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戴師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快速自學數據分析的經驗。
本篇文章,我將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筆試和面試心得。
開頭先說說我轉型前的職業背景:
想看筆試面試經驗的同學萌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
2018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學專業畢業,臨時放棄考研和出國參加春招。
在選擇不太多的情況下,進入到了一家月薪只有6K的創業公司,從事用戶運營工作。
在入職后,我很快就接觸了公司最大的項目,并在項目中負責算法工程師用戶的運營。由于創業公司沒有比較成熟的培養體系,為了能跟用戶更好地溝通,我只能自學很多數據和算法知識。
當時我除了工作以外的時間基本上都在學習,書籍一路從《SQL必知必會》懟到了《深度學習》。
具體是如何自學的大家可以看篇:
數據戴師兄:如何在3個月的時間內自學成為數據分析師??zhuanlan.zhihu.com
因為有特別多的知識需要掌握,所以一定要邊用邊學,這樣才能最大化節約學習時間同時強化學習效果。
如何在工作中應用數據分析技能可以看這篇:
數據戴師兄:畢業半年,我如何用數據技能讓自己薪資3翻?zhuanlan.zhihu.com
學習的這些數據技能直接讓我打破了傳統運營人的工作方式,成長為了一個運營+數據的復合型人才。
獨立完成公司的幾個項目后,當時所在的創業公司跟我提出了40%的漲薪,讓我專門從事數據運營工作。
其實在運營工作中我就逐漸發現,相比于最后的落地執行,自己更加享受之前探索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分析過程。
那個時候就在想:自己是不是更加適合做一名數據分析師?
仔細了解了一波數據分析師崗位后,發現數據分析師是一個相對稀缺還非常有趣的職業,并且競爭力和薪酬待遇也比運營高得多。
于是當機立斷決定轉型數據分析師,在繼續補充了Python的建模、爬蟲和數據發掘技能后,我馬上開始了簡歷的制作與投遞。
簡歷投遞
【簡歷崗位】
因為自己的數據技能已經在日常的運營工作中應用得比較熟練,也確實做了數據運營的工作。所以我將自己定位為數據運營,而不是之前的用戶運營。
對于轉型的小伙伴來說,直接寫自己是數據分析師在盡調環節會有一定的風險。但是結合實際的工作內容,強化自己數據運營、數據產品經理的崗位定位卻是可以的。
如果實在沒有相關經歷,只有學習項目,可以弱化之前從事的崗位,甚至干脆不寫。然后單列一行求職意向,寫上數據分析師。
【簡歷經歷】
一定要注重突出自己數據驅動業務的項目經驗!!!
具體來說就是在策劃、過程、結果每個環節都附上具體的數據,同時說明自己的數據分析思路。
如果能制作一個作品鏈接,直接讓面試官看到自己的實際產出,效果更佳。
如果沒有業務項目經歷的,用學習項目經歷也是同理。
【簡歷技能】
我一共羅列了SQL、Python、Tableau和業務增長分析四個技能點。
大家在轉型求職時也一定要強調自己會的技能到底有哪些,作為轉型者過去的工作經歷不會非常對口,真正的加分項還是這些學到的硬技能。
【投遞渠道】
個人從響應程度和職位質量上進行排序后,認為:
- 內推>脈脈=Boss直聘>拉勾>企業官網>智聯招聘>51job
響應程度最高的肯定是內推,當然也可以內部轉崗。
然后就是脈脈和Boss直聘,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職位,可以直接跟活躍度高的HR溝通。語言真摯誠懇點,不管是拒絕和接受,一般都會有回應。
拉勾、企業官網、智聯招聘、51job基本上投完之后會石沉大海,但是也會有回應,適合準備好標準簡歷后海投。多一個渠道多一些機會,海投成本不高,還是要嘗試一下的。
我在準備完這樣一份有技能也有經歷的簡歷后,經過海投和內推,馬上就有了回應,前后收到了十幾家公司的面試邀約。
筆試經驗
數據分析師作為一個比較專業的崗位,一般都有筆試環節,筆試的形式有線上線下兩種:
