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概念:什么是關鍵點?為什么需要關鍵點?
關鍵詞:信息冗余、計算效率、突出特征
“想象一下,我們有一片密集的點云,包含幾十萬個點。如果我們直接在每個點上都計算像FPFH這樣的局部特征,計算量會非常大,極其耗時,而且很多點所處的區域(比如平坦的墻面)特征非常相似,計算它們的特征是一種浪費。
關鍵點提取的目的,就是從原始海量點云中,找到一小部分能夠代表整個物體或場景 salient (顯著) 結構特征的點。 這些點通常是:
-
角點(Corners): 比如桌角、書的邊緣。
-
邊界點(Boundary Points): 物體輪廓上的點。
-
高曲率點(High-Curvature Points): 表面變化劇烈的區域。
提取關鍵點的兩大好處:
-
大幅提升計算效率: 只在少量關鍵點上計算復雜的特征描述子,而不是全量點云,計算量可能降低幾個數量級。
-
增強特征匹配的魯棒性: 關鍵點本身就是具有高區分度的點,在這些點上進行特征匹配,成功率更高,能減少模糊匹配和錯誤匹配。
一個經典的流程是:原始點云 -> 預處理 -> 提取關鍵點 -> 在關鍵點上計算特征描述子 -> 基于特征進行配準或識別。”
2. 常見的關鍵點提取算法
“PCL中實現了多種關鍵點檢測器,它們的思想大多源于2D圖像處理。”
A. ISS (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 - 本征形狀簽名
-
原理: 這是3D領域一個非常經典和重要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也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
-
為每個點 p_i 定義一個局部鄰域。
-
計算該鄰域內所有點的協方差矩陣,并得到特征值 {λ?, λ?, λ?} (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