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了半天,發現還是Carl寫的好。
看過動態規劃-基礎的讀者,大概都清楚。
動態規劃是將大問題,分解成子問題。并將子問題的解儲存下來,避免重復計算。
而背包問題,就是動態規劃延申出來的一個大類。
而01背包,就隸屬于背包問題。
那什么又是01背包呢?
01背包
有n件物品,與一次最多能背w重量的背包。第i件物品,重量為weight[i],得到的價值為value[i]。
每件物品只能用一次,求解,將那些物品裝入背包內,物品的價值總和最大。?
重量(weight) | 價值(value) | |
---|---|---|
物品0 | 1 | 15 |
物品1 | 3 | 20 |
物品2 | 4 | 30 |
這是一個標準的背包問題,很多一看到這個,就直接想起用動態規劃,而忽略了暴力解法。
這是因為沒有 自下而上 思考的結果。
如下代碼,一般動態規劃問題,都是能通過回溯解決,因為每個物品都有兩種可能(狀態),
被放入背包,或者不放入背包。
// 全局變量用于記錄最大價值
int maxValue = 0;// 物品的重量和價值數組
vector<int> weights = {1, 3, 4, 5, 6};
vector<int> values = {1, 3, 4, 5, 6};// 背包容量
int capacity = 10;// 回溯函數
void backtrack(int index, int currentWeight, int currentValue) {// 如果已經遍歷完所有物品if (index == weights.size()) {// 更新最大價值if (currentValue > maxValue) {maxValue = currentValue;}return;}// 不選擇當前物品 - 01背包中的0backtrack(index + 1, currentWeight, currentValue);// 選擇當前物品 - 01背包中的1if (currentWeight + weights[index] <= capacity) {backtrack(index + 1, currentWeight + weights[index], currentValue + values[index]);}
}
如上的回溯算法,每個問題都有兩個解法,通過暴力解決,但通常這種解法,是O(2^n)的時間復雜度,隨著數量的增加。
呈指數級上升。
而動態規劃僅僅需要O(N*M)就可以解決。
第一步:下標含義
dp[i][j]表示將前i件物品裝進限重為j的背包可以獲得的最大價值, 0<=i<=N, 0<=j<=W
第二步:推導公式
那么我們可以將dp[0][0...W]初始化為0,表示將前0個物品(即沒有物品),裝入書包的最大價值為0。那么當i>0時,dp[i][j]有兩種情況:
- 不裝入第i件物品,即
dp[i?1][j]
; - 裝入第i件物品(前提是能裝下),即dp[i-1][j-weight[i]]+value[i]。
第三步:書寫代碼
dp[weight.size()][bagweight + 1];// weight數組的大小 就是物品個數
for(int i = 1; i < weight.size(); i++) { // 遍歷物品for(int j = 0; j <= bagweight; j++) { // 遍歷背包容量if (j < weight[i]) dp[i][j] = dp[i - 1][j];else dp[i][j] = max(dp[i - 1][j],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
}
壓縮
遞推公式:dp[i][j] = max(dp[i - 1][j],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
看到 dp[i][j] 與 dp[i-1][...] 的
大家都可以發現,dp都由上一行推導出來的(也就是把dp[i - 1]那一層拷貝到dp[i]上),所以可以壓縮代碼。
把二維數組,壓縮為一維滾動數組。
這也就是滾動數組的由來,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上一層可以重復利用,直接拷貝到當前層。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上一層循環的dp[0,...,j-1]
被覆蓋,循環的時候 j 只能逆向枚舉
如下:
for(int i = 0; i < weight.size(); ++i){for(int j = bagWeight; j>=weight[i]; j--){dp[j] = max( dp[j], dp[j-weight[i]]+value[i] );}
}
大綱?
1、分割等和子集
?2、最后一塊石頭的重量 II
?3、目標和
?4、一和零
題目
1、分割等和子集
給你一個?只包含正整數?的?非空?數組?
nums
?。請你判斷是否可以將這個數組分割成兩個子集,使得兩個子集的元素和相等。示例 1:
輸入:nums = [1,5,11,5] 輸出:true 解釋:數組可以分割成 [1, 5, 5] 和 [11] 。示例 2:
輸入:nums = [1,2,3,5] 輸出:false 解釋:數組不能分割成兩個元素和相等的子集。提示:
1 <= nums.length <= 200
1 <= nums[i] <= 100
class Solution {// 最大也就意味著最接近// 能通過動態規劃解決的,都能通過回溯解決// 每個數字都有兩種狀態,被選中,或者不被選中// 只有單純的數字,那么數字的大小是重量,也是價值。
public:bool canPartition(vector<int>& nums) {int cur = 0;for(int i:nums) cur+=i;int sum = cur/2;if(sum*2 != cur) return false; // 意外情況,直接排除vector<int> dp(sum+1,0);for(int i=0; i<nums.size(); i++){for(int j=sum; j>=nums[i]; --j){dp[j] = max(dp[j], dp[j-nums[i]]+nums[i]);}}return sum==dp[sum]?true:false;}
};
2、最后一塊石頭的重量 II
有一堆石頭,用整數數組?
stones
?表示。其中?stones[i]
?表示第?i
?塊石頭的重量。每一回合,從中選出任意兩塊石頭,然后將它們一起粉碎。假設石頭的重量分別為?
x
?和?y
,且?x <= y
。那么粉碎的可能結果如下:
- 如果?
x == y
,那么兩塊石頭都會被完全粉碎;- 如果?
x != y
,那么重量為?x
?的石頭將會完全粉碎,而重量為?y
?的石頭新重量為?y-x
。最后,最多只會剩下一塊?石頭。返回此石頭?最小的可能重量?。如果沒有石頭剩下,就返回?
