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進課堂 - 語文教學流程重塑
執教語文十余年,備課案頭的參考書堆得比學生作業本還高,批改作文時紅筆芯換得比粉筆還勤。
直到去年把 JBoltAI 請進課堂,那些重復機械的工作突然有了新解法,連課堂上孩子們的眼神都亮了許多 —— 這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革命,而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流程重塑。
就拿備《孔乙己》這篇課文來說,以往光是梳理人物形象就得翻三四本教學參考書。
現在打開 JBoltAI 智教小工坊,輸入課文標題,系統自動生成三個備課方案:基礎版側重人物分析,進階版加入社會背景探究,創新版設計了 “咸亨酒店情景劇” 活動。
我只要根據班級學情勾選調整,課件里的人物關系圖、時代背景視頻、課堂討論問題就都自動生成了,省出的兩節課時間正好用來打磨情景劇的細節設計。
作業批改曾是最讓我頭疼的事。現在學生的字詞練習通過 JBoltAI 自動批改,系統會統計每個易錯字的出錯率,像 “羸弱” 的 “羸” 字錯了 17 次,第二天課堂就重點講解 “亡口月羊凡” 的字形規律。
作文批改更智能,智教小工坊不僅能標出語病,還會分析篇章結構,甚至指出某學生的比喻修辭和朱自清《春》中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點評讓學生格外受用。
上周做單元測驗分析,JBoltAI 生成的學情報告讓我眼前一亮。系統把全班錯題歸為 “文言文虛詞”" 景物描寫作用 “等六個維度,還特別標出小王同學在” 人物心理描寫 " 題型上連續三次失分。我點開智教小工坊的個性化資源庫,推送給她三篇相關閱讀短文和微課,三天后的小測里她這部分就拿了滿分。
其實 AI 真正重塑的不是教學步驟,而是教師的時間分配。從前花 80% 精力做課件、改作業,現在這些事 JBoltAI 半小時就能搞定,我有更多時間研究學情、設計活動。就像昨天課后,小李突然問我能不能用 AI 把《背影》改成連環畫腳本,我立刻打開 JBoltAI 應用開發平臺,和他一起拖拽場景組件、添加對話氣泡,這或許就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 技術搭建舞臺,師生共跳一支成長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