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總體簡介:網絡設定 學習目標 1、手動設定 2、DHCP自動獲取 系統基本優化 一、永久關閉SELinux 1. 永久關閉 二、關閉防火墻 2. 臨時啟動關閉防火墻 三、設定運行級別為3(命令行模式) 四、修改ssh端口號 ssh服務 一、ssh介紹 二、客戶端遠程連接 1. 基于口令安全驗證 三、修改sshd的配置文件 四、遠程傳輸命令 日志管理 二、rsyslog Linux概述 目標 二、Unix操作系統 三、Linux發展史 常用工具使用 linux系統管理 一、備份操作系統 1、快照 2、克隆 快照與克隆的區別 四、Linux基本命令(上) 1、目錄操作 2、文件操作 3、復制剪切 4、壓縮解壓縮 5、輸出重定向 6、查看文件內容 7、幫助 六、遠程連接工具 MobaXterm 使用命令遠程連接 vim編輯器 學習背景 二、vim編輯器三種模式 1、三種模式 2、模式切換 3、vim打開文件的四種方式 三、命令模式 2、命令模式常用命令 四、末行模式 五、編輯模式 六、實用功能 1、vim配置顯示行號 2、異常退出 3、別名機制 七、vim案例 用戶與組管理 二、用戶管理 1. 創建用戶 2. 設置密碼 3. 修改用戶信息 三、組管理 1. 用戶組添加 4. 組文件說明 權限管理 一、權限概述 1、權限介紹 2、身份介紹 三、所有者和所屬組管理 1、chown 2、chgrp 四、umask默認權限(了解) 1、查看umask權限 軟件管理 一、RPM包管理 1. RPM軟件包常用命令 2. 案例 二、yum軟件管理 計劃任務 一、計劃任務介紹 二、at 一次性計劃任務 2、at語法 3、案例 三、cron 周期性計劃任務 1、cron介紹 2、crontab命令 Apache服務 一、Apache概述安裝 1. 介紹 3. 快速入門 4.apache基本概念 二、apache配置詳解及實踐 1、配置文件說明 2、配置項詳解 三、虛擬主機配置 1、基于ip 四、rewrite重寫 五、apache日志切割 1、為什么要進行日志切割 2、日志分割兩種方式
完整筆記資料代碼:https://gitee.com/yinuo112/Backend/tree/master/Python/嘿馬python運維開發全體系教程/note.md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取哦~
全套教程部分目錄:
部分文件圖片:
日志管理
學習目標
- 清楚日志在系統中的作用
- 能夠看懂rsyslog基本配置項的含義
- 知道系統保存日志的位置
- 能夠自己動手配置日志服務器
一、日志介紹
1. 日志概念
日志是系統用來記錄系統運行時候的一些相關信息文本文件
2. 日志作用
日志是為了保存相關程序的運行狀態、錯誤信息等,為了對系統進行分析、保存歷史記錄以及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發現分析錯誤使用
3. linux系統日志類型
內核信息
服務信息
應用程序信息
二、rsyslog
1. rsyslog介紹
-
rsyslog是linux系統中用來實現日志功能的服務,在CentOS5及更早版本中使用的是syslog,rsyslog是syslog的增強版本。rsyslog默認已經安裝,并且是自啟動的。
-
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控制rsyslog
| |
- rsyslog的配置文件為
/etc/rsyslog.conf
- 日志消息一般保存在
/var/log
- 查看日志命令一般使用
| |
2. rsyslog概念
2.1 facility
設施,用來定義日志消息的來源,方便對日志進行分類。
kern 內核消息
user 用戶級消息
mail 郵件系統消息
daemom 系統服務消息
auth 認證系統消息
syslog 日志系統自身消息
lpr 打印
authpriv 權限系統消息
cron 定時任務消息
news 新聞系統消息
uucp uucp系統消息
ftp ftp服務消息
local0 ~ local7 自定義消息
2.2 priority
日志級別,定義不同消息的級別
Emergency 系統已經不可用
alert 必須立即進行處理
critical 嚴重錯誤
error 錯誤
warning 警告
notice 正常信息,但是較為重要
informational 正常信息
debug debug信息
3. rsyslog配置
3.1 rsyslog.conf組成
MODULES
GLOBAL DRICTIVES
RULES
3.2 RULES配置規則
| |
4. rsyslog實踐
4.1 查看sshd的日志位置
| |
4.2 配置日志服務器
日志服務器原理圖
配置具體步驟:
日志服務器配置
| |
日志客戶端配置
| |
Linux概述
目標
- 清楚linux的含義
- 了解linux的發展史
- 了解linux的應用領域和系統特點
一、Linux含義
狹義Linux:由Linus Torvalds開發的Linux內核代碼
廣義Linux:由Linux廠商基于Linux內核開發的Linux發行版操作系統
二、Unix操作系統
? 1968年 Multics項目
? 1970年 UNIX誕生
? 1973年 用C語言重寫UNIX
? 1975年 Bell實驗室允許大學使用UNIX
三、Linux發展史
? 人 物 Linus Torvalds
? 1991年 0.0.1版本
? 1992年 0.0.2版本
? 1994年 1.0版本
? 2003年 2.6版本
[linux內核官網](
四、Linux主要發行版
? Red Hat Linux :紅帽Linux(企業版+免費版CentOS)
? SuSE Linux :比較成熟的操作系統
? Debian Linux :界面非常漂亮,個人版用戶使用比較多
? Red Flag Linux :紅旗Linux
? ubuntu Linux :界面非常漂亮,目前國內個人版使用最多的Linux
五、Linux應用領域
? 基于Linux的服務器
? 嵌入式
? 智能家電、卡拉OK點歌系統、銀行系統、操作系統(Android)...
