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基于收入和負債的定額策略
確定托底額度和蓋帽額度
確定基礎額度
基于客戶風險評級確定風險系數
計算最終授信額度
確定授信有效期
基于收入和負債的定額策略
在實際生產中,客戶的收入和負債數據大多無法直接獲得,對于個人的收入和負債數據,通常可基于社保、公積金、納稅信息、人行征信等數據進行推算和還原;對于企業的收入和負債數據,通常可以根據稅務數據、企業經營數據等進行推算和還原。
假設現在已知客戶的風險評級、收入和負債信息、產品相關信息以及其他需要的信息等數據,要基于上述數據開發定額策略,如何進行呢?答案很簡單,還是套用上文提到的定額策略開發固定格式進行分析。
確定托底額度和蓋帽額度
托底額度和蓋幅額度仍然基于產品信息確定。假設信貸產品規定的授信額度區間為不低于5萬元且不超過100萬元、則托底額度的取值可定為5萬元,蓋帽額度的取值可定為100萬元。
確定基礎額度
在確定客戶的基礎額度時,非經營類信貸產品和經營類信貸產品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接下來提供兩種基于收入和負債計算基礎額度的方法。若讀者有其他合理的計算基礎額度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對于非經營類信貸產品,客戶的基礎額度=(個人近期平均月收入一個人近期平均月負債)×該信貸產品平均久期。個人近期平均月收入與個人近期平均月負債之差可近似認為是客戶每個月的可還款金額,再將差值乘以該信貸產品平均久期,即得到一個信貸周期內客戶的還款金額,通常將該金額作為客戶的基礎額度。
對于經營類信貸產品,通常是以企業的經營狀況作為授信依據的,所以主要以企業的收入和負債等相關信息來計算基礎額度。經營類信貸產品中企業的基礎額度=[企業上一年度銷售收入x(1-上一年度銷售利潤率)x(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次數一企業當前負債,在上述公式中,首先基于企業去年經營活動所需資金推算今年企業經營活動所需資金,然后用推算結果除以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次數,得到企業在一個生產周期內所需的資金,最后用企業在一個生產周期內所需的資金減去企業當前負債,即得到企業所需的基礎額度。在實際生產中計算企業基礎額度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在計算企業基礎額度的公式中,最好能將當前負債轉為企業一個生產周期內的負債,若無法進行轉換則無法確定企業當前負債是短期負債還是長期負債,只能近似認可企業負債越高,獲取的基礎額度越低;二是要關注負債極低的企業,這些企業可能是類白戶企業,征信周期較短,風險偏高,在確定最終授信額度時建議進行限額操作。
基于客戶風險評級確定風險系數
風險系數的確定方法都是相通的,主要是基于客戶的風險狀況對基礎額度進行,類勵或者“懲罰”,若客戶風險較低,則可在基礎額度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獎勵”;巖設中風心較高,則可在基礎額度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懲罰”。
在非經營類信貸產品中,主要基于借款人的風險狀況確定風險系數;在經營類信貸產品中,主要基于企業主和企業的風險狀況共同確定風險系數。確定風險系數的方法與5.7.2?節中提到的方法一樣,假設此次仍然只有一個風險系數,風險系數記為Coef1。
計算最終授信額度
在完成上述相關分析后,即可計算最終授信額度了,最終授信額度=min[max(基礎額度×Coef1,50000),1000000],在初步計算完成最終授信額度后,通常會將該結果以100或1000為單位向下取整,最終授信額度通常為100的整數倍。
確定授信有效期
授信有效期主要基于業務情況確定,對于單筆單貸類信貸產品,授信有效期通常不超過1個月;對于循環額度類信貸產品,授信有效期通常為半年到2年(信用卡屬于特例,授信有效期通常不超過5年)。至于授信有效期為多久,要結合業務和風險狀況確定。
print('要天天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