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ubbo在spring中我們可能看到有如下配置(可參考Schema 配置參考手冊 | Apache Dubbo):
dubbo:application:id: dubbo-account-examplename: dubbo-account-example# 是否啟用 Dubbo 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用于提供服務的監控和管理功能。這里設置為 false 表示不啟用。qosEnable: false#元數據的存儲類型,remote 表示元數據存儲在遠程服務器上,如 Nacos。metadata-type: remoteprotocol:id: dubboname: dubbo#服務提供者暴露的端口號port: 20883registry:#注冊中心的唯一標識符。id: dubbo-account-example-registryaddress: nacos://124.223.***.***:8848?namespace=99f6a081-baa8-4b94-a2f1-4c7a2ab2902b#注冊中心的版本信息。version: 1.0.0config-center:#配置中心的地址,同樣使用了 Nacos,并與注冊中心共享了相同的地址和命名空間。address: nacos://124.223.***.***:8848?namespace=99f6a081-baa8-4b94-a2f1-4c7a2ab2902bmetadata-report:#元數據報告的地址,也使用了 Nacos,并與注冊中心和配置中心共享了相同的地址和命名空間。address: nacos://124.223.***.***:8848?namespace=99f6a081-baa8-4b94-a2f1-4c7a2ab2902b
????????首先application的id(服務的唯一標識符,用于注冊和發現服務)和name (與?id
?類似,但通常更直觀)。????????
qosEnable: 是否啟用 Dubbo 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用于提供服務的監控和管理功能。
Dubbo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是Dubbo框架中用于提供服務的監控和管理功能的一個機制。QoS全稱為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務質量,是網絡設備中常見的一個術語。在Dubbo中,QoS服務可以通過動態的方式對服務進行查詢和控制,比如獲取當前提供和消費的所有服務,以及動態地將服務進行上下線操作,即從注冊中心上進行注冊和反注冊。
Dubbo的QoS機制主要用于限制系統的負載和保證服務的可用性和性能。通過設置合適的QoS參數,可以實現限流、降級和優先級調度等功能。具體來說,當服務提供者的請求量過大時,可以通過限制每秒處理的請求數量來避免服務過載而出現性能問題;當服務出現故障或異常時,可以通過設置降級策略來保證系統的可用性,比如將請求轉向備用的服務或者返回默認值;對于不同的服務,可以設置不同的優先級,以保證重要服務的響應時間和可用性。
????????metadata-type: 元數據的存儲類型,remote
?表示元數據存儲在遠程服務器上。
Dubbo的元數據(Metadata)可以理解為描述服務的數據的數據。在Dubbo的服務治理中,元數據主要包括服務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特性,比如服務分組、服務版本、服務名、方法列表、方法參數列表、超時時間等。這些信息被存儲在Dubbo的元數據中心中,用于幫助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服務。
舉個例子,假設你有一個名為“UserService”的服務,它提供了“getUserById”和“addUser”兩個方法。在Dubbo中,這個服務的元數據可能包括:
- 服務名:UserService
- 方法列表:getUserById, addUser
- 方法參數列表:getUserById可能有一個參數(如用戶ID),addUser可能有多個參數(如用戶名、密碼等)
- 超時時間:比如設置為3秒,表示如果某個請求在3秒內沒有響應,則會被認為是超時
元數據對于服務治理非常重要,因為它提供了關于服務的詳細信息,使得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能夠更好地協作。在服務注冊與發現的過程中,注冊中心會存儲服務的注冊信息(如服務名、地址列表等),而元數據中心則存儲了服務的元數據。通過元數據中心,服務消費者可以獲取到服務提供者的詳細信息,從而進行遠程調用等操作。
? ? ?元數據可以存在哪些地方呢?