六、Linux系統特點
? 開源
? 多用戶、多任務
? 優異的性能與穩定性
Linux系統安裝
目標
- 知道虛擬機基本使用
- 能夠獨立安裝linux操作系統
一、Linux操作系統安裝(一)
1、什么是虛擬機
所謂的虛擬機就是在我們的真機操作系統(宿主機)中,利用虛擬機軟件虛擬出一個虛擬系統(Linux)的運行環境。
2、VMware虛擬機軟件安裝
雙擊打開VMware安裝程序
點擊下一步,下一步即可。
完成界面
注意事項:在安裝完成之后需要檢查虛擬機軟件是否有安裝2個虛擬網卡
windows7與windows10可能顯示的網絡名稱有所不懂,但是底部虛擬機網絡是一致的
3、創建Linux虛擬機
4、選擇自定義虛擬機配置
5、選擇虛擬機硬件的兼容性(默認)
6、選擇安裝操作系統(選擇稍后安裝)
7、選擇操作系統(Linux->CentOS)
8、選擇虛擬機名稱以及存放路徑
9、選擇處理器(默認即可)
10、設置虛擬機內存大小(建議1G左右)
11、網絡類型設置(NAT模式)
Tips:
1)使用橋接網絡:虛擬機ip與本機在同一網段,本機與虛擬機可以通過ip互通,本機聯網狀態下虛擬機即可聯網,同時虛擬機與本網段內其他主機可以互通,這種模式常用于服務器環境架構中。
2)使用網絡地址轉換(NAT):虛擬機可以聯網,與本機互通,與本機網段內其他主機不通。
3)使用僅主機模式網絡:虛擬機不能聯網,與本機互通,與本機網段內其他主機不通。
12、選擇I/O控制器類型(默認即可)
13、選擇磁盤類型
14、選擇磁盤(默認即可)
15、選擇磁盤大小(建議10G左右)
Tips:如果宿主機容量夠用,選擇20GB
下一步下一步,直接安裝完成即可。
二、Linux操作系統安裝(二)
linux系統版本選擇:CentOS-7.0-1406-x86_64-DVD.iso,【鏡像一般都是CentOS*.iso】
官網:[
1、選擇要安裝操作系統的鏡像(ISO軟件包)
2、選擇CentOS-7.0-1406-x86_64-DVD.iso鏡像
3、啟動虛擬機
Tips:虛擬機啟動后,如果想返回我的計算機,則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Alt。
4、選擇安裝Linux操作系統(界面里面的第一個選項)
Tips:
- Install CentOS 7 安裝CentOS 7
-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測試安裝文件并安裝CentOS 7
- Troubleshooting 修復故障
5、安裝過程中選擇語言(選擇中文)點擊繼續
6、點擊 軟件選擇 - 選中 GNOME桌面 - 點擊 完成
7、點擊 安裝位置 - 選中 我要配置分區 - 點擊 完成
8、手動分區
點擊 點這里自動創建他們 - 完成
點擊 完成 - 接受更改
9、網絡和主機名設置
點擊 網絡和主機名
點擊按鈕,開啟網絡自動連接
設置主機名(可選)
點擊 完成
10、開始安裝
11、點擊 ROOT密碼,進入下面界面
Tips:設置Root密碼,如果密碼長度少于8位,會提示要按“完成”兩次來確認,安裝繼續。學習階段設置簡單密碼即可
12、創建普通用戶
點擊創建用戶
設置密碼 - 點擊 完成
13、重啟
完成配置 - 重啟
14、初始設置
點擊 許可信息
選中 我同意許可協議 - 完成
點擊 完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