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public` 定義了“接口”或“引腳”**,就像你的FB塊上的 `Input`, `Output`, `InOut` 管腳一樣。它決定了外部的其他代碼(如另一個FB或OB1)可以看到和操作這個塊里的什么東西。
?
讓我用你最熟悉的博圖概念來詳細類比一下。
?
---
?
### 🔧 博圖 FB 與 C# 類的直觀對比
?
想象一下你在博圖里創建一個**電機控制FB** `FB_Motor`:
?
1. **你在接口區(Interface)定義變量**:
? ? * `Input`: `Start`, `Stop`, `Reset`
? ? * `Output`: `Ready`, `Running`, `Fault`
? ? * `InOut`: `ActualSpeed`
? ? * `Static`: `InternalTimer`, `StartupDelay` (這些是內部使用的,外部看不到)
?
2. **在代碼區編程**:使用這些管腳和內部變量實現邏輯。
?
3. **在OB1中調用**:你拖拽這個FB到一個DB上(實例化),然后你**只能看到和連接**你定義在 `Input`/`Output` 上的管腳。你完全看不到、也無法直接訪問 `InternalTimer` 或 `StartupDelay` 這些內部變量。
?
---
?
### ?? 現在,我們把上面的步驟“翻譯”成 C#:
?
```csharp
// 1. 這相當于創建了一個新的 FB 塊,類名就是FB名
public class MotorController
{
? ? // 2. 定義接口區(Interface)的管腳
? ??
? ? // Inputs - 相當于FB的Input管腳
? ? public bool Start { get; set; } // 公共屬性,外部可讀可寫
? ? public bool Stop { get; set; } // 公共屬性,外部可讀可寫
? ??
? ? // Outputs - 相當于FB的Output管腳
? ? public bool Ready { get; private set; } // 公共屬性,外部只讀 (就像PLC里的輸出只能由FB內部控制)
? ? public bool Running { get; private set; }
? ??
? ? // Static/Internal - 相當于FB的Static變量
? ? private System.Timers.Timer _internalTimer; // private 關鍵字:外部完全不可見,僅供內部使用
? ? private int _startupDelay; // private 關鍵字:外部完全不可見,僅供內部使用
?
? ? // 3. 這相當于在代碼區編寫邏輯
? ? public void ProcessCycle() // 一個公共方法,相當于FB里的網絡段,外部可以調用
? ? {
? ? ? ? if (Start && !Stop)
? ? ? ? {
? ? ? ? ? ? Running = true;
? ? ? ? ? ? // ... 內部計時器邏輯等
? ? ? ? }
? ? ? ? else
? ? ? ? {
? ? ? ? ? ? Running = false;
? ? ? ? }
? ? ? ? // 更新Ready等其他狀態
? ? }
?
? ? // 構造函數 - 相當于給FB的Static變量賦初始值
? ? public MotorController()
? ? {
? ? ? ? _startupDelay = 5000; // 初始化內部變量
? ? ? ? _internalTimer = new System.Timers.Timer();
? ? }
}
```
?
---
?
### 📋 訪問權限關鍵字與博圖概念的對應表
?
| C# 關鍵字 | 博圖中的對應概念 | 解釋和用途 |
| :--- | :--- | :--- |
| **`public`** | **`Input`, `Output`, `InOut` 管腳** | **這就是你問的 `public`**。它就像FB的對外接口引腳,聲明了“這是外部其他部分(如OB1)可以**看到和訪問**的東西”。 |
| **`private`** | **`Static`, `Temp` 變量** | 這相當于FB內部的中間變量或狀態位。它們被**隱藏和保護**起來,外部代碼無法看到或直接修改,防止被意外干擾,保證了程序的封裝性和可靠性。 |
| `internal` | (無直接對應) | 一個程序集內部可訪問,可以理解為“項目內公開”,但對整個解決方案外的代碼隱藏。 |
| `protected` | (無直接對應) | 涉及繼承,比如一個“高級電機FB”繼承自你的“基礎電機FB”,它可以訪問基類的一些特定內部變量。 |
?
### 💡 為什么需要 `public` 和 `private`?(核心思想差異)
?
* **博圖/PLC編程**:硬件思維導向。**物理上**,你已經通過PLC的硬件組態定義了哪些是輸入端子(I),哪些是輸出端子(Q)。FB的接口區是這種硬件思維在軟件上的延伸。**訪問權限是由硬件和軟件接口明確定義的,相對固定。**
?
* **C#/計算機編程**:軟件架構思維導向。沒有固定的硬件接口,所有代碼都運行在同一個CPU和內存空間中。如果不加限制,任何代碼都可以隨意修改任何內存數據,這將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比如一個UI按鈕的代碼錯誤地修改了電機的內部狀態計數器)。
? ? * 因此,需要通過 `public` 和 `private` 這些**訪問修飾符**來**人為地、邏輯地**定義一套“接口規則”,從而實現:
? ? ? ? 1. **封裝**:隱藏內部實現細節,只暴露必要的接口。外部只需要知道 `Start()` 方法能啟動電機,而不需要知道內部用了哪個計時器。
? ? ? ? 2. **安全性**:保護內部數據不被意外修改,提高代碼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
? ? ? ? 3. **模塊化**:使得代碼模塊(類)之間耦合度降低,更容易獨立設計和測試。
?
### 🎯 給你的實踐建議
?
1. **開始建模時**:把你想要創建的每一個設備(電機、閥門、傳感器)都想象成一個 **FB**。
2. **編寫C#類時**:
? ? * 問自己:“這個設備的**對外接口**(命令、狀態信號)是什么?” -> 將這些字段/屬性/方法設為 **`public`**。
? ? * 問自己:“哪些是實現設備功能所需的**內部狀態或中間變量**?” -> 將這些字段/屬性設為 **`private`**。
3. **調用時**:在你的 `Main` 函數(相當于OB1)中,你只能通過 `.` 操作符訪問到那些 `public` 的成員,這完全模擬了在博圖中只能連接FB塊管腳的行為。
?
總結:**`public` 就是你FB塊上的那些外部可見的管腳**。它是你刻意設計出來與外部世界通信的通道。理解了這一點,你就向成功轉換思維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