0
。示例 1:
輸入:stones = [2,7,4,1,8,1] 輸出:1 解釋: 組合 2 和 4,得到 2,所以數組轉化為 [2,7,1,8,1], 組合 7 和 8,得到 1,所以數組轉化為 [2,1,1,1], 組合 2 和 1,得到 1,所以數組轉化為 [1,1,1], 組合 1 和 1,得到 0,所以數組轉化為 [1],這就是最優值。示例 2:
輸入:stones = [31,26,33,21,40] 輸出:5提示:
1 <= stones.length <= 30
1 <= stones[i] <= 100
為啥要分兩堆->一直在動態的動態的維護,從第一塊進入開始,一直在動態的維護兩堆的平衡。
class Solution {// 對吶,只要讓兩撥石頭血拼就行!// 但是,為啥要讓兩撥石頭血拼? // 圖片上附上解析,希望以后能看懂
public:int lastStoneWeightII(vector<int>& stones) { int sum = 0;for(int i : stones) sum+=i;int cur = sum;sum>>=1; // 右移2位,相當于除以2;vector<int> dp(sum+1, 0);for(int i=0; i<stones.size(); ++i){for(int j = sum; j>=stones[i]; --j){dp[j] = max(dp[j],dp[j-stones[i]]+stones[i]);}}return cur-2*dp[sum];}
};
3、目標和
給你一個非負整數數組?
nums
?和一個整數?target
?。向數組中的每個整數前添加?
'+'
?或?'-'
?,然后串聯起所有整數,可以構造一個?表達式?:
- 例如,
nums = [2, 1]
?,可以在?2
?之前添加?'+'
?,在?1
?之前添加?'-'
?,然后串聯起來得到表達式?"+2-1"
?。返回可以通過上述方法構造的、運算結果等于?
target
?的不同?表達式?的數目。示例 1:
輸入:nums = [1,1,1,1,1], target = 3 輸出:5 解釋:一共有 5 種方法讓最終目標和為 3 。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示例 2:
輸入:nums = [1], target = 1 輸出:1提示:
1 <= nums.length <= 20
0 <= nums[i] <= 1000
0 <= sum(nums[i]) <= 1000
-1000 <= target <= 1000
class Solution {// 如果用暴力解法,本題也是能做的// 但是如果我不暴力呢?// 了解過答案之后,就發現這道題目,純純是一道推理題。// 用方法就行推理,真tm是一道推理題// (cur+)+(cur-) = target;// (cur+)-(cur-) = target;// cur = (sum-target)/2; 由此公式推導// 只要找到cur就OK了// 當sum為0時,代表總和與target相同,都只有一種情況
public:int findTargetSumWays(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cur = 0;for(int i:nums) cur+=i;int sum = (cur-target)>>1;if(sum*2!=cur-target||sum<0) return 0; // 直接就沒有可能了vector<int> dp(sum+1);dp[0]=1;// 公式推導出來的正整數for(int i=0; i<nums.size(); ++i){for(int j=sum; j>=nums[i]; --j){dp[j]=dp[j-nums[i]]+dp[j];}}return dp[sum];}
}; // ???我的腦袋里,有個大大的問題?這能過??
4、一和零
給你一個二進制字符串數組?
strs
?和兩個整數?m
?和?n
?。請你找出并返回?
strs
?的最大子集的長度,該子集中?最多?有?m
?個?0
?和?n
?個?1
?。如果?
x
?的所有元素也是?y
?的元素,集合?x
?是集合?y
?的?子集?。示例 1:
輸入:strs = ["10", "0001", "111001", "1", "0"], m = 5, n = 3 輸出:4 解釋:最多有 5 個 0 和 3 個 1 的最大子集是 {"10","0001","1","0"} ,因此答案是 4 。 其他滿足題意但較小的子集包括 {"0001","1"} 和 {"10","1","0"} 。{"111001"} 不滿足題意,因為它含 4 個 1 ,大于 n 的值 3 。示例 2:
輸入:strs = ["10", "0", "1"], m = 1, n = 1 輸出:2 解釋:最大的子集是 {"0", "1"} ,所以答案是 2 。提示:
1 <= strs.length <= 600
1 <= strs[i].length <= 100
strs[i]
?僅由?'0'
?和?'1'
?組成1 <= m, n <= 100
class Solution {// 直接就干到n的三次方了!我的天吶,太牛了public:int findMaxForm(vector<string>& strs, int m, int n) {vector<vector<int>> dp(m+1,vector<int>(n+1,0)); for(string str : strs){int num0=0,num1=0;for(char c : str){if(c=='0') num0++;else num1++;}for(int i=m; i>=num0; --i){for(int j=n; j>=num1; --j){dp[i][j] = max(dp[i][j],dp[i-num0][j-num1]+1);}}}return dp[m][n];}
};
完結( ̄︶ ̄)↗ ,自己是收益匪淺啦
博客借鑒:
1、動態規劃之背包問題系列
2、動態規劃:01背包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