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v4的缺陷
2. IPv6的優勢
3. 地址格式
????????3.1 格式
????????3.2 長度
4. 地址書寫壓縮
????????4.1 段內前導0壓縮
????????4.2 全0段壓縮
????????4.3 例子1
????????4.4 例子
5. 網段劃分
????????5.1 前綴
????????5.2 接口標識符
????????5.3 前綴長度
????????5.4 地址規模分類
6. 地址分類
????????6.1 單播地址
????????6.2 組播地址
????????6.3 任播地址
????????6.4 例子
7. IPv6鄰居發現協議
????????7.1 功能
????????7.2 地址自動配置
????????7.3 地址重復檢測
1. IPv4的缺陷
1)地址資源已經全部耗盡;
2)終端用戶配置不夠簡便;
3)協議本身不具備安全性和QoS特性;
2. IPv6的優勢
1)幾乎無盡的地址空間;32位 — 128位;
2)不用配置DHCP;
3)協議自帶安全性和QoS特性;
3. 地址格式
3.1 格式
冒號十六進制格式
3.2 長度
每段16位,共8段,一共128位;
4. 地址書寫壓縮
4.1 段內前導0壓縮
① 段內前導的0可省略;
② 全為0的段壓縮為一個0;
4.2 全0段壓縮
① 連續為0的段可用 :: 表示;
要點:一個IPV6地址內只允許一次全0壓縮;
4.3 例子1
?
4.4 例子
5. 網段劃分
?5.1 前綴
[IPV6前綴] == [IPV4網絡位];
用于標識這個地址屬于哪個網絡;
5.2 接口標識符
[IPV6接口標識符] == [IPV4主機位];
標識這個地址在網絡中具體的位置;
來源:根據MAC地址計算而來,全球唯一,手動配置
5.3 前綴長度
[IPV6前綴長度] == [IPV4子網掩碼];
確定哪些是網絡位,哪些是主機位;
5.4 地址規模分類
沒有分類;
6. 地址分類
6.1 單播地址
① 未指定地址:::/128;全為0,暫時不使用;
② 本地環回地址:::1/128;[127.0.0.1];
③ 鏈路本地地址:FE80::/10;網段內部通訊;
④ 站點本地地址:FEC0::/10;私有地址;
⑤ 全球單播地址:2000::/3;[IPV4公有地址];
6.2 組播地址
標識一組接口:FF00::/8;[IPV4的組播地址]
6.3 任播地址
用于智能尋路,尋找最近的下一跳,從單播地址中分配;
6.4 例子
鏈路本地地址:網段內部通信地址(用于內部通信)+外界通信地址;
7. IPv6鄰居發現協議
7.1 功能
① 地址解析,類似ARP協議;
組播請求,單播響應;
② 路由器發現/前綴發現;
自動配置,不借助DHCP,產生一個公網地址;
③ 鄰居關系建立和維持;
用于鄰居節點之間的通信,發現相鄰節點是否存在,并建立鄰居關系;
7.2 地址自動配置
① 終端發送RD消息,請求路由器的前綴和前綴長度;
② 路由器回復本機的前綴和前綴長度;
③ 終端使用路由器回復的前綴+接口標識符/前綴長度,自動產生IPV6全球單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