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義與概念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大模型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具有海量參數、強大算力支持,能處理和生成多種類型內容的深度學習模型。可自主學習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律,生成文本、圖像、音頻等內容,如ChatGPT能生成對話文本,Stable Diffusion可生成圖像。
技術原理
? Transformer架構:核心架構,有自注意力機制,能并行計算,有效捕捉輸入長序列依賴關系,提高模型對上下文理解能力。
? 預訓練與微調:先在大規模無監督數據上預訓練,學習通用知識和模式,再在特定任務有監督數據上微調,適應具體應用場景。
? 多頭注意力機制:在Transformer架構中,通過多個頭的注意力機制并行計算不同表示子空間,捕捉更豐富語義信息。
主要類型
? 語言模型:以文本為輸入輸出,如GPT系列、BERT等,用于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如對話、文本生成、機器翻譯等。
? 圖像模型:處理和生成圖像,如Stable Diffusion、DALL-E等,可根據文本描述生成圖像或進行圖像編輯。
? 多模態模型:融合文本、圖像、音頻等多種模態數據,如CLIP能理解圖像和文本聯合語義,實現跨模態檢索等任務。
應用領域
? 內容創作:生成新聞報道、文案寫作、故事創作等文本內容,以及繪畫、設計等圖像內容,提高創作效率。
? 智能客服:理解用戶問題并準確回答,提供個性化服務,減輕人工客服壓力。
? 教育培訓: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生成個性化學習內容,輔助教學。
? 醫療領域:輔助診斷醫學影像、生成病歷報告等,為醫療工作提供支持。
挑戰與問題
? 數據質量與隱私:數據存在噪聲、偏差會影響模型性能,使用數據還可能涉及隱私和版權問題。
? 模型可解釋性:內部工作機制復雜,難以解釋決策過程和結果,導致在一些對可解釋性要求高的領域應用受限。
? 倫理與道德問題:生成內容可能被用于虛假信息傳播、惡意攻擊等,需制定倫理規范和法律法規。
?
以下是一些現有AIGC模型的詳細介紹:
文本生成模型
? ChatGPT:由OpenAI推出,基于GPT系列。能處理自然語言,與用戶多輪對話,生成連貫、有邏輯文本,可用于聊天、問答、文本創作等。GPT-4版本支持多模態,能理解和處理圖像信息。
? 文心一言:百度的多模態大模型,具備文學創作、商業文案創作、數理邏輯推算、中文理解等能力,還可根據輸入生成圖片等多模態內容。
? ChatGLM:清華大學推出的開源中英雙語對話大語言模型,基于GLM架構,可低成本搭建在CPU上,也能二次開發微調,在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中有較好表現。
圖像生成模型
? DALL-E 2:OpenAI的自適應多模態編碼器生成模型,融合多模態輸入,根據文本描述生成高質量圖像,能實現文本與圖像的復雜交互生成。
? Midjourney:2022年3月推出的AI繪畫工具,依據自然語言生成圖片,可選擇多種畫家藝術風格,能識別攝影術語,生成畫作質量高,在美術比賽中獲過獎。
? 文心一格:百度的AI藝術和創意輔助平臺,根據文本描述、風格選擇生成畫作,為藝術創作和設計提供靈感與輔助。
視頻生成模型
? Make-A-Video:Meta推出的文本轉視頻AI系統,根據簡單文本創造色彩鮮艷、包含人物和風景的獨特視頻,在視頻創意生成方面有優勢。
? MagicVideo:字節跳動研發,將圖像SD架構擴展到視頻領域,增加時序信息,使生成的視頻在內容和時間連續性上有較好表現。
? VideoCrafter:騰訊AI Lab開發,基于擴散模型,采用空間和時序Attention操作實現視頻生成,可生成高質量視頻。
代碼生成模型
? GitHub Copilot:基于OpenAI Codex模型開發的AI輔助編程工具,支持多種編程語言,能根據代碼或注釋在編輯器中提供代碼建議和函數,還可聊天交互。
? Cursor:集成OpenAI的GPT模型的獨立IDE軟件,通過AI寫代碼、編輯代碼和聊天,提高編程效率,方便開發者進行代碼開發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