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在java項目中,對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通常用于對象的存儲或網絡傳輸等。如:服務端創建一個JSON對象,對象如何在網絡中進行傳輸呢?我們知道網絡傳輸的數據通常都是字節流的形式,對象想要在網絡上傳輸,不例外,也必須要轉化成字節流才行。
將對象轉換為字節流的過程就是對象的序列化過程,轉化后的字節數據就可以在網絡中進行傳輸了;接收端接收到這些字節數據后將其還原為原始對象的過程,也就是反序列化。通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式,即可以實現對象在不通節點之間進行網絡傳輸了。
1、服務端對象創建與序列化
1、對象創建
首先,在服務端根據業務邏輯或用戶請求創建相應的Java對象。例如,一個包含用戶信息的對象User。
2、選擇序列化方式
通常有兩種方式:
(1)、手動實現Serializable接口
如果使用Java原生的序列化機制,需要讓該類實現java.io.Serializable接口。這是一種標記接口,表明該類的對象可以被序列化。
(2)、使用第三方庫(推薦)
也可以使用如Jackson(JSON)、Gson(JSON)、Fastjson或者Protocol Buffers等第三方庫進行序列化,這些庫提供了更靈活的數據格式支持(如JSON、XML等),并可能具有更好的性能或易用性。
3、觸發序列化
當你需要通過網絡發送對象(比如HTTP響應、RPC調用等)或保存對象到文件系統時,就會觸發序列化過程。這通常涉及到將對象轉換為字節流或特定格式的字符串。如:Controller類上添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或接口上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
代碼示例:
@ResponseBody
public MyDto getData() {return myDto; // 自動轉為 JSON
}
解釋:
如上示例,在接口上添加@ResponseBody注解,springboot會在接口返回結果時,自動將對象轉JSON字符串進行序列化處理。
或,對于第三方庫,比如使用Jackson來序列化一個對象為JSON字符串:
代碼示例:
ObjectMapper mapper = new ObjectMapper();
String jsonInString = mapper.writeValueAsString(user);
2、網絡傳輸
序列化后的數據(字節流或字符串形式)通過網絡協議(如HTTP、TCP/IP等)從服務端發送給客戶端。在這個過程中,數據可能會經過編碼、加密等處理以確保安全性和兼容性。
說明下:
字節流和字符流是可以通過編碼的方式相互轉換的。如下的示例展示通過UTF-8編碼,進行字符串和字節流的互轉:
String originalString = "Hello, 世界!";byte[] byteArray = originalString.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String decodedString = new String(byteArray, StandardCharsets.UTF_8);
**Springboot處理序列化的方式:**會先將返回的對象轉json文本字符串,之后在通過編碼方式,如UTF-8,將JSON字符串編碼為二進制流。在封裝到HTTP包的請求體中,同時在請求頭中指定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瀏覽器會根據返回內容類型自動解析文件內容。
3、接收端處理
1、接收數據
客戶端接收到從服務端傳來的字節流或字符串數據。
2、反序列化
如果是Java原生序列化格式,可以使用ObjectInputStream來讀取字節流并恢復對象。
代碼示例:
try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user.dat"))) {User user = (User) ois.readObject();} catch (IOException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如果是使用了第三方庫進行序列化,則需要相應的反序列化方法。例如,使用Jackson將JSON字符串轉換回Java對象:
代碼示例:
ObjectMapper mapper = new ObjectMapper();
User user = mapper.readValue(jsonInString, User.class); // jsonInString為接收的字符串
3、處理對象
一旦對象被成功反序列化,就可以在客戶端進行進一步的操作,比如顯示給用戶、存儲在本地數據庫中等。
4、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整體流程
返回對象–>json字符串–>編碼為二進制流–>封裝HTTP報文–>網絡傳輸–>客戶端解碼–>反序列化為對象。
二、SpringBoot中的Jackson ObjectMapper是如何工作的?
1、Java原生Serializable序列化和第三方的Jackson序列化
- Serializable主要用于Java對象的深拷貝、RMI、緩存(如Redis存為二進制)等場景。
- Jackson主要用于Web接口的數據交換(JSON/XML)。
2、Spring Boot中的ObjectMapper是如何工作的?
1、注入ObjectMapper對象(即Jackson的序列化器)
代碼示例:
@Bean
public ObjectMapper jacksonObjectMapper(Jackson2ObjectMapperBuilder builder) {ObjectMapper objectMapper = builder.createXmlMapper(false).build();
// objectMapper.setSerializationInclusion(JsonInclude.Include.NON_NULL) // 為null字段不返回objectMapper.setSerializationInclusion(JsonInclude.Include.ALWAYS) // 返回所有字段,包含null值的字段.disable(SerializationFeature.WRITE_DATES_AS_TIMESTAMPS).registerModule(new ParameterNamesModule()).registerModule(new Jdk8Module()).registerModule(new JavaTimeModule());/*** 序列換成json時,將所有的long變成string* 因為js中得數字類型不能包含所有的java long值*/SimpleModule module = new SimpleModule();module.addSerializer(Long.class, ToStringSerializer.instance);module.addSerializer(Long.TYPE, ToStringSerializer.instance);// Double類型對象到前端自動去除小數點末尾無效的0module.addSerializer(Double.class, new SmartNumberSerializer());module.addSerializer(Double.TYPE, new SmartNumberSerializer());objectMapper.registerModule(module);return objectMapper;}
解釋:
如上配置并注入Jackson 的序列化器后,Spring Boot的行為會如下:
1、Spring Boot會使用Jackson作為默認的JSON處理庫(通常是jackson-databind),而不是在Java默認的序列化器。
2、這個ObjectMapper實例會被注入到Spring MVC的HttpMessageConverter中,特別是:
- MappingJackson2HttpMessageConverter
3、當你使用:
@ResponseBody
@RestController
public MyDto getData() {return myDto; // 自動轉為 JSON
}
Spring就會調用ObjectMapper.writeValueAsString(myDto) 把對象轉成JSON字符串,寫入HTTP響應體。
2、自動進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如何觸發的?
