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如果對408的分數要求不太高,120分以下跟著王道就夠了,而120分以上還需要看一下教材。
?
王道的書很適合應試考試,書中的內容都是抓重點,咸魚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也非常好,通俗易懂,計算機網絡要稍遜一些。王道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如果考綱更改,那么更改的內容王道書中是沒有的,再就是一些冷門的知識點可能講的比較少,408的選擇題有40道,一道2分,總共80分,因此選擇題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選擇題考察的知識點非常瑣碎,有時還會考比較冷門的知識點,所以要想拿高分(120+),最好還是回顧教材,方方面面都顧及到。🙂???
?
408復習經驗
?
408的復習就是四門專業課: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這四門中,計算機組成原理是最難的,與硬件有一些結合,計算機網絡是知識點最瑣碎的,有些知識點是孤零零的,不成體系,因此需要多加背誦。🧐
?
對于408的復習,總體來說,需要多輪滾動,多花時間,重復記憶!
?
數據結構
?
這門課在我看來是最簡單的科目,但是有一定的反轉可能,當它出現在選擇題中的時候是還好,但是當它出現在應用題中的時候,就是致命的打擊,而且從近幾年的真題來看,數據結構的應用題難度明顯增加,而編程算法題的難度下降,這對考生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算法題考一個有限的類型,有很多方法來應對它。而應用題則非常寬泛,會給你一個非常討厭的冷門知識點,瞬間就能吃掉10分,比如說23年應用題,這個知識點十分冷門,大部分人包括我都是0分。在前幾年,應用題的數據結構大多很明顯,在我看來,基本是送分題,就連王道強化班對應用題的篇幅也很少,連沖刺階段的押題課都不夠重視。因此,我認為用心學習數據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在算法理解的基礎上瘋狂背誦,一遍遍的重復,最后達成條件反射。🤓
推薦教材:《數據結構》嚴蔚敏,清華大學出版社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計算機組成原理我認識是408中最難的一門課,是攔在408考生路上的攔路虎,對考生的理解能力有著重大考驗,計算機組成原理更貼近硬件底層,其對于電子基礎也有一定的要求,也是勸退一堆跨考同學的重要因素。我本科是軟件工程,更注重于軟件方面,而硬件相關知識學習的很少,因此計算機組成原理十分令我頭疼。
?
計算機組成原理主要分為五個知識點:數據表示運算、主存-cache、指令系統、CPU和總線、中斷和I/O。學習過程中,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我建議對于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不要倍速,原速再聽一兩遍,如果對于這部分內容還是不能理解,先跳過這部分內容,學習后面的內容,到強化階段再來解決,因為計組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框架,剛開始學的時候無法構建框架體系,而框架能很好地輔助你理解知識點。🤩
?
推薦教材:《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高等教育出版社
?
《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科學出版社
?
操作系統
?
操作系統比計算機組成原理要簡單一些,而有些知識點在很大程度上與計算機組成原理重合。有很多小的知識點,有很多相似的知識點混淆,但總的來說并不難。操作系統中有非常多的相似知識點,如調度進程、內存分配策略、磁盤尋道等,學習時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門課的知識點繁多容易遺忘,所以在強化階段時,要結合題目及時復習基礎,最好做到條件反射。題型相對固定,但近幾年的大題都偏向于一些偏冷門的東西,比如21年的磁盤初始化、操作系統引導、23年的I/O過程排序等,還是建議大家盡量熟練的背下來。🤪
推薦教材:《計算機操作系統(修訂版)》湯子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的學習,基礎階段對知識點的理解尤為重要,在強化階段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背誦,計算機網絡的知識點很多,有一些零散的冷門知識點,比操作系統難背,甚至有些還具備一定的理解難度,如sdn、移動ip。考慮到計網分值分布的關系,盲目地一把抓全部知識點性價比極地,況且其大題題型不像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是比較偏基礎的,就更加降低了冷門考點的復習優先級。那些重點考點,理解難度與操作系統差不多。
計算機網絡的課程推薦湖科大“教書匠老師,在 b站上就可以免費觀看,對每個知識點講解的很透徹。王道對于計算機網絡的課程還是有些欠缺,個人認為沒有另外三門好。湖科大教書匠老師在真題解析中,將每一種題目都抽絲剝繭,已最直觀的方式把一切都呈現在我們面前,尤其是:滑動窗口計算題、ip協議與子網劃分、擁塞控制部分。🥸
?
推薦教材:《計算機網絡(第五版)》謝希仁,電子工業出版社
時間安排
我全程跟的是王道,我的策略是每天在專業課上花四小時時間,數據結構和計算機網絡一組,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組成原理一組,每天輪流交替學習,每門科目花2小時時間,這樣既不會進度太慢,也不會有一門一門學習,學完后面的前面學的都忘記了的煩惱。
第一輪課后習題只專注于選擇題,大題不做,對于做錯的題目做好標記,大約一個半月我就完成了第一輪的復習。第二輪課后習題只做第一輪錯過的選擇題以及之前沒有做過的大題,第二輪我大約花了一個月。第三輪呢我主要看王道的強化課,將課上講過的大題仔細琢磨弄懂,然后做書上課后的選擇題,大約花了一個月時間。第一輪和第二輪書上的知識點都要看,第三輪我則只看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最后十月中下旬的時候開始寫真題,對于真題,一定要吃透,不會的知識點要弄懂,不能放過,遺忘的知識點也需要重新看書回顧,該自己手動計算的一定要手動計算,不要偷懶。🤬
跨考計算機除了專業課外,數學也十分重要,可以說數學和專業課決定了最后的考研總分,在數學上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多花時間。
?
數學復習經驗
408有四門課,任務量多+考408也要考數學,數學任務更重,6月開始408,要想上岸,必須把 408 和數學都拿下。因此數學更需要花費時間,但僅僅花費時間是不夠的,還需要對知識點有系統的把握。🤨
?
七月份開始了解到一個黑科技-知能行,發現還挺適合我,剛開始抱著試試的想法,先把免費的薄弱點用完,結果它根據我做錯的題,一步一步分析我不會的知識點在哪里,然后根據我不會的知識點進行訓練,當我寫對正確的題后,系統還會出幾道相同知識點的題目,來判斷我是否真的會了這個知識點!這個功能簡直太好用了,要知道我平時自己寫習題冊的時候,錯誤的題目對著答案看懂就完事了,根本沒想過我到底會不會這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