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機并聯虛擬同步發電機(VSG)系統中,因線路阻抗不匹配及參數差異,易引發無功環流。本方案在傳統VSG控制基礎上,引入自適應虛擬阻抗環節。其核心在于:實時檢測兩機間無功環流分量,據此動態調節各VSG的虛擬阻抗值,等效補償實際線路阻抗差異,迫使兩機輸出電壓特性趨于一致,從而實現無功功率的自主均分與環流抑制。
仿真模型核心模塊簡述:
-
VSG控制:
-
模擬同步發電機機電暫態特性。
-
轉子運動方程:實現有功-頻率(P-f)下垂及慣性響應。
-
電壓調節方程:實現無功-電壓(Q-V)下垂控制。
-
輸出:基礎參考電壓指令(幅值?
V_mag*
,相位角?θ*
)。
-
-
虛擬阻抗控制(含環流抑制):
-
基礎虛擬阻抗:串聯于VSG輸出端(常為感性),改善功率解耦與穩定性。
-
環流檢測:計算兩機輸出電流差值,提取無功環流分量?
ΔI_q
。 -
自適應補償:基于?
ΔI_q
?生成動態虛擬阻抗補償量?ΔZ_v
(如PI調節)。 -
合成與壓降計算:總虛擬阻抗?
Z_v = Z_{v0} + ΔZ_v
;計算虛擬壓降?ΔV_v = Z_v * I_o
。 -
輸出:修正參考電壓?
V_ref* = V* - ΔV_v
。
-
-
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
-
外環(電壓環):跟蹤修正后的?
V_ref*
,生成電流參考指令?I_ref
。 -
內環(電流環):快速跟蹤?
I_ref
,生成逆變橋調制信號?V_inv_ref
。 -
輸出:驅動逆變器功率器件的PWM信號。
-
-
鎖相環(PLL):
-
精確跟蹤公共連接點(PCC)電壓相位?
θ_{PCC}
?與頻率?ω_{PCC}
。 -
作用:為VSG同步、坐標變換及控制環路提供相位基準。
-
仿真流程概要:?PLL提供同步基準 → VSG生成基礎電壓指令 → 虛擬阻抗模塊依據環流信息動態修正指令 → 雙閉環控制精確輸出該電壓 → 實現并網/并聯運行與無功環流抑制。仿真模型旨在驗證該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仿真結果:
仿真模型更多詳情見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jpb6Gax5d54IK8zJFwy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