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準備與收益率計算
-
輸入數據:
假設你有一個矩陣,每一列代表一只股票的歷史收盤價序列。每一行對應一個時間點的收盤價。 -
計算收益率:
馬科維茨理論要求使用資產的收益率而非價格。常用的收益率計算方法有對數收益率或簡單收益率。
2. 統計量估計
3. 投資組合的構建與風險收益計算
4. 均值—方差優化問題
馬科維茨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優化投資組合的權重,達到在給定風險水平下獲得最大收益,或在給定收益目標下實現風險最小化。
?
5. 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
-
概念:
有效前沿是所有投資組合中,在相同風險水平下具有最高預期收益的那些組合構成的集合。直觀上,有效前沿描述了風險與收益之間的最佳權衡關系。 -
繪制有效前沿:
通過不斷改變目標收益 Rtarget? 或調整風險水平,求得一系列最優組合點。將這些點在二維圖中(橫軸風險,縱軸收益)連接,就形成了有效前沿曲線。
6. 擴展:引入無風險資產與資本市場線(CML)
-
無風險資產:
如果市場中存在無風險資產(例如短期國債),可以引入無風險資產,并與有效前沿上的風險資產組合混合。 -
資本市場線(CML):
通過引入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以實現“杠桿”操作。資本市場線從無風險利率開始,經過有效前沿上的切點(也稱為“市場投資組合”),在風險與收益的均衡下提供最優選擇。
投資者通過選擇資本市場線上任意一點,都能在無風險資產和市場投資組合之間實現最佳的風險—收益配置。 -
?
7. 馬科維茨理論的假設與局限性
-
主要假設:
-
投資者關注的是收益的均值和波動性(風險)。
-
資產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或近似正態分布)。
-
歷史收益率和協方差可以較好地代表未來的預期收益和風險。
-
市場是有效的,信息對稱且無交易成本等。
-
-
局限性:
-
歷史數據不一定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
忽略了非正態分布(例如尾部風險、偏度和峰度)的影響。
-
交易成本、流動性風險和稅收等因素未被考慮。
-
總結
-
從收盤價數據出發: 首先計算各股票的收益率,得到歷史收益數據。
-
統計量計算: 求出每只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和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矩陣。
-
構建組合模型: 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通過設定投資組合權重,計算組合的預期收益和風險(方差)。
-
均值—方差優化: 利用二次規劃方法,在給定收益目標下最小化風險(或反過來最大化收益),得出一系列最優組合。
-
有效前沿與擴展: 繪制有效前沿,進一步考慮無風險資產的加入,形成資本市場線,提供更全面的資產配置方案。
馬科維茨理論為現代投資組合管理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框架,雖然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考慮更多實際因素,但它奠定了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