結果,加了限制后,會截取兩個結果返回。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據庫數量非常龐大的時候,如千萬、億級別,最好不要使用大的偏移量來查詢數據,因為這樣很可能導致內存溢出。此時可以使用類似如下操作來查詢:

from bson.objectid import ObjectId
collection.find({'_id': {'$gt': ObjectId('593278c815c2602678bb2b8d')}})

這時需要記錄好上次查詢的_id。

十一、更新

(1)update()方法

對于數據更新,我們可以使用 update() 方法,指定更新的條件和更新后的數據即可。例如:

condition = {'name': 'Kevin'}
student = collection.find_one(condition)
student['age'] = 25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condition, student)
print(result)

這里我們要更新 name 為 Kevin 的數據的年齡:首先指定查詢條件,然后將數據查詢出來,修改年齡后調用 update() 方法將原條件和修改后的數據傳入。

運行結果如下:

{'ok': 1, 'nModified': 1, 'n': 1, 'updatedExisting': True}

返回結果是字典形式,ok 代表執行成功,nModified 代表影響的數據條數。

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 $set 操作符對數據進行更新,代碼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condition, {'$set': student})

這樣可以只更新 student 字典內存在的字段。如果原先還有其他字段,則不會更新,也不會刪除。而如果不用 $set 的話,則會把之前的數據全部用 student 字典替換;如果原本存在其他字段,則會被刪除。

(2)update_one() 方法和 update_many() 方法

另外,update() 方法其實也是官方不推薦使用的方法。這里也分為 update_one() 方法和 update_many() 方法,用法更加嚴格,它們的第二個參數需要使用 $ 類型操作符作為字典的鍵名,示例如下:

condition = {'name': 'Kevin'}
student = collection.find_one(condition)
student['age'] = 26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one(condition, {'$set': student})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這里調用了 update_one() 方法,第二個參數不能再直接傳入修改后的字典,而是需要使用 {'$set': student} 這樣的形式,其返回結果是 UpdateResult 類型。然后分別調用 matched_count 和 modified_count 屬性,可以獲得匹配的數據條數和影響的數據條數。

運行結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d17b678>
1 0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condition = {'age': {'$gt': 20}}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one(condition, {'$inc': {'age': 1}})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這里指定查詢條件為年齡大于 20,然后更新條件為 {'$inc': {'age': 1}},也就是年齡加 1,執行之后會將第一條符合條件的數據年齡加 1。

運行結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b8874c8>
1 1

可以看到匹配條數為 1 條,影響條數也為 1 條。

如果調用 update_many() 方法,則會將所有符合條件的數據都更新,示例如下:

condition = {'age': {'$gt': 20}}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many(condition, {'$inc': {'age': 1}})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這時匹配條數就不再為 1 條了,運行結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c6384c8>
3 3

可以看到,這時所有匹配到的數據都會被更新。

十二、刪除

(1) remove() 方法? ? ? ??

刪除操作比較簡單,直接調用 remove() 方法指定刪除的條件即可,此時符合條件的所有數據均會被刪除。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remove({'name': 'Kevin'})
print(result)

運行結果如下:

{'ok': 1, 'n': 1}

(2)delete_one() 和 delete_many()

另外,這里依然存在兩個新的推薦方法 ——delete_one() 和 delete_many()。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delete_one({'name': 'Kevin'})
print(result)
print(result.deleted_count)
result = collection.delete_many({'age': {'$lt': 25}})
print(result.deleted_count)

運行結果如下:

<pymongo.results.DeleteResult object at 0x10e6ba4c8>
1
4

????????delete_one() 即刪除第一條符合條件的數據,delete_many() 即刪除所有符合條件的數據。它們的返回結果都是 DeleteResult 類型,可以調用 deleted_count 屬性獲取刪除的數據條數。

十三、其他操作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73159.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73159.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73159.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MATLAB+Arduino利用板上的按鍵控制板上Led燈

