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弄tinycore,想用它來搭個小系統出來。
下載最新的CorePlus-current.iso ?4.5.2,用開源的usb的安裝工具core2usb-1.6.exe將它安裝到u盤,然后接上臺式機上,開機從u盤啟動,一切順利。好,開始搞起!
tinycore官方提供了很多做好的擴展包,rdesktop,openssh,samba等等,右鍵app,再瀏覽,搜一下就可以找到,熟悉的環境很快搭好了。
接下來,就是中文的支持了。我的要求不高,能顯示中文就可以了,于是開始找資料。網上資料冒似很少,很多都是做好的系統,可這不是我想要的,要知道自已怎么進行中文才可以呀。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一篇冒似有用的,經我驗證,可行。方法如下:
1 設置locale
右鍵app搜索安裝以下幾個包:
glibc_i18n_locale.tcz
glibc_add_libs.tcz
glibc_apps.tcz
glibc_gconv.tcz
以上幾個tcz,都可以在 右鍵 -> apps-> apps -> cloud(remote) -> browser中搜索到,glibc_i18n_locale.tcz 需要在第二個框中選擇 provides 才能搜索得到。
運行
mkdir -p /usr/lib/locale
localedef -i zh_CN -f GBK zh_CN
localedef -i zh_CN -f UTF-8 zh_CN
將usr/lib/locale/locale-archive寫入到/opt/.filetool.lst
2 安裝中文字體
下載wqy-microhei中文字體安裝到/usr/share/fonts/。下載地址:http://code.google.com/p/chinesepuppylinux/downloads/detail?name=wqy-microhei.ttc。可以事先拷到u盤去,我是用winscp搞過去的,懶得關機插拔u盤了。
將usr/share/fonts/wqy-microhei.ttc寫入到/opt/.filetool.lst
3.修改啟動文件 U盤:/boot/syslinux/syslinux.config。在啟動參數中添加 lang=zh_CN.UTF-8,啟動的時候選擇這一項進行啟動。另:用U盤在某些機器上啟動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不能加載extensions的情況,沒辦法啟動圖形界面。這是因為u盤的讀寫速度慢造成的。在啟動的時候,加上參數 waitusb=5,一般就可以了,或者可時間更長一點。重啟之后,應該就能顯示中文了,文泉驛的字體,做得還真不錯,看起來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