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ySQL概述
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過程
數據庫技術是應數據管理任務的需要而產生的
a. 什么是數據管理
** 對數據進行收集、分類、組織、編碼、存儲、檢索和維護一系列活動的總和 **
b.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過程
人工管理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之前)
文件系統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數據庫系統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現在)
ⅰ. 人工管理
人工管理特點:
? 數據的管理者:應用程序,數據不保存。
?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余度極大
?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于程序
?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ⅱ. 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特點:
?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數據可長期保存
?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必須修改應用程序
?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ⅲ. 數據庫系統
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 數據結構化
? 數據的共享性高 ,冗余度低且易擴充
? 數據獨立性高
? 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1. 數據結構化
-
數據的整體結構化是數據庫的主要特征之一
-
整體結構化
-
不再僅僅針對某一個應用,而是面向全組織
-
不僅數據內部結構化,整體是結構化的,數據之間具有聯系
-
數據記錄可以變長
-
數據的最小存取單位是數據項
數據的用數據模型描述,無需應用程序定義
2. 數據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擴充
數據庫系統從整體角度看待和描述數據
? 數據面向整個系統,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共享使用。
數據共享的好處
- 減少數據冗余,節約存儲空間
- 避免數據之間的不相容性與不一致性
- 使系統易于擴充
3. 數據獨立性高
- 物理獨立性
- 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中數據的物理存儲是相互獨立的。當數據的物理存儲改變了,應用程序不用改變。
- 邏輯獨立性
- 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是相互獨立的。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了,用戶程序也可以不變。
數據獨立性由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二級映像功能來保證。
4. 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DBMS提供的數據控制功能
(1) 數據的安全性(Security)保護
保護數據,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數據的泄密和破壞。
(2) 數據的完整性(Integrity)檢查
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3) 幵發(Concurrency)控制
對多用戶的幵發操作加以控制和協調,防止相互干擾而得到錯誤的結果
(4) 數據庫恢復(Recovery)
將數據庫從錯誤狀態恢復到某一已知的正確狀態
2. 數據庫相關概念
數據庫的幾個基本概念
- 數據(Data)
- 數據庫(Database)
-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
- 數據庫系統(DBS)
a. 數據(Data)
b. 數據庫(Database)
c.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
ⅰ.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構成
ⅱ.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
d. 數據庫系統(DBS)
ⅰ. 數據庫系統的構成
e. 常見數據庫軟件
3. MySQL相關數據庫
a. 數據庫的安裝
見博客:
2024 年 MySQL 8.0 安裝 配置 教程 最簡易(保姆級)
b. 啟動與停止
MySQL安裝完成之后,在系統啟動時,會自動啟動MySQL服務,我們無需手動啟動了。
當然,也可以手動的通過指令啟動停止,以管理員身份運行cmd,進入命令行執行如下指令:
net start mysql80
net stop mysql80
注意:上述的mysql80 是我們在安裝MySQL時,默認指定的mysq1的系統服務名,不是固定的,如果未改動,默認就是mysql80。
c. 客戶端連接
方式一:MySQL提供的客戶端命令工具
方式二:使用系統自帶的命令行工具執行指令
退出:
下面是MYSQL配置文件:
mysql如何打開my.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