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經分享|文心一言-Agent崗三輪面試全記錄
前段時間面試了 文心一言團隊 - 大模型 Agent 崗,三輪面試下來感觸頗多。整體來說,文心團隊的面試節奏偏“循序漸進”:一面看基礎,二面看綜合素養,三面看思考深度和職業規劃。這里整理一下整個過程,給大家參考。
更多AI大模型開發 學習視頻/籽料/面試題 都在這>>Github<< >>Gitee<<
🧩 一面:基礎與八股
一面主要是圍繞大模型基礎知識展開,偏“八股文”,但覆蓋面挺全。
-
自我介紹 + 項目經歷:重點追問實現細節。
-
大模型知識點:
- 常見大模型的結構差異。
- 位置編碼的幾種方式及優缺點。
- 預訓練 / SFT / 推理流程,以及 RLHF 的細節,重點問了 PPO 算法和 DPO、PPO 的區別。
- 超長上下文的實現(比如 Kimi 的做法)。
- 大模型 Agent 的工作原理與組成模塊。
-
場景題:如果要訓練一個能精準提取摘要的大模型,該怎么做?
-
代碼考察:股票系列題(121/122/123/188)。
整體感覺一面不算難,更像是一份“知識清單”,考察是否扎實掌握了基礎。時長一個半小時左右。
🔍 二面:綜合素養與分析能力
二面比一面更深,更看重候選人的思考邏輯和問題解決能力。
-
項目追問:動機、改進點、實際收益。
-
跨領域問題:從 CV 轉到 NLP,面試官問了 CV 和 NLP 的區別與聯系,以及在 Transformer 框架下 CV、NLP、語音是否可能走向統一。
-
大模型訓練:
- 數據清洗、配比的實踐經驗。
- 大模型幻覺的成因及緩解方式。
- 模型復讀問題的機制與解決方案。
-
Agent:工具調用機制,Agent 架構,具體實現方式。
-
開放題:訓練大模型時遇到過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
代碼題:用 PyTorch 基礎語法實現一個 Tokenizer。
二面的重點不再是背知識點,而是 能不能分析問題、提出方案。
🧠 三面:思考與綜合能力
三面是“大老板面”,問題更開放,考察方向更綜合。
-
深挖項目:尤其是 Agent 項目,從背景、動機、方案到結果,逐層拆解,聊了半小時。
-
開放題:
- 當前大模型存在哪些問題?解決思路?
- 如果讓你設計一個 Agent,會怎么做?為什么?
-
職業規劃:除了薪資外,看重什么?如果加入團隊能帶來哪些貢獻?
-
產品認知:對文心一言的了解,優點與改進建議。
三面整體氛圍更像是一場“深度對話”,不僅聊技術,還聊思維格局與職業發展。
🎯 總結
三輪面試下來,整體感受是:
- 專業度高:面試官問得很細,尤其是技術細節和設計思路。
- 層層遞進:從八股到問題分析,再到思維與格局,難度逐漸加深。
- 氛圍友好:面試官整體很耐心,如果覺得聊得有價值,會愿意多花時間繼續探討。
整體來說,TPG 文心一言團隊的面試 深度+廣度兼具,而且會考察候選人對大模型和 Agent 的系統性理解。如果有同學也準備投類似崗位,建議:
- 基礎八股要過關(Transformer、RLHF、位置編碼)。
- 工程實踐和問題分析能力要能落到實處。
- 對大模型產品和未來趨勢要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