幾年不使用&#xff0c;之前的知識都忘掉了。需要逐步撿起來。 1 熟悉按鍵的使用 2熟悉燈的控制 1 電路 我們將通過 MATLAB 的 Arduino 支持包與 Arduino 板通信&#xff0c;讀取按鍵狀態并控制 LED 燈的亮滅。 按鍵&#xff1a;連接到 Arduino 的數字引腳&#xff08;例如…

《深度學習》——YOLOv3詳解

文章目錄 YOLOv3簡介YOLOv3核心原理YOLOv3改進YOLOv3網絡結構 YOLOv3簡介 YOLOv3&#xff0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xff09;是一種先進的實時目標檢測算法&#xff0c;由 Joseph Redmon 和 Ali Farhadi 開發。它在目標檢測領域表現出色&#xff0c;具有速度快、精…

【項目設計】網頁版五子棋

文章目錄 一、項目介紹1.項目簡介2.開發環境3.核心技術4.開發階段 二、Centos-7.6環境搭建1.安裝wget工具2.更換軟件源(yum源)3.安裝scl工具4.安裝epel軟件源5.安裝lrzsz傳輸工具6.安裝高版本gcc/g編譯器7.安裝gdb調試器8.安裝git9.安裝cmake10.安裝boost庫11.安裝Jsoncpp庫12.…

在coze工作流中將數據回寫到飛書表格

在coze工作流中將數據回寫到飛書表格

并查集(競賽)

一、模型建立 本質就是一個數組&#xff0c;數組的下標對應節點的編號&#xff0c;數組的值對應對應編號的節點的父節點。規定根節點的父節點是自己。 規定三個集合的根節點分別是1 4 6 二、并查集操作并實現 并查集主要操作&#xff1a;查找一個節點的父節點&#xff0c;判…

Leetcode 刷題筆記1 圖論part04

leetcode 110 字符串接龍 def judge(s1, s2):count 0for i in range(len(s1)):if s1[i] ! s2[i]:count 1return count 1if __name__ __main__:n int(input())begin_str, end_str map(str, input().split())if begin_str end_str:print(0)exit()strlist []for _ in ran…

從擴展黎曼澤塔函數構造物質和時空的結構-7

有了先前關于電荷之間吸引和排斥關系的頻率分析圖&#xff0c;我們可以按照類似的方法&#xff0c;對磁場做一樣的分析&#xff0c;即分析磁體同極相斥&#xff0c;異極相吸的本質。 我們知道上圖得以成立的原因在于磁感線&#xff0c;如下圖所示的排布方式&#xff0c; 磁體的…

AI比人腦更強,因為被植入思維模型【18】萬物系統思維模型

把事物看成鏈&#xff0c;看成網&#xff0c;看成生態。 定義 萬物系統思維模型是一種將宇宙萬物視為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整體系統的思維方式。它強調從系統的角度去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xff0c;認為系統中的各個要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xff0c;這些關系不…

Qt-Q_ENUM宏和QMetaEnum類

Q_ENUM是一個宏定義&#xff0c;它的作用是將一個枚舉類型注冊到元對象系統&#xff0c;從而能夠通過QMetaEnum類獲得一些關于enum類型的一些信息&#xff0c;例如獲取enum類型的名稱字符串&#xff0c;enum值和字符串互相轉換&#xff0c;enum類型保存在QVariant中&#xff0c…

MongoDB 配合python使用的入門教程

MongoDB 入門教程 1. 安裝 MongoDB 首先&#xff0c;你需要在你的機器上安裝MongoDB。你可以從 MongoDB官網 下載并安裝 Community 版本。安裝完成后&#xff0c;啟動MongoDB服務。 # 在Linux/Mac上啟動MongoDB mongod# 在Windows上&#xff0c;你可以通過Windows服務啟動Mo…

【云馨AI-大模型】大模型的開發和應用中,Python、PyTorch和vLLM關系概括

說明 1. Python 定位&#xff1a;基礎編程語言。作用&#xff1a;Python 是大模型生態系統的核心語言&#xff0c;幾乎所有深度學習框架&#xff08;如 PyTorch、TensorFlow&#xff09;和工具鏈&#xff08;如 vLLM&#xff09;都通過 Python 接口提供服務。特點&#xff1a…

