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戈龍、曾建萍
【長昊律所】?專注于商業秘密、軟件著作權的專業型律師事務所,擅長民事、行政、刑事多重救濟途徑,為眾多科學技術領域的商業秘密、軟件著作權類案件提供侵權維權、辯護、司法鑒定、司法審計、調查取證等高品質專項法律服務。
導語:當技術信仰遭遇法律紅線
這起看似普通的職場違規案件,揭開了一個令人扼腕的技術精英墮落故事。H公司芯片工程師王某的案例,不僅展現了司法機關在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間的精妙平衡,更折射出數字經濟時代技術人員的道德困境。廣東長昊律師事務所的專業辯護,則為這個黑色故事增添了一抹法治的溫度。
"芯"魔初現:十年積累毀于一旦
2011年加入H公司的王某,本應是半導體行業的明日之星。十年間,他從基層工程師成長為業務骨干,卻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鋌而走險。利用同事賬號竊取核心技術資料,用手抄筆記這種原始方式記錄機密信息,最終將數據藏匿于SD卡中企圖帶離公司。2021年5月的離職檢查,讓這一切曝光在陽光下。經鑒定,這些被竊取的芯片電路圖涉及21個核心項目,商業價值高達4269萬元。
程序之變:司法智慧的完美演繹
本案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審理程序的轉換。法院最初采用簡易程序,但隨著案件技術復雜性和商業價值的顯現,及時轉為普通程序審理。這種靈活調整既保證了審判效率,又確保了重大技術犯罪案件的審理質量。從簡易到普通的程序轉換,展現了我國司法體系在追求效率與公正之間的精妙平衡。
辯護之辯:情理法的交響樂章
邱戈龍、黃雪芬律師的辯護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典范。他們既沒有回避王某的違法行為,又客觀呈現了案件的特殊性:技術研究的初衷、未造成實際損害的后果、以及認罪認罰的誠懇態度。這種立足于事實的理性辯護,既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為法庭全面把握案情提供了專業視角。
警世恒言:數字時代的生存法則
這個案例給科技行業敲響了雙重警鐘。對企業而言,必須建立完善的技術保密體系,筑牢數據安全的防火墻。對從業人員來說,則要時刻謹記:技術能力必須與職業道德同行。在數字經濟時代,技術人員的一念之差,可能就會從創新者變成違法者。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更要守護好法律和道德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