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GA(D-SUB)
這種是顯示器最常見的,用了很多年,色域空間是RGB,也就是紅綠藍,模擬信號,無音頻
插頭是15針的,實際所需的最小針數應該是5針,也就是RGB三色信號,水平同步信號,垂直同步信號(地線另外算)
2,YPbPr色差信號
這是電視機最常見的,三根線,紅綠藍,其中綠色的是亮度信號,紅色和藍色是色度信號
你只插一根綠色也是能顯示的,但是是黑白,插了紅色藍色才是彩色的
YPbPr也是模擬信號,它和RGB是線性的轉換關系,如下圖,Pb信號是藍色和亮度的差的某個倍數,Pr信號是紅色和亮度的差的某個倍數
還有個區別就是,水平垂直同步信號,是加載在Y信號,也就是綠線上面的,所以一般它只需要三根線,不像VGA需要5根
順帶簡單介紹一下S-Video和CVBS:
他們都是比較老的視頻信號格式,S-video是兩個信號(亮度Y和色度C信號,加個地),CVBS是一個信號(全調制信號,加個地),以后應該都不怎么會用的,反正你要記得的是,一般在傳輸同樣的信號的情況下,線越多,效果越好,所以,常見模擬信號從理論上就效果來看
VGA(5根線)> YPbPr(三根線)> S-Video(兩根線) > CVBS(一根線)
3, DVI接口
DVI接口是數字時代的產品,分成三種,DVI-D(Digital,數字),DVI-A(Analog,模擬),DVI-I(I)
里面傳播的是差分數字信號,無音頻
如下圖,左邊的1~24個信號,是數字信號(8除外,8是模擬垂直同步),右邊的C1~C5是模擬信號
DVI-D = 只有信號1~24
DVI-A = 信號8 + 信號C1~C5(常見的DVI轉VGA線,就是接的這些信號)
DVI-I = 全部信號都有
還有要注意的就是LINK1和LINK2是可以獨立使用的,只有一個也能工作,但是如果有兩個,支持的分辨率就更好
4,HDMI接口
HDMI接口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DVI的體積太大問題,信號是一樣的,然后順便把音頻也加在數字信號里面傳播了,就避免了還要另外接音頻線的問題
也是差分全數字信號,但是包含音頻
看,小吧
5,DispayPort簡單介紹
根據其他兄弟補充,順便介紹下DisplayPort,一種比HDMI出道晚一些的數字傳輸技術,接口如下圖左邊(右邊是HDMI)
它也是全數字信號,比HDMI的帶寬還高,可以傳輸的數據更多,而且好像是免費的(HDMI是收費的,類似UL,需要認證費和標簽費)
其他和HDMI區別不大,信號有一些差異但是較難將清楚,就不多說了,目前已經有不少高端機型具備了DisplayPort和HDMI雙接口
未來到底誰是贏家,還不確定
總結:
1,HDMI是未來的趨勢,一根線包含了視頻音頻所有信號,而且是全數字的(音頻也是數字的,無損),帶寬高,抗干擾能力強,建議使用
2,對于信號轉換的問題,以上幾類信號是完全可以互相轉換的,但是如果是數字轉模擬,或者模擬轉數字,就需要另外的IC來完成,就像下圖一樣的這種設備,里面其實就是一個模擬轉數字的IC而已,(注意: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不能直接用線連接,不可識別,需要有源IC進行轉換才可以)
3,模擬信號由于起點低,帶寬小,用來看高清的效果不會很好,有條件還是盡量往數字信號上面靠
4,模擬電視機(CRT)常見的接口是YPbPr,S-Video,CVBS,RF,液晶電視一般帶有YPbPr,VGA,DVI,HDMI
5,顯示器和液晶類似,不過有YPbPr的比較少,最多的是VGA,然后是DVI,高端機型才有HD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