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大前端業務模型結構如下:
服務后臺+大前端+原生系統+可定制的終端硬件
1、業務的起點技術結構基于跨平臺前端框架
Electron+vue/Rect/其他web框架+js/ts
Flutter+Dart+vue/Rect/其他web框架+js/ts
其他前端框架結構
2、有特定的業務使用場景
人臉識別考勤
數字大屏
超市、醫院、銀行、行政辦公廳等場合的宣傳、排號、自助錄入、人臉識別、身份證識別等較為繁瑣的流程化業務
3、完全或者部分定制化的終端設備
超大智慧大屏
超大的豎屏
超大的電視大屏
人臉識別終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Android系統、Linux系統、win系統
特種行業定制硬件模塊:環境監測模塊;人體生理特征監測模塊,體溫、血壓、血糖、視力等等(比如廁所有一款直接在尿尿的同時進行尿檢的設備,當然居家的那種也算);建筑工地各種物聯設備;公路、鐵路、各種路況等等
4、長時運行
24*7
白天不間斷運行
5、各種場況問題層出不窮
硬件問題
網絡環境問題
系統問題
應用自身缺陷問題
人為規范問題
就是那種在業務和功能上都沒有問題,但在實施現場問題適配現場環境的時候各種現場情況問題。
總結:一般符合4和5的特征基本上就滿足大前端++的項目特征了;
類似vs code、postman、飛書、騰訊會議等類似跨平臺的應用項目都算不上大前端++;就算加上定制硬件也不算,因為不滿足超長運行時間的特點
推薦理由
postman在國內使用已經越來越困難:
1、登錄問題嚴重
2、Mock功能服務基本沒法使用
3、版本更新功能已很匱乏
4、某些外力因素導致postman以后能否使用風險較大
5、postman會導致電腦卡頓,而且使用的功能越多越慢,尤其是win電腦,太讓人郁悶了
出于以上考慮因此筆者自己開發了一款api調試開發工具SmartApi,滿足基本日常開發調試api需求
SmartApi
win版本不大于1M;運行消耗性能極低
macos 版本不大于100M;運行消耗性能極低
非常適合開發設備或性能有限的開發環境
SmartApi只為開發服務
官網地址SmartApi
http://www.smartapi.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