【線上筆試】
一種是直接做題,一種是視頻連線,現場出題,然后用在線環境直接看你寫代碼的全過程。
第一種比較輕松,注意時間,拿出真才實學解答就行。
第二種也不要緊張,挑會做的寫,不會的一定要說明思路,可以適當請求考官幫助,冷靜作答一般問題也不大。
【線下筆試】
線下筆試一般會出邏輯題,甚至會手撕代碼。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不要慌,手撕代碼沒幾個人能寫得和電腦上一樣,所以耐心地思考和作答,把會的寫上去就好了。
但是不管會不會,尤其是不會的一定要寫個解題思路,千萬不要空在那。大家都寫得不好,每道題有完整思路的肯定更吃香。
遇到個別需要鉆研的題目,可以多花點時間,雖然做不來,但是咱們有鉆研精神(手動狗頭)。
而常見的數據分析筆試題往往分為4種:
【通用的邏輯理解題】
這部分題和校招時的題差不多,一般都是從文字里提取準確的數據信息,或者是一些簡單的圖形和數字推斷。
大家一般都能作對,不會有太難的東西。
圖形邏輯題大家可以看看這個:
圖形邏輯題100道 - 百度文庫?wenku.baidu.com信息提取題大家注意標記數字,然后理清邏輯關系就可以了。
【硬核的數理邏輯題】
最難的就是這部分數理邏輯題,難度大多數跟考研和開發的邏輯題相當,甚至更難。
典型的就是猜牌和猜數字,或者是火車、放水、摔杯子和遞手電筒之類的過程優化。
這類題建議提前準備,先做個十幾道就不慌了,技巧都是先梳理過程和限制因素,最后列舉解決方案。
放個題庫給大家練習:
CSDN-專業IT技術社區-登錄?blog.csdn.net【代碼題】
代碼題我覺得比數理邏輯題要簡單,因為SQL和Python在轉型前你肯定是要學會的。
一般來說考察SQL偏多,難度會到到row_number() over()和同環比,Python普遍都是問一下你會哪些庫和包,寫過哪些項目,代碼題考得比較少。
如果覺得還不夠穩妥,可以再去牛客網做做題,真題練習題都有,刷一遍就行了。
在線編程_C++Java前端經典筆試面試題庫_牛客網?www.nowcoder.com【計算題】
計算題又分為業務計算和場景計算。
業務計算一般會圍繞DAU、ROI、現金流等具體指標或數值,給定條件后計算幾日后最優。
- 例如:某個廣告位每日收入帶來10w,但是頁面整體流量下降n%/day,這個廣告位放幾天?(可自行設置參數求解)
場景計算則是賣水果、進貨等虛擬商業場景。
- 例如:你有1000預算,有4種蒸發率、成本和售價不同的水果,你還有3類轉載費用不同的卡車,問3天內或7天內怎么進貨賺的最多?
這種計算題大家不要怕,方法都是把條件轉化成數理邏輯,然后設x/y/z,列多項式求解。
【筆試總結】
筆試其實是對大家之前學習成果的檢驗,所以刷題并不是解決筆試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在學習中多練習多總結,專業能力提升上來了才能真正從容地面對筆試。
面試經驗
筆試過后就是面試了,一般有直線經理面(專業面)、業務部負責人面(總監面)和HR面三種面試,部分公司還會反復進行。
【直線經理面】
直線經理一般會比較關注之前具體的項目經歷和數據能力,畢竟后面會招過來用,問得都比較細。自我介紹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介紹自己做過的數據分析項目,并且說明自己掌握的硬技能,Tableau、PowerBI、Python都會是很大的加分項。
但是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要打哈哈或者吹牛。大多數直線經理,尤其是自己做分析師的都非常專業,亂答或者糊弄問題,被逮到可能會直接gg。
所以這一part建議大家準備好每一個項目細節的同時,一定要真實地回答。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靠面試技巧進去了發現工作不勝任,試用期也可能會被優化,那個時候就尷尬了。
同時面試的時候態度可以積極一些,表示自己有興趣在入職后挑戰之前沒做過的東西,整體印象上會有一個加分。
直線經理面還會問很多專業的問題,典型的就是拋出公司的一個具體分析場景,讓你從前到后說一下分析思路。
例如:
- 某個活動的ROI怎么算?
