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背景
在許多企業的采購業務中,尤其是設備采購、工程項目或關鍵物料供應,通常會與供應商約定一筆質保金(或稱保留金)。這筆款項在貨物交付驗收后并不會立即支付,而是會被扣留一段時間(如一年),作為供應商產品質量的保證。
核心業務痛點:
在沒有系統化管理的情況下,企業普遍依賴 Excel手工臺賬 來跟蹤質保金,這帶來了三大痛點:
-
賬目混亂,風險高: 手工記錄容易出錯或遺漏,導致公司對總體質保金規模不清。更嚴重的是,財務人員可能在支付貨款時,因疏忽而將質保金誤付、早付,使公司喪失了這道重要的風險屏障。
-
支付遺忘,損信譽: 質保期(通常為1-2年)過后,經辦人很可能早已忘記支付這筆尾款,這不僅占用了供應商的資金,也損害了公司的商業信譽。
-
流程割裂,效率低: 財務支付與采購執行流程脫節,每次付款都需要人工核對臺賬,效率低下。
典型使用場景:
假設公司向供應商A采購一臺價值100萬的設備,合同約定有5%的質保金,質保期為1年。
-
需求1 (記賬與分離): 當收到100萬的發票時,系統需要在做賬時自動將5萬元識別為“質保金”,并與應付的95萬貨款分離開。這5萬元應作為一筆特殊的應付款項,記錄在供應商A的賬下。
-
需求2 (支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