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VIDIA可能面臨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指控,非NVIDIA聯盟——如UALink(超加速器鏈接)聯盟和UXL基金會等組織——正據報道發起反擊,大幅增加在專用ASIC開發上的努力。
據《工商時報》報道,相關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預計將被廣泛采用。報告引用的消息來源指出,臺灣制造商憑借其在晶圓代工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全面的ASIC與IP布局,有望從非NVIDIA聯盟的崛起中獲益。
該報告進一步引用消息來源稱,包括Global Unichip、Faraday Technology及Progate集團(PGC)等主要臺灣ASIC制造商,以及M31科技、eMemory和Egis科技集團等硅知識產權公司正在積極拓展這一領域。
為挑戰NVIDIA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由Intel和AMD等科技巨頭領導的UALink聯盟于5月成立,旨在建立AI加速器鏈接的新標準,旨在挑戰NVIDIA的NVLink技術。
此外,得到高通、谷歌和英特爾支持的UXL基金會開源軟件項目,據說正尋求與NVIDIA的CUDA軟件競爭。通過提供替代軟件解決方案,該項目旨在削弱NVIDIA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
同一報道中引用的半導體行業消息人士還指出,云服務提供商(CSP)正在加快自研芯片的開發,而臺灣制造商正積極進入這一市場。
盡管Broadcom和Marvell目前提供多元化的設計服務,但臺灣制造商因緊密的半導體供應鏈而擁有優勢。這使得臺灣能夠在境內完成從芯片制造到封裝的完整解決方案,由于貼近市場和工廠,這為它們在ASIC領域相對于競爭對手提供了戰略優勢。
Global Unichip和PGC依托臺積電作為強大的盟友。據報道,Global Unichip持有來自微軟的AI相關ASIC訂單,并正逐步與韓國大公司敲定合作,預計下半年業務運營將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Faraday Technology與Intel緊密合作,利用Intel的A18工藝開發系統級芯片(SoC)。同時,報道援引的行業消息人士暗示,Intel的Gaudi系列AI芯片可能尋求超越與Alchip合作之外的更多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