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面試:大模型應用開發崗位核心技術點解析
第一輪:大模型基礎與上下文工程
問題 1:你能簡單介紹 Transformer 架構的工作原理嗎?
小C:嗯,我理解是 Transformer 主要依賴自注意力機制(Self-Attention)來建模輸入序列之間的關系。通過 Multi-Head Attention,可以從多個角度捕捉特征。它還包含前饋神經網絡、殘差連接和 LayerNorm。這個架構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并行化計算,相比 RNN 更高效。
面試官:嗯,你這個點說得對,但是還不夠全面。Transformer 的核心是 Attention 機制,它通過 Query、Key、Value 的計算獲得權重分布。你提到的并行化確實是它的優勢之一,但它的計算復雜度也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在長序列任務中。
問題 2:Prompt Engineering 中 Zero-shot 和 Few-shot 的區別是什么?
小C:Zero-shot 是指模型在沒有示例的情況下直接完成任務,Few-shot 則會提供少量示例來引導模型。它們的應用場景依賴于任務的復雜程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面試官:回答不錯。補充一點,Few-shot 本質上利用了大模型的上下文學習能力。你覺得 Few-shot 的示例順序會影響輸出嗎?
小C:會的,示例的順序可能改變模型的關注點,從而影響結果。
面試官:很好,這也是 Prompt Engineering 的精髓之一。
問題 3:如何處理長文本的上下文窗口限制?
小C:可能需要對長文本進行分塊(Chunking),常見策略包括 Overlap 分塊和基于語義的分割(Semantic Splitting)。
面試官:說得對,但還可以優化,比如使用動態窗口調整或結合 Summarization。長文本處理的挑戰在于既要保持信息完整性,又要控制上下文長度。
第二輪:RAG 工程與上下文增強
問題 1:什么是 Hybrid Search,它有哪些優點?
小C:Hybrid Search 是結合稀疏檢索(如 BM25)和稠密檢索(如向量召回)的策略。優點是它能兼顧精確匹配和語義匹配,提升檢索效果。
面試官:嗯,這個點說得對。假設我們在做企業知識庫問答,Hybrid Search 的優勢在哪里?
小C:可以用 BM25 快速篩選候選文檔,再用向量召回進行語義排序,提升準確性。
面試官:不錯。再深入一點,你會怎么設計 Rerank 模塊?
小C:可能會用一個輕量級的語言模型對候選答案打分,提升最終的排序質量。
問題 2:如何應對知識過時的問題?
小C:定時刷新索引是一種方法,或者基于增量更新只維護新數據的向量。
面試官:回答得很好。補充一點,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還可以考慮結合流式數據處理框架。
第三輪:多 Agent 協作與工程化優化
問題 1:如何設計一個電商客服的多 Agent 系統?
小C:嗯,我理解是可以采用 Planner-Worker 架構,Planner 負責任務分解,Worker 負責具體執行,比如查詢訂單、回答物流問題等。
面試官:不錯。如果遇到任務沖突,比如兩個 Worker 同時修改一個訂單怎么辦?
小C:可能需要引入鎖機制,或者通過任務隊列來協調。
問題 2:如何防御 Prompt Injection 攻擊?
小C:可以通過對用戶輸入進行過濾和規范化,或者設置模型的角色約束,防止越權操作。
面試官:很好,Prompt 版本管理也可以幫助快速回滾被攻擊的 Prompt。
總結
今天的面試涵蓋了 Transformer 基礎、Prompt Engineering、RAG 應用以及多 Agent 協作等核心技術點。小C的表現可圈可點,對大模型的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但在工程化和優化細節上還有提升空間。回去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