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備份DBS商業化發布將在2018年7月11日 15:00-16:00直播,敬請關注!
數據庫備份DBS為數據庫提供連續數據保護、低成本的備份服務。 它可以為多種環境的數據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包括企業數據中心、其他云廠商及公共云。數據庫備份提供數據備份和操作恢復的整體方案,具備實時增量備份、精確到秒級的數據恢復能力。
數據庫備份常見問題
備份現狀
DBA腳本化管理,集成mysqldump、mongodump等備份工具,周期性將數據文件和日志文件備份到NAS等存儲設備,再定期將備份集轉存到磁帶做長期歸檔。通過配置文件來控制備份啟停和運行時間,備份腳本上報運行狀態到元數據庫,控制系統再根據元數據庫信息觸發報警。數據恢復時借助元數據庫記錄的備份集時間、保留時長、存儲位置等信息,檢索故障前最新備份時間點,確定對應備份集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手工或腳本獲取備份集,準備恢復環境,并執行腳本恢復數據庫。
不難發現,該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腳本化管理,前期要投入開發成本,日常需要專門精力來檢查維護備份正常運行,參與并確保每次故障數據成功恢復,還要根據業務需求不斷升級功能
- 周期性備份,前后兩次全量數據備份,存在天級別時間間隔,同時日志文件備份會受到備份調度優先級、后端存儲可用性、并發寫入性能等諸多因素影響,可能存在幾分鐘,甚至數小時延遲,時間延遲因素不可控,會導致備份系統和故障恢復的風險和隱患也不可控
- 數據可恢復性保障同樣存在挑戰,腳本維護升級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加上數據恢復本身屬于低頻操作,往往一個壓縮參數調整、備份集命名格式調整、第三方備份工具版本升級等小操作都會埋下難以發現的隱患,而這些隱患會在故障恢復時集中爆發,留下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印象
- 備份作為數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經常躲在安全網絡保護下,而數據備份的明文傳輸和存儲也慢慢變得理所應當,安全部門永遠不會承諾憑一己之力保障企業100%安全,多層縱深安全防護理念推行,往往會在這層保護罩被攻破時讓數據庫明文備份會成為眾矢之的
- 選擇公共云、混合云還是專有云,企業上云已勢不可擋,無論是全部系統上云、部分系統試點,還是僅僅數據上云、云災備、云歸檔,DBA要面對本地IDC環境、云環境,多云環境,與此同時,在面對云撲面而來的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傳統MySQL、Oracle、SQL Server關系型數據庫基礎上,還要嘗試MongoDB、Redis等NoSQL,以及分布式數據庫和大數據解決方案,DBA知識技能樹瘋狂生長,職業危機與日俱增
備份軟件的“曙光”
市面上,多數備份軟件號稱操作系統、文件系統、郵件服務器、應用程序、數據庫的通用備份,似乎讓用戶看到了曙光,但將一切視為文件,以文件備份方式來做數據庫備份,忽視內存和磁盤不一致風險,備份可恢復性不可預期,而且文件備份更注重備份速度,會忽視在線業務數據庫的穩定性,盡可能小的備份窗口、備份過程無阻塞才是數據庫備份選型的前提條件
數據庫備份DBS專注于阿里云范疇數據庫的一站式保護
阿里云上自建數據庫、RDS,混合云中的本地IDC數據庫,希望備份到阿里云的公網數據庫和其他云數據庫,這些都在DBS的保護范疇內,同時還覆蓋了用戶在阿里云上可能遇到的上云備份云中備份、云歸檔、異地災備等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