(1)、序列化(Java對象 → HTTP響應)
當你返回一個對象,如下:
@GetMapping("/user")
public User getUser() {return new User("張三", 25);
}
Spring 執行流程:
1、調用getUser()方法,得到User對象。
2、發現方法上有@ResponseBody(或類上是@RestController)。
3、查找合適的HttpMessageConverter。
4、找到MappingJackson2HttpMessageConverter。
5、調用objectMapper.writeValueAsString(user) → 得到JSON字符串。
6、寫入響應體,Content-Type設為 application/json。
如上就是Spring的“自動序列化”行為。
(2)、反序列化(HTTP請求體 → Java對象)
當你接收一個JSON請求體。如下:
@PostMapping("/user")
public String create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 user 已經從 JSON 自動解析出來了return "OK";
}
Spring 執行流程:
1、收到POST請求,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2、發現參數上有@RequestBody。
3、查找合適的HttpMessageConverter。
4、找到MappingJackson2HttpMessageConverter。
5、調用objectMapper.readValue(jsonString, User.class) → 構造出User對象。
6、注入到方法參數。
如上就是Spring的“自動反序列化”行為。
3、總結:
在Spring Boot Web項目中,對象通過網絡傳輸時的“序列化”指的是Jackson將對象轉為JSON串的過程,而不是Java原生的Serializable機制。只要配置了ObjectMapper,Spring就會在@ResponseBody和@RequestBody處自動完成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對象類無需實現Serializable接口。
三、序列化過程中的循環引用是什么問題?怎么解決?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常見的問題:序列化過程中的循環引用(Circular Reference)。它在Java對象序列化(尤其是JSON序列化)中非常容易出現,如果不處理,會導致錯誤或無限遞歸。
1、什么是循環引用?
當兩個或多個對象之間相互引用,形成一個閉環時,就產生了循環引用。
代碼示例: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Long id;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List<Order> orders;// getter/setter
}public class Order {private Long id;private User user;// getter/setter
}
解釋:
如果集合orders中包含的元素存在相同的值,就會產生循環引用的問題。
造成序列化結果如:
2、為什么循環引用在序列化時會出問題?
當你嘗試將user對象序列化成JSON串:
代碼示例:
ObjectMapper mapper = new ObjectMapper();
String json = mapper.writeValueAsString(user);
會發生如下行為:
1、開始序列化user。
2、發現orders字段,開始序列化Order。
3、在Order中發現user字段,又去序列化這個user。
4、這個user又有orders,繼續序列化…
5、→ 無限遞歸!棧溢出(StackOverflowError)
結果:程序崩潰!
3、不同序列化庫如何處理循環引用?
1、Jackson(推薦方案)
Jackson 默認不會拋異常,而是使用**@id和@ref**機制來避免重復和循環。
這也是現在系統的默認行為,更安全,能有效防止棧溢出。
序列化的json示例:
{"id": 1,"name": "張三","orders": [{"id": 101,"user": {"@id": "1"}}]
}
解釋:
- 第一次出現的user被標記為@id: “1”。
- 后續再引用時,用{“@id”: “1”}表示“這是之前那個對象”
這樣,程序不會崩潰,也不會無限遞歸。
2、FastJSON
FastJSON默認會檢測循環引用,并用$ref表示重復對象。
默認行為示例:
{"id": 1,"name": "張三","orders": [{"id": 101,"user": {"$ref": "$"} // $ 表示根對象}]
}
結果:前端可能看不懂$ref,導致解析失敗。
4、解決方案
方案1:關閉循環檢測(有風險)
代碼示例:
JSON.toJSONString(user, SerializerFeature.DisableCircularReferenceDetect);
存在風險(StackOverflowError),但實際項目中用的比較多。
方案2:使用 @JSONField(serialize = false) 忽略反向字段
代碼示例:
public class Order {@JSONField(serialize = false)private User user;
}
4、如何打破駝峰命名規則
Java對象字段名是小寫(駝峰命名),但有時候需要生成的JSON報文字段必須是大寫字母開頭(如ProtocolType),而Jackson默認使用駝峰轉小寫開頭,這會導致生成的JSON字段名變成小寫(如protocolType)。
1、問題原因
Jackson序列化時默認使用Java駝峰命名到JSON小駝峰(lowerCamelCase)的映射規則。
代碼示例:
private Integer ProtocolType; // → JSON: "protocolType"(首字母小寫)
解釋:
定義的字段都是大寫開頭的ProtocolType,因為Jackson默認使用Java的駝峰命名規則,造成返回的json中是protocolType開頭小寫的字段。
2、解決方案:使用@JsonProperty顯式指定字段名
需要在需要大寫的字段上加上@JsonProperty(“原始大寫名”)注解,告訴Jackson序列化時使用指定名稱。
代碼示例: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annotation.JsonProperty;
import lombok.Data;
import java.util.List;@Data
public class InfraredConfigDTO {@JsonProperty("ProtocolType") // 指定的屬性名為我們要求的大寫開頭的格式private Integer protocolType; // 屬性定義必須是小寫@JsonProperty("Type")private Integer type;@JsonProperty("Preset")private Integer preset;
}
注意:
屬性字段必須定義成小寫開頭的駝峰規則。@JsonProperty注解注定滿足要求的大寫規則。
生成的JSON效果:
{"ProtocolType": 1,"Type": 2,"Preset": 0
}
向陽前行,Dare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