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深入到 Java 項目構建、基礎語法及核心編程概念的領域,一探究竟。
軟件安裝及環境配置請查看之前更新的博客有著詳細的介紹:
IDEA軟件安裝&環境配置&中文插件-CSDN博客
目錄
1.Java 項目構建基礎
1.項目中的 SRC 目錄
2.包結構的奧秘
2.第一個 Java 項目
3.Java 注釋
4.變量:程序中的動態元素
變量的基本概念
變量使用注意事項
5.數組:數據的有序集合
1.數組的定義與特點
2.數組的遍歷與應用
6.循環:程序的 “重復執行者”
1.for 循環的使用
2.用循環遍歷數組
7.數據篩選與處理
1.篩選數據
2.數據統計
3.數據最值
4.邏輯運算
8.未來企業工作小技巧
1.Java 項目構建基礎
1.項目中的 SRC 目錄
在 Java 項目里,SRC(Source 的縮寫)目錄可謂是重中之重,它是我們放置源代碼的地方。就如同圖書館里分類擺放書籍的書架,SRC 將我們的代碼有序地組織起來。
2.包結構的奧秘
包結構在 Java 中為代碼提供了一種命名空間和組織結構,像是給每個代碼模塊貼上獨特的標簽,方便管理和識別。
- 第一層包結構:這一層揭示了項目的性質。
com
代表商業類型的項目,是 “company” 的縮寫。商業項目往往注重功能實現與商業價值,像電商平臺的后端代碼可能就以com
開頭。org
用于開源組織的項目,源自 “organization”。開源項目強調社區協作與代碼共享,比如 Apache 基金會下眾多的開源項目,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框架。edu
對應教育類型的項目,即 “education”。教育項目常作為教學案例或學生實踐的成果,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Java 編程。gov
則是政府類型的項目,全稱為 “government”。政府項目通常對安全性、穩定性有極高要求,用于政務處理、公共服務等領域。
- 第二層包結構:這里代表公司或團隊名稱。例如
com.alibaba
,一看便知是阿里巴巴公司相關的項目。在 Java 全棧開發中,無論是前端頁面與后端服務的交互,還是數據庫的操作,清晰的包結構能讓不同模塊的代碼各司其職,提高開發效率。像在一個大型電商項目中,阿里巴巴可能會將用戶管理、商品管理等不同功能模塊放在以com.alibaba
開頭的不同子包中。 - 第三層包結構:代表項目名稱。以
com.alibaba.druid
為例,druid
就是阿里巴巴開源的一個數據庫連接池項目名稱。合理的包結構設計,有助于在團隊協作開發中,快速定位和理解代碼的功能歸屬,避免命名沖突,就如同清晰的街道地址能讓人迅速找到目的地一樣。
2.第一個 Java 項目
當我們開啟第一個 Java 項目時,就像踏上一段全新的冒險之旅。
package com.iw.day01;
public class Hellworld{//主函數,為程序員提供一個啟動入口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這段簡單的代碼,package
聲明了該類所在的包,就像是給代碼安排了一個 “住址”。而public class Hellworld
定義了一個公共類,類名是Hellworld
。main
方法則是 Java 程序的入口,程序從這里開始執行,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語句會在控制臺輸出 “Hello World!”,這是我們向 Java 編程世界發出的第一聲問候。
3.Java 注釋
注釋在代碼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代碼中的 “貼心注釋員”。
- 注釋的作用:一方面,注釋用于解釋代碼,幫助其他開發者(甚至未來的自己)快速理解代碼的意圖和功能。另一方面,當我們暫時不想刪除某些代碼,但又希望它不參與程序運行時,可以將其注釋掉,起到廢棄代碼的作用。
- 注釋的分類:
- 單行注釋:使用
//
,可以在一行代碼的末尾或者單獨一行對代碼進行簡短說明。例如//輸出:姓名
,它能讓閱讀代碼的人一目了然這行代碼的目的。在 Java 全棧開發中,前端 JavaScript 代碼與后端 Java 代碼交互時,單行注釋可以清晰標注數據傳遞的邏輯。快捷鍵Ctrl + /
能快速添加或取消單行注釋,極大提高開發效率。 - 多行注釋:用
/*
和*/
包裹起來,可以對一段代碼進行詳細解釋。比如/* 以下4行代碼: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
,適用于注釋內容較多的情況。其快捷鍵為Ctrl + Shift + /
?。 - 文檔注釋:以
/**
開頭,*/
結尾,通常放置在方法上方或類的上方。它的作用是為未來導出代碼文檔做準備,通過工具可以將這些注釋提取出來生成詳細的 API 文檔,方便團隊成員查閱和使用。例如:
- 單行注釋:使用
public class Introduce {/*** 文檔注釋:通常放置在 方法上方 & 類的上方* 作用:為未來導出代碼文檔做準備* @param arg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輸出:姓名System.out.println("Aphelios");//輸出:年齡System.out.println(21);System.out.println("Male");System.out.println("hobbies:music,game,coding");}
