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MOM、數字化轉型、成敗
數字化轉型中流行這么一句話:SAP項目加班到晚上8點,MOM項目最少到晚上10點。由此可見,MOM項目實施的難度、復雜度。但,為什么MOM難度大?
先引入1個故事:
1個價值300萬的MOM項目,涉及生產、工藝、設備、品質、倉庫、IE等部門。原本MOM項目作為二期,一期先落地SAP項目,由于都想搶占“先機”,無法權衡優先級,只能在乙方的承諾下6個月上線。持續6個月的項目,調研階段按照常規進行,藍圖階段有些曲折還好,詳細設計階段,由于6個月的周期,KeyUser難免不疲憊,詳細設計階段基本走過場。在UAT測試階段,第1輪后爆出至少300個問題,且提出新的應用場景進行第2輪UAT測試。第2輪后,問題點暴增到500個,問題連著問題,問題又引出新的問題,經過近1個月的問題修復,阻斷問題以及常規的逆向操作基本解決。且達到上線條件,上線1個月問題又新增近150個。整個MOM項目1年后才最終驗收。
從以上故事我們分析可得:
- 項目目標是否清晰
1.1、MOM到底哪種程度才達到目標?還是業務部門事后擠出目標?
1.2、MOM是一步到位還是分期實現目標?
- KeyUser人選是否合適?
2.1、熟悉現有業務,且熟知現有業務痛點?(只說操作麻煩,不能提升到經濟價值或者財務價值的痛點忽略)
2.2、是否有設計未來業務流程的能力?而不是,把現有業務照搬下,把操作麻煩的干掉?怎么方便怎么來?
2.3、是否有大局觀,未來業務流程是否合規審計、財務要求?
2.4、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到MOM項目?
2.5、所屬業務是否有限期拍板的能力?
- 變更的合理管控?
3.1、變更是否有書面簽字確認?
3.2、是否有變更的審批管控,因為變更是需要再次額外投入成本的?
- 詳細設計是否嚴格把控?
4.1、此階段就是功能在紙面上的沙盤,是否經過嚴格推演?
4.2、是否拉通上下游節點(含財務),整體推演?
- 信息共享的同頻會
5.1、項目的進展,離不開公司高層的支持,及時同頻項目的疑難雜癥。
5.2、及時拉通雙方的任何阻礙項目進展的信息。
- 干MOM的人
6.1、老黃牛的精神;
6.2、MOM用戶是誰,藍領。你要付出巨多汗水和忍隱。陰謀和陽謀,全都得用上,都是為了項目。
6.3、開心生活,工作和生活快速切換角色。 ???
MOM項目是定制化程度很高的項目,特別依賴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吃一見長一智,一路走來,都是掉坑、填坑走過來的。下次可以看到坑,直接跳過、繞過。
???? 您家的MOM項目順利吧!歡迎討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