-
本地文件系統:Dubbo 早期版本可能將元數據存儲在本地文件系統中,但這通常不是用于生產環境的推薦做法,因為它限制了服務的可伸縮性和可維護性。
-
注冊中心:Dubbo 支持多種注冊中心,如 ZooKeeper、Nacos、Etcd 等。在 Dubbo 2.7.x 及之后的版本中,你可以將元數據存儲在注冊中心。這樣,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都可以從注冊中心獲取到服務的元數據,從而進行服務注冊和發現。
- 注冊中心與配置中心分離:Dubbo 允許將注冊中心(用于服務注冊和發現)和配置中心(用于存儲配置和元數據)分離。在這種模式下,你可以使用不同的系統來分別管理它們。
-
數據庫:雖然 Dubbo 并沒有直接支持將元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但你可以通過編寫自定義的元數據存儲策略來實現這一功能。例如,你可以在服務啟動時將元數據寫入數據庫,并在服務消費者需要時從數據庫中讀取元數據。
-
Nacos 作為配置中心:當使用 Nacos 作為 Dubbo 的注冊中心和配置中心時,Nacos 提供了存儲和查詢元數據的功能。你可以將 Dubbo 服務的配置和元數據存儲在 Nacos 中,并通過 Nacos 的 API 進行查詢和管理。
-
Redis:雖然 Dubbo 沒有直接支持 Redis 作為元數據存儲的官方實現,但你可以通過編寫自定義的元數據存儲策略來將元數據存儲在 Redis 中。Redis 的高性能和分布式特性使得它成為一個潛在的元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
外部系統:除了上述方式外,你還可以將 Dubbo 的元數據存儲在外部系統中,如 Consul、Eureka、Apollo 等。這通常需要編寫一些自定義的代碼來與這些系統集成。
我們再來看一下dubbo的protocol。
Dubbo的Protocol是Dubbo框架中協議的抽象,它主要負責服務的暴露和引用。在Dubbo的整個框架設計中,Protocol位于Protocol層(遠程調用層),位于Exchange層(信息交換層)之上。Protocol接口支持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擴展,其默認SPI實現是DubboProtocol,并且還支持方法級SPI。
Dubbo支持多種協議,包括但不限于dubbo、rmi、hessian、http、webservice、thrift、memcached等。其中,dubbo協議是Dubbo的默認協議,它使用基于mina1.1.7+hessian3.2.1的tbremoting交互。這些協議在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之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它們定義了數據傳輸的格式、方式以及服務調用的規范。
在Dubbo的架構設計中,Protocol負責提供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協議交互數據。當服務提供者啟動時,它會暴露自己的服務到注冊中心,并通過Protocol層與消費者進行通信。消費者在調用服務時,也會通過Protocol層與提供者進行通信。Protocol層的作用就是確保雙方能夠按照約定的協議進行通信,從而實現遠程服務調用的功能。
此外,Dubbo的Protocol還支持多種派發策略和線程池配置,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例如,你可以通過配置
<dubbo:protocol>
元素來指定使用哪種協議、派發策略以及線程池配置等。這些配置可以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進行調整,以達到最優的性能和穩定性。在Dubbo的Protocol配置中,
port
通常指的是服務端的端口,也就是服務提供者用于暴露服務的端口。Dubbo的服務提供者在啟動時,會綁定到指定的port
上,并等待服務消費者的連接。服務消費者會連接到這個端口,并發送請求來調用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因此,這個port
是服務端用于監聽客戶端連接和請求的端口。
dubbo中的registry的id指的是什么?
在Dubbo中,Registry的id
屬性通常用于唯一標識一個注冊中心的引用Bean。這個id
可以在<dubbo:service registry="">
或<dubbo:reference registry="">
中引用,以指定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應該使用哪個注冊中心。
例如,在XML配置中,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配置:
<dubbo:registry id="registry-zk" address="zookeeper://127.0.0.1:2181" /> |
在這個例子中,id="registry-zk"
就是Registry的引用BeanId,而address
屬性則指定了注冊中心的訪問地址,這里是使用ZooKeeper作為注冊中心,并指定了其地址和端口。
然后,在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的配置中,你可以通過registry
屬性引用這個ID,以指定它們應該使用哪個注冊中心。例如:
<dubbo:service interface="com.example.YourService" ref="yourServiceImpl" registry="registry-zk" /> |
在這個例子中,<dubbo:service>
元素通過registry
屬性引用了ID為registry-zk
的注冊中心Bean。這意味著該服務提供者將會使用ZooKeeper作為注冊中心,并將自己的服務信息注冊到該注冊中心上。id
屬性并不是Dubbo中Registry的唯一標識方式。在某些情況下,你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URL、接口等)來引用注冊中心。但是,使用id
屬性進行引用是一種常見且推薦的做法,因為它可以提高配置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dubbo中的registry的version指的是什么?
在Dubbo中,registry
?的?version
?屬性通常不直接作為?RegistryConfig
(即registry的配置)的一部分。然而,當你提到?version
,它可能在Dubbo的某些上下文中與服務版本控制相關。
在Dubbo中,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都可以指定服務的版本。這允許你在升級服務時保持向后兼容性,因為不同版本的服務消費者可以繼續與舊版本的服務提供者交互,而新的服務消費者可以開始使用新版本的服務提供者。
但是,version
?屬性通常與?<dubbo:service>
?或?<dubbo:reference>
?標簽一起使用,而不是與?<dubbo:registry>
?標簽一起使用。例如:
<dubbo:service interface="com.example.YourService" ref="yourServiceImpl" version="1.0.0" /> |
在這個例子中,version="1.0.0"
?指定了服務提供者的版本為 "1.0.0"。
對于?<dubbo:registry>
?標簽,它主要用于配置注冊中心的地址、協議、參數等。常見的屬性包括?id
、address
、protocol
、client
、timeout
?等,但通常不包括?version
。
如果你在某個Dubbo的配置中看到了與?<dubbo:registry>
?相關的?version
?屬性,那么它可能是特定于你的應用或框架的擴展屬性,或者可能是某個誤解或誤用。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查閱相關的文檔或源代碼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dubbo 的config-center是什么?
