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這個題材的時候,考慮的一個點就是:自己的最初的想法;可是技術是不斷更新的;
以前的材料會落后,但是萬變不能變其中;所以呈現出來的知識點也相對比較老舊,為什么呢?
因為最新的素材是需要付費的,因此我也沒有資本繼續支撐自己去學習了;
于是就拿著以前的素材繼續完成自己最初的夢想;
OK ,繼續分享一下理論上面的知識:
1、了解一下CentOS6和CentOS7
CentOS6版本和CentOS7的版本其實現在來說都已經是“過期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官方的解釋就是說停止了維護,**其實這句話我也沒怎么理解,畢竟在這個Linux的世界里面我也是個小白來著,因此,有些語句是停了,等于是沒聽一樣的;
不管怎么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學習Linux,成為架構師的決心;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兩個版本的不同點,也是作為拓展來了解得了;
CentOS6:
- 使用Sysinit風格:就是system V 風格的init系統
- 使用runlevel來定義運行模式,檢查的文件就是/etc/inittab文件來制定運行級別
- 文件系統:ext4
- 數據庫:默認使用MySQL
CentOS7:
- 使用的就是Systemd風格,
- 可以并行啟動服務的有點,提高系統的啟動速度
- 文件系統:xfs
- 數據庫:默認使用MariaDB
使用一個表格來比較清晰地看到:(注意,雖然有點不同,但是CentOS7是兼容的,意思就是CentOS6使用的,CentOS7也能使用)
系統的功能 | CentOS6 | CentOS7 |
---|---|---|
系統風格: | sysinit | systemd |
桌面系統 | GNOME 2.0 | GNOME 3.0 |
文件系統 | ext4 | xfs |
內核版本 | 2.6.x | 3.10.x |
啟動加載器 | GRUB | GRUB2 |
防火墻 | iptable | firewalld |
數據庫 | MySQL | MariaDB |
主機名 | /etc/sysconfig/network | /etc/hostname |
時間同步 | ntp/ntpq -p | chrony/chronyc |
修改時間 | /etc/sysconfig/clock |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timedatectl status |
區域以及字符設置 | /etc/sysconfig/i18n | /etc/locale.conf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zh CN.utf8 localectl status |
啟動&停止服務 | service service name start service service name stop service service name restart/status/reload | systemctl start service name systemctl stop service name systemctl restart/status/reload service name |
自啟動 | chkconfig --list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systemctl --type service |
服務列表 | ki11 -9 | systemctl kill-signal=9 |
kill服務 | netstat | ss |
網絡以及端口信息 | route -n | ip route show |
這里也涉及到了一個文件系統的概念;
這個文件系統不僅僅一次出現了,這個非常重要,一定要了解到這個名字,
雖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但是最起碼一聽到了文件系統這個說法,先有個大概得名詞概念即可
文件系統:
- ext3:
- 支持最大16TB文件系統和最大2TB文件;
- 支持32,000個子目錄
- ext4:
- 支持1EB的文件系統,以及16TB的單個文件;
- 支持無限數量的子目錄;
- xfs:
- 最大支持8EB減1字節的單個文件系統
2、了解TCP/IP協議
網絡的知識:對于基本的一些網絡概念我們也得有了解;
對于這個TCP/OP協議,簡單了解幾個概念:
- TCP/IP:就是網絡通訊協議
- TCP/IP:使用四層的層級結構表達需求
- 網絡接口層
- 協議:ISO2110.IEEE802
- 網路層
- IP、ICMP/OSPF、ARP
- 傳輸層
- TCP/UDP
- 應用層
- tftp 、http、smtp等等
- 網絡接口層
3、了解IP地址&網絡常識
IP :就是互聯網協議地址;
- IP地址就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
- 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的二進制數;例如:192.168.75.122
- 每個點號之間的范圍是:0~255
常見的IP地址分類:
- A類:地址范圍1.0.0.0到127.255.255.255
- B類:地址范圍128.0.0.0-191.255.255.255
- C類:地址范圍192.0.0.0-223.255.255.255
- D類:組播地址;范圍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 E類:特殊地址,保留和實驗使用
了解子網掩碼:
- 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名網絡掩碼、地址掩碼
-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
-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
了解網關地址:
- 網關(Gateway)是一個網絡連接到另一個網絡的“關口”,
- 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絡通向其他網絡的IP地址。
- 主要用于不同網絡傳輸數據。
了解MAC地址:
- 媒體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 也即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
- 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
歸總一下IP/網關/mac的關系:
- IP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網絡層地址,
- 網絡層設備(如路由器)根據IP地址來進行操作;
- MAC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數據鏈路層地址,
- 數據鏈路層設備,根據MAC地址來進行操作。
- IP和MAC地址這種映射關系是通過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來實現的。
網絡的幾個概念終于是看完了,也是學習完了,好像沒有說明白很多,
不過網絡嘛:就是IP、掩碼、網關;三個組成,具體有什么作用,我這就沒法更加詳細地說了,
我知道IP是什么,也知道掩碼是什么
同時也知道主機位和網絡位,但是要我通俗講出來,就沒法表達;了解了解,
今天就分享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