}
4.變量:程序中的動態元素
變量的基本概念
變量,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定范圍內內容可以改變的量。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塊可以改變內容的內存空間。在 Java 中,定義變量的語法為數據類型 變量的名稱 = 初始值;
?,例如int age = 18;
,這里int
是數據類型,表示整數,age
是變量名,18
是初始值。=
是賦值運算符,它將右邊的值賦給左邊的變量。在 Java 全棧開發的后端代碼中,變量用于存儲從數據庫查詢到的數據、計算過程中的中間結果等;在前端代碼中,變量可用于存儲用戶輸入的數據、頁面元素的狀態等。
public class test0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變量語法: 數據類型 變量的名稱 = 初始值;//=賦值運算符 作用:將右邊的東西 賦值 給左邊的變量int age = 18;System.out.println(age);age = 22;System.out.println(age);}
}
變量使用注意事項
- 初始值的重要性:變量一定要賦初始值,否則在使用時可能會引發編譯錯誤。這就好比我們出門前要確保車子有油,才能順利行駛。
- 變量名的唯一性:變量名不能重復,在同一個作用域內,每個變量都要有獨一無二的名字,否則程序會混淆,不知道操作的是哪個變量。
- 作用范圍的界定:變量有其作用范圍,可分為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局部變量在方法內部定義,作用范圍僅限于該方法內;全局變量定義在類中方法外,作用范圍是整個類。例如:
public class VariableScope {//全局變量static int globalVar = 1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局部變量int localVar = 20;System.out.println(globalVar);System.out.println(localVar);}
}
5.數組:數據的有序集合
1.數組的定義與特點
數組是一種存儲大量相同類型數據的數據結構。它具有以下特點:
- 數據類型相同:數組中每個元素的數據類型必須一致,比如
int[]
類型的數組只能存儲整數。 - 存儲空間連續:數組在內存中的存儲空間是連續的,這使得數據的訪問和處理效率較高。
- 數組長度固定:一旦數組被創建,其長度就固定下來,不能隨意改變。
數組的定義方式有兩種:
//方式一:指定數組長度
數據類型[] 變量名稱 = new 數據類型[數組的長度];
//方式二:直接初始化數據
數據類型[] 變量名稱 = {初始數據};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new int[6]; //數組操作方式:采用下標 arrs[0] = 11; arrs[1] = 23; arrs[2] = 22; arrs[5] = 45; /*打印整個數組,需導入java.util.Arrays包*/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s)); /*打印特定位置的值:*/ System.out.println(arrs[0]); System.out.println(arrs[1]); }
}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11,23,12,22,14};//更推薦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s)); arrs[2] = 50;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s)); }
}
2.數組的遍歷與應用
當數組元素個數較多時,我們需要通過循環遍歷的方式來訪問每一個元素。在 Java 全棧開發中,后端從數據庫獲取的數據集可能以數組形式存儲,通過遍歷數組可以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傳遞給前端展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11,22,23,12,32,44,55}; //獲得數組長度 int length = arrs.length; //遍歷整個數組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s[i]); }
}
6.循環:程序的 “重復執行者”
循環的作用是讓程序周而復始地做相同的事情。在 Java 編程中,循環是控制程序流程的重要手段,在 Java 全棧開發中廣泛應用于數據處理、頁面渲染等環節。
1.for 循環的使用
for
循環的語法為for(初始變量; 循環判斷條件; 控制變量的改變){ //循環體 }
。例如,使用for
循環打印輸出 0 - 100 的數:
for(int i = 0; i <= 100; i++){System.out.println(i);
}
2.用循環遍歷數組
通過for