西門子200smart之modbus_TCP(做主站與第三方設備)通訊

西門子200smart做MODBUS_TCP主站通訊,只有一個指令。設置相關參數即可完成讀寫操作。整 個過程非常復雜,操作非常嚴謹。此次,我們使用匯川EASY系列PLC做從站,完成演示。關于匯川案例的演示,詳見匯川EASY系列之以太網通訊(MODBUS_TCP做從站)-CSDN博客 關于主站和從站的介…

緩存設計模式

緩存設計模式&#xff08;Cache Design Pattern&#xff09;是一種用于存儲和管理頻繁訪問數據的技術&#xff0c;旨在提高系統性能、降低數據庫或后端服務的負載&#xff0c;并減少數據訪問延遲。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緩存設計模式&#xff0c;并用 Python Redis 進行示例代碼實現…

Java算法隊列和棧經常用到的ArrayDeque

主要是記錄一下add&#xff0c;push&#xff0c;poll這三個常用api&#xff0c;因為這三個就是棧和隊列一念之差的關鍵 1.add(E e) 方法 ?作用&#xff1a;將元素添加到雙端隊列的尾部?&#xff08;等價于 addLast(E e)&#xff09;。?行為&#xff1a; ?成功時&#xff1…

機器學習——一元線性回歸(算法實現與評估)

一元線性回歸是統計學中最基礎的回歸分析方法&#xff0c;用于建立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模型。 1. 模型表達式 一元線性回歸的數學模型為&#xff1a; &#xff1a;因變量&#xff08;預測值&#xff09;&#xff1a;自變量&#xff08;輸入變量&#xff09;&#xff1a;回…

Ubuntu下用QEMU模擬運行OpenBMC

1、前言 在調試過程中&#xff0c;安裝了很多依賴庫&#xff0c;具體沒有記錄。關于kvm&#xff0c;也沒理清具體有什么作用。本文僅記錄&#xff0c;用QEMU成功的將OpenBMC跑起來的過程&#xff0c;做備忘&#xff0c;也供大家參考。 2、環境信息 VMware Workstation 15 Pro…

Gradle/Maven 本地倉庫默認路徑遷移 (減少系統磁盤占用)

Gradle 配置環境變量 GRADLE_USER_HOME&#xff0c;如D:/.gradle同時將 %userprofile%/.gradle 移動到配置路徑 Maven 修改settings.xml文件&#xff0c;localRepository同時將 %userprofile%/.m2/repository 移動到配置路徑 IDEA默認用的bundle maven, 路徑為安裝目錄下 p…

MinGW與使用VScode寫C語言適配

壓縮包 通過網盤分享的文件&#xff1a;MinGW.zip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QB-Zkuk2lCIZuVSHc-5T6A 提取碼: 2c2q 需要下載的插件 1.翻譯 找到VScode頁面&#xff0c;從上數第4個&#xff0c;點擊擴展&#xff08;以下通此&#xff09; 搜索---Chinese--點擊---安裝--o…

【C++初階】從零開始模擬實現vector(含迭代器失效詳細講解)

目錄 1、基本結構 1.1成員變量 1.2無參構造函數 1.3有參構造函數 preserve()的實現 代碼部分&#xff1a; push_back()的實現 代碼部分&#xff1a; 代碼部分&#xff1a; 1.4拷貝構造函數 代碼部分&#xff1a; 1.5支持{}初始化的構造函數 代碼部分&#xff1a; …

Java實習生面試題(2025.3.23 be)

一、v-if與v-show的區別 v-show 和 v-if 都是 Vue 中的條件渲染指令&#xff0c;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渲染策略&#xff1a;v-if 會根據條件決定是否編譯元素&#xff0c;而 v-show 則始終編譯元素&#xff0c;只是通過改變 CSS 的 display 屬性來控制顯示與隱藏。 二、myba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