- 現有的產品布局,有沒有什么破局思路?
遇到這類問題,只能是平時多積累,盡量掌握MECE和常見的業務分析模型,對公司的具體業務也要越了解越好。
具體的可以看我自學經驗里對分析思維的經驗分享:
數據戴師兄:如何在3個月的時間內自學成為數據分析師??zhuanlan.zhihu.com
【業務部負責人面】
過了直線經理的面試后,一般會有HRBP和部門老大的面試,這一part會問你的長期規劃和對行業的了解程度,技術方面問得會比較少。
但是會針對你的簡歷隨機提問,有的時候角度還會比較刁鉆,出發點是在最后入職前盡可能排除掉一些不勝任或者隱瞞風險。
這一面往往是你留給未來大領導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提前準備,公司背景行業資料看得越多越好,最好能有一些自己的發現和業務洞察。
多看點行業研究報告會很有幫助:
行研報告列表頁 | IT桔子?www.itjuzi.com相比于被提問,主動請教一些行業問題或者適當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會讓你在這一part更加從容,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升。
【HR面】
HR面試一般會在最后問你一些要求,試探你的薪資預期,這些都比較簡單。
難的是為你為什么換工作,或者想做數據分析師。標準回答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 看重數據分析工作的發展空間,結合自己過去的業務經驗可以更好地發揮
- 覺得數據分析工作更加適合喜歡發現問題分析為題的自己
- 將數據分析融入業務的工作更有挑戰
- 就喜歡貴公司貴行業(手動狗頭)
大企業還會做一些雇主品牌建設,說說公司的福利和好處,在最后穩住你。
【面試總結】
過了HR面后,應該會直接聯系你談薪資發offer。如果這個時候卡住了,可能的情況有3種:
- 有其他崗位競爭者,公司在橫向對比
- HC還沒有正式開放
- 單純的審批流程長
第二三種情況只能等著,但是大多數情況都是第一種,雖然對比主要看實力,但是積極與HR或者領導溝通會為你爭取到更多的可能。我在校招時的面試,拿到offer主要靠的就是積極性。
如果你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恭喜你來到了定薪環節。
定崗定薪
在最后一個環節,HR問你薪資期望的時候盡量提的比過去高1-2k。
一般1-2k的幅度大多數企業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能接受其實就證明你們之間的匹配度欠佳,或者他有更好的選擇。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結合自己手上的offer橫向比較一下,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也可以將就一下。畢竟相比與工資,能夠成功轉型數據分析師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但是如果在轉型時想要實現大幅度的漲薪,往往要靠競品經驗或者綜合能力。
尤其是分析師崗位,一開始可能是取取數,但越往后越會像參謀。
打仗的時候參謀要支持所有的決策,業務中也一樣。如果僅靠數據能力不參與業務決策,從長期看會越來越被動,最終活成一個取數機器。跳槽的時候爭取薪水的能力也會大幅下降。
所以高薪的分析師一定是能力高度復合的,你的數據能力要強,對業務的理解還要深。
數據永遠只是工具,能夠創造更大的業務價值才是實現大幅漲薪的永恒真理。
在定薪后,你就可以開開心地收到offer啦。
拿了offer再離職
不過最后還不能掉以輕心,有很多同學在拿到口頭offer后就提交了離職申請,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在offer正式發放前,有無數種可能會關閉HC或者選擇其他候選人。
如果沒拿到offer還提了離職,這個時候就會非常被動,陷入到不得不走但又沒有保障的尷尬境界。
所以一定一定要拿了offer再談離職!!!
最后,離職的時候記得交接好工作,給老東家留下個好印象,以后說不定還有合作機會。
總結
我一直認為要享受一個職業,而不是成為一個職業。
回顧我的轉型歷程,基本上是邊成長邊轉型,在成長的過程中用新知識創造業務價值、享受學習的樂趣以此建立持續的正向反饋。
就算最后不選擇轉型,我作為運營人的實力也會大大提升。
所以,轉型學習不能只看結果,在過程中我們其實能收獲更多。
只要大家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并且努力向心中向往的職業狀態靠近,相信大家都能和我一樣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
最后祝大家都能轉型成功!有什么問題和想法歡迎與我交流!
我是戴師兄,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