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 ? ? ? 前面我們已經分享過了靜態路由、缺省路由、浮動靜態路由這些靜態路由的配置。接下來將會 陸陸續續開始分享動態路由以及其他路由配置。博主這里是一個新人,了解這些路由配置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說通過實驗去理解原理。因此在專業性上欠缺了,然而這種學習方式可能會慢慢留下很多錯誤的認識,進而對最終的學習成功留下隱患。也就是說我現在在進行盲人摸象。但我仍然會保持以往的模式,用自己的理解將其表訴出來。不同的是,我會花時間去了解其更深層次的原理,確保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介紹
? ? ? ?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點到點鏈路上的OSPF動態路由。動態路由和靜態路由的本質區別就是,靜態路由更多的是一種手動配置,不會自動調整;而動態路由通過協議自動學習,適應變化。具體體驗還需要深度理解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并將其進行對照,體驗其差別性。
? ? ? ? 今天介紹的是動態路由的一種——點到點鏈路上的OSPF動態路由。我理解的其本質就是將各路由器的接口配置信息及環回配置信息存放在OSPF的域中,讓OSPF協議進行網絡的傳輸管理。接下來我們先分享這個實驗吧。
三、實驗
拓撲圖創建
? ? ? ? 首先,我們創建如圖所示的拓撲圖,接下來進行各設備的接口ip地址配置。
路由器接口ip配置
AR1:
AR2:
AR3:
? ? ? ? 如上圖,我們將3個路由器的共4個ip地址進行了配置,共配得兩個網段。10.1.1.0 24以及23.1.1.0 24。接下來我們對每個路由器配置一個環回地址,作為穩定存在的各路由器的邏輯接口,它是各路由器在OPSF協議下的身份標識,及虛擬鏈接。
環回ip地址配置
AR1:
AR2:
AR3:
? ? ? ? 如上圖,我們分別對三個路由器配置了一個環回地址,代表其穩定存在的邏輯接口。現在,讓我們繼續進行下一步吧。
OSPF動態路由配置
AR1:
AR2:
AR3:
? ? ? ? 如上圖所示,我們使用ospf分別創建了3個route的id。并分別將其接入area 0 這個域,再分別添加上物理接口ip和邏輯接口ip,也就是GE接口ip和環回接口ip。這樣做,可以這樣去理解,物理接口ip接入,代表真實的物理線路ip通路接入,表示著真實可用的信息通信線路。而邏輯接口ip負責表示即使某條線路損壞,但在有完好線路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通信的,永遠穩定打開的通路。
結果檢驗
信息連通性檢測:
? ? ? ? AR1到AR3的23.1.1.2接口
? ? ? ? AR3到AR1的10.1.1.1接口
添加新通信線路后的聯通性:
? ? ? ? 現在我們在AR1和AR2之間新添加一個獨立網段進行信息聯通,并把他們加入各種路由器的route的id以及area0域。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從AR3直接發送信息到AR1。
AR1:
AR2:
? ? ? ? 上述代碼實現了AR1和AR2各自新使用的接口接入其router-id并接入area0這個域。接下來我們嘗試從AR3來向AR1的新接口發送信息吧!
AR3:
四、總結
? ? ? ? 今天我們介紹了一個動態路由,動態路由的特點就是自動對新接入的ip進行管理并實現通信。著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剛才結果檢驗的實驗看出來。謝謝大家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