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網絡概述
- 二、網絡互連硬件
- (一)網絡的設備
- (二)網絡的傳輸介質
- (三)組建網絡
- 三、網絡協議與標準
- (一)網絡的標準與協議
- (二)TCP/IP協議簇
- 四、Internet及應用
- (一)Internet地址
- (二)Internet服務
- 五、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 六、網絡安全概述
一、網絡概述
-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數據通信、資源共享、負載均衡、高可靠性。
-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
網絡的拓撲結構:總線型結構、星型結構、環型結構、樹型結構、分布式結構。
-
ISO/OSI參考模型(自低層至高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二、網絡互連硬件
(一)網絡的設備
-
物理層的互連設備:中繼器、集線器(多端口的中繼器,所有端口組成一個沖突域)。
-
數據鏈路層的互連設備:網橋、交換機(多端口的網橋,每個端口屬于一個沖突域)。
-
網絡層的互連設備:路由器(可以隔離廣播域和沖突域)。
-
應用層的互連設備:網關。
(二)網絡的傳輸介質
-
有線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
無線介質:微波、紅外線和激光、衛星。
(三)組建網絡
- 基本組成部件:服務器、客戶端、網絡設備、通信介質、網絡軟件等。
三、網絡協議與標準
(一)網絡的標準與協議
-
網絡的標準:電信標準、國際標準、Internet標準。
-
局域網協議:LAN模型、以太網(IEEE 802.3標準)、令牌環網(IEEE 802.5)、FDDI、無線局域網(CSMA/CA)。
-
廣域網協議:點對點協議(PPP)、數字用戶線(xDSL)、數字專線、幀中繼、異步傳輸模式、X.25協議。
(二)TCP/IP協議簇
-
TCP/IP分層模型。
-
TCP和UDP。
a. TCP協議:面向連接、可靠,需要擁塞控制、流量控制(使用可變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
b. UDP協議:無連接、不可靠、開銷較小。
-
SMTP和POP3:基于C/S模式。
a. SMTP協議:用于發送郵件,端口號為25,傳輸的郵件報文采用ASCII碼格式表示
b. POP3協議:用于接收文件,端口號為110。
c. MIME協議:郵件擴充協議,可以傳輸多媒體數據。
-
ARP和RARP:實現IP地址與MAC地址的轉換。
a. ARP協議:地址解析協議,請求包以廣播方式發送,應答包以單播方式傳送。
b. RARP協議:反地址解析協議。
-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用來自動分配IP地址
a. 可以從服務器獲取本機IP地址、DNS服務器地址、DHCP服務器地址、默認網關地址。
b. 采用DHCP但無響應時主機獲取的是IP地址為無效地址,Windows無效地址為169.254.x.x,Linux無效地址為0.0.0.0。
四、Internet及應用
(一)Internet地址
-
域名:計算機主機名(如www).本地名.組名.最高層域名
a. 組織模式:com(商業組織)、edu(教育機構)、gov(政府機構)、mil(軍事部門)、net(主要網絡支持中心)、org(上述以外組織)、int(國際組織)。
b. 地理模式:cn(中國)。
-
IP地址:地址空間32位。
a. IP地址的劃分:A類、B類、C類、D類、E類。
-
IPv6:地址空間128位。
(二)Internet服務
-
域名服務
a. DNS域名查詢次序:本地hosts文件→本地DNS緩存→本地DNS服務器→根域名服務器。
b. 主域名查詢次序:本地緩存→本地hosts文件→本地數據庫→轉發域名服務器。
-
Windows相關命令
五、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
信息安全存儲安全。
a. 信息安全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審查性。
-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
-
數據加密原理。
六、網絡安全概述
-
網絡安全威脅。
-
網絡安全控制技術。
-
防火墻技術。
-
入侵檢測與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