Dubbo的Config Center是Dubbo三大中心之一(另外兩大中心是注冊中心和元數據中心),它在Dubbo的實例級服務注冊發現中承擔著配置管理的主要角色。
Config Center的主要作用包括:
- 外部化配置:類似于dubbo.properties文件,作為啟動時配置參數的加載源。它允許將dubbo的配置信息(如地址、端口號、連接超時時間等)從本地配置文件或JVM參數中移出,統一存儲在一個外部的配置中心中。這樣,當需要修改配置時,只需修改配置中心的配置,無需修改和重啟各個服務實例。
- 服務治理:存儲和通知服務治理規則。通過監聽機制,Config Center可以實現一些策略規則的動態變更。例如,可以動態地修改負載均衡策略、路由規則等。
在Dubbo中,可以使用ConfigCenterBean對象來設置Config Center的相關配置,如配置中心地址、連接超時時間等。這些配置可以在Spring配置文件中以dubbo.config-centers或dubbo.config-center為前綴進行設置。
另外,Dubbo還提供了DynamicConfiguration這個類型,它是一個配置中心的包裝對象,抽象了配置中心的所有數據獲取和動態變更監聽功能。在Dubbo啟動時,它會通過DynamicConfiguration的getProperties方法從Config Center獲取配置文件的內容。
如果配置了metadata-type: remote,我們就需要配置config-center來指定元數據的存儲位置了。
?dubbo的metadata-report是什么?
dubbo provider中的服務配置項有接近30個配置項。 排除注冊中心服務治理需要之外,很大一部分配置項是provider自己使用,不需要透傳給消費者。這部分數據不需要進入注冊中心,而只需要以key-value形式持久化存儲。 dubbo consumer中的配置項也有20+個配置項。在注冊中心之中,服務消費者列表中只需要關注application,version,group,ip,dubbo版本等少量配置,其他配置也可以以key-value形式持久化存儲。 這些數據是以服務為維度注冊進入注冊中心,導致了數據量的膨脹,進而引發注冊中心(如zookeeper)的網絡開銷增大,性能降低。
Dubbo的Metadata Report(元數據報告)是Dubbo 2.7版本之后新增的一個功能,主要用于減輕注冊中心的壓力。在Dubbo中,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都需要向注冊中心注冊或訂閱服務,而注冊中心需要存儲這些服務的元數據(如接口信息、方法列表等)。然而,隨著服務數量的增加,注冊中心存儲的元數據也會不斷增加,導致注冊中心的壓力逐漸增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ubbo引入了Metadata Report的概念。Metadata Report是一個獨立的服務,用于存儲和管理服務的元數據。當服務提供者啟動時,它會將自己的元數據發布到Metadata Report中,而不是直接存儲到注冊中心。同樣地,服務消費者也會從Metadata Report中獲取所需服務的元數據,而不是從注冊中心獲取。
通過引入Metadata Report,Dubbo實現了元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存儲,從而減輕了注冊中心的壓力。此外,由于Metadata Report中的數據只是給自己使用的,因此當元數據發生變化時,不需要通知對端(如服務消費者),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注冊中心的負載。
在實際應用中,Metadata Report可以通過Dubbo提供的擴展點進行實現,如使用ZooKeeper、Nacos等作為Metadata Report的存儲后端。這樣,Dubbo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場景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存儲后端來存儲和管理服務的元數據。
那么dubbo的config-center和metadata-report有啥區別呢?
?Dubbo的Config Center和Metadata Report在Dubbo的架構中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雖然它們都涉及到配置和服務元數據的管理,但具體功能和用途有所不同。
- Config Center(配置中心):
- Config Center是Dubbo中用于外部化配置和服務治理規則管理的組件。
- 它支持多種形式的配置中心,如ZooKeeper、Consul、Apollo等,允許將Dubbo的配置參數(如地址、端口、超時時間等)從本地配置文件或JVM參數中移出,統一存儲在一個外部的配置中心中。
- Dubbo提供了訪問各種配置中心的實現類,這些實現類都實現了DynamicConfiguration接口,可以監聽配置中心的數據變化,并修改本地配置。
- 在Dubbo啟動時,會讀取配置文件并將與配置中心相關的配置設置到ConfigCenterBean對象中,包括配置中心地址、連接超時時間、用戶名、密碼等。
- Config Center在Dubbo的實例級服務注冊發現中承擔著配置管理的主要角色,可以類似于dubbo.properties文件一樣作為啟動時配置參數加載,也可以通過監聽機制實現策略規則的動態變更。
- Metadata Report(元數據報告):
- Metadata Report是Dubbo 2.7版本之后新增的一個功能,主要用于減輕注冊中心的壓力。
- 它將部分原本存儲在注冊中心的內容(如服務元數據)轉移到元數據報告中心進行存儲和管理。
- 元數據中心的數據只是給自己使用的,當元數據發生變化時,不需要通知對端(如服務消費者),從而降低了注冊中心的負載。
- Dubbo的MetadataReportService是負責元數據報告服務的接口,它定義了如何發布、獲取、移除服務的元數據等操作。
總結來說,Config Center主要用于外部化配置和服務治理規則的管理,而Metadata Report則專注于服務元數據的存儲和管理,以減輕注冊中心的壓力。它們在Dubbo的架構中各自承擔不同的職責,共同支持Dubbo的服務注冊、發現和治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