循環可以方便地遍歷數組,例如: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11,22,23,12,32,44,55}; int length = arrs.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s[i]); }
}
練習題:對于int[] arrs = {44,54,43,23,11};
,使用循環遍歷該數組。
7.數據篩選與處理
1.篩選數據
后端程序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搗騰數據,if
語句在數據篩選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從數組中篩選出偶數:
public class Test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44,54,43,23,11,34,33}; int length = arrs.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偶數:余2 == 0 if(arrs[i] % 2 == 0){ System.out.println("偶數:" + arrs[i]); } } }
}
練習題:
- 找出數組中的奇數。
- 找出數組中大于 30 的數。
2.數據統計
在實際開發中,我們常常需要對數據進行統計。比如統計數組中有多少個負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44,54,-43,-23,11,-34,33}; int count = 0;//計數器 for(int i = 0; i < arrs.length; i++){ //判斷:是否是負數 if(arrs[i]<0) { count++; } }//遍歷結束:給出結果 System.out.println(count);
}
3.數據最值
尋找數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是常見的需求。例如,尋找數組中的最小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44,54,-43,-23,11,-34,33}; int min = arrs[0]; /*開始遍歷,判斷*/ for (int i = 0 ; i < arrs.length; i ++){ if(min > arrs[i]){ min = arrs[i]; } }//遍歷結束 System.out.println("最小數:" + min);
}
4.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符&&
(邏輯與)、||
(邏輯或)、!
(邏輯非)在 Java 編程中用于組合條件判斷。
- 邏輯與(&&):條件必須全部滿足,且自帶短路效果。例如,找男朋友的條件:首先是個男的,身高 1.8m ,學歷本科以上,有車有房,這幾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為
true
。 - 邏輯或(||):條件任意滿足,也自帶短路效果。
例如,從數組{11,30,23,22,50,33,45,48}
中找出既能被 2 整除,又能被 5 整除的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 = {11,30,23,22,50,33,45,48}; //找出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數 for (int i = 0; i < arrs.length; i ++){ if(arrs[i] % 2 == 0 && arrs[i] % 5 == 0 ){ System.out.println(arrs[i]); } }
}
練習題:
- 從數組
{11,30,23,22,50,33,45,48}
中找出既能被 2 整除,或能被 5 整除的數。 - 從數組
{11,30,23,22,50,33,45,48}
中找出既不能被 2 整除,又不能被 5 整除的數 。
8.未來企業工作小技巧
- 代碼規范遵循:在企業中,遵循統一的代碼規范至關重要。阿里巴巴的 Java 開發手冊是很好的參考,它涵蓋了命名規范、代碼結構、異常處理等多方面內容,能讓團隊協作開發更加順暢,減少溝通成本。例如,類名使用大駝峰命名法,方法名使用小駝峰命名法等。
- 版本控制工具使用:學會使用 Git 進行版本控制。在 Java 全棧項目開發中,無論是前端代碼還是后端代碼,通過 Git 可以方便地管理代碼版本,實現多人協作開發。例如,創建不同的分支進行功能開發,定期將代碼合并到主分支等操作。
- 日志記錄與調試:在開發過程中,合理使用日志記錄工具(如 Log4j)。在遇到問題時,詳細的日志信息能幫助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比如在后端服務器出現錯誤時,通過查看日志可以了解錯誤發生的時間、位置以及相關變量的值,提高調試效率。
隨著對這些基礎概念的深入理解和不斷實踐,我們在 Java 編程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持續學習,不斷探索,相信在未來的 Java 全棧開發工作中,這些知識將成為我們攻克難題、創造價值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