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跟你說過:個人主頁
🏅個人專欄:《Docker幻想曲:從零開始,征服容器宇宙》?🏅
🔖行路有良友,便是天堂🔖
目錄
一、引言?
1、Docker簡介
2、Docker in Docker(DinD)的概念
二、Docker基礎
1、Docker容器技術的基本原理
2、Docker鏡像、容器與倉庫的概念與關系
三、Docker in Docker(DinD)原理
1、DinD的定義與目的?
2、DinD的工作原理:嵌套虛擬化與容器內運行Docker守護進程
3、DinD的優勢
四、DinD實踐
1、宿主機的Docker安裝與配置?
2、編寫Dockerfile
3、運行Docker容器
4、在Docker容器內運行一個新Docker容器?
5、訪問測試?
一、引言?
1、Docker簡介
Docker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它允許開發者將應用程序及其依賴項打包到一個可移植的鏡像中,然后發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統的機器上。Docker的核心功能包括快速迭代應用程序、簡化開發生命周期、提高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易于構建和協作等。
Docker容器的啟動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要幾秒鐘,這對于快速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非常有利。同時,Docker還提供了輕量級的虛擬化,使得容器可以在任何機器上運行,無需擔心操作系統的差異和依賴項的問題。
Docker的架構包括Docker客戶端、Docker守護進程、Docker鏡像和Docker容器等組成部分。Docker客戶端是用戶與Docker進行交互的接口,Docker守護進程則是Docker的核心組件,負責管理和運行容器。Docker鏡像是應用程序及其依賴項的打包文件,而Docker容器則是鏡像的運行實例。
Docker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快速搭建開發環境、將運行環境和配置放在代碼中并部署、使用docker-compose來模擬生產環境、進行自動測試以及使用Docker鏡像進行自我部署等。Docker的輕量級特性和可移植性使得它成為云原生開發和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的理想選擇。
?
2、Docker in Docker(DinD)的概念
Docker in Docker(簡稱DinD)是一種容器化技術,它指的是在一個Docker容器內部運行另一個Docker實例。具體來說,這種技術允許在一個Docker容器中安裝Docker引擎,并通過將宿主機上的Docker套接字(socket)掛載到這個容器中,使得在容器中運行的Docker可以與宿主機上的Docker進行通信。這樣,DinD容器就具備了和宿主機一樣的Docker環境,可以創建、啟動、停止和管理其他Docker容器。
?
二、Docker基礎
1、Docker容器技術的基本原理
Docker容器技術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幾個核心概念,包括容器、鏡像、命名空間、控制組等。
以下是Docker容器技術的基本原理:
- 容器:容器是一個獨立、輕量級的運行環境,它包含了應用程序及其依賴項。容器提供了一種虛擬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將應用程序和其依賴項打包到一個可移植的單元中,并在任何環境中運行,而不需要進行額外的配置。
- 鏡像:鏡像是一個只讀的模板,用于創建容器。鏡像包含了運行應用程序所需的所有文件和依賴項,包括代碼、運行時、系統工具、庫等。用戶可以基于現有的鏡像構建自定義鏡像,并在其上添加額外的功能或配置。
- 命名空間:命名空間是Linux內核提供的一種機制,用于隔離進程間的資源。Docker利用命名空間來為每個容器提供獨立的運行環境,包括文件系統、網絡、進程等。這樣,每個容器都可以運行在獨立的命名空間中,互不干擾。
- 控制組:控制組(cgroups)是Linux內核提供的另一種機制,用于限制和管理進程的資源使用。Docker利用控制組來為每個容器分配和管理資源,包括CPU、內存、磁盤等。這樣,可以確保容器之間的資源互相隔離,防止資源爭用和崩潰。
- Docker引擎:Docker引擎是一個開源的容器運行時,負責創建、管理和運行Docker容器。它包括了Docker守護進程(Docker daemon)和Docker客戶端(Docker client)。Docker守護進程負責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包括創建、啟動、停止和刪除容器,而Docker客戶端則用于與守護進程進行通信,并發送命令來管理容器。
總的來說,Docker容器技術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利用Linux內核提供的命名空間和控制組機制,通過鏡像來創建容器,并使用Docker引擎來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這種技術提供了一種輕量級、便捷和可移植的方式來構建、交付和運行應用程序。
?
2、Docker鏡像、容器與倉庫的概念與關系
Docker鏡像、容器和倉庫是Docker中的三個核心概念,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又各自承擔不同的角色。
以下是它們的概念和關系:
1. Docker鏡像:
- 鏡像是Docker容器的基礎。它是一個只讀的模板,包含了運行容器所需的所有文件和依賴項,如代碼、運行時、系統工具、庫等。
- 鏡像是一個靜態的文件,一旦創建就不會被修改。如果需要對鏡像進行修改,通常是通過在其基礎上創建新的鏡像,而不是直接修改現有的鏡像。
- Docker鏡像是由Dockerfile定義的,Dockerfile是一個文本文件,包含了一系列指令,用于描述如何構建鏡像。
?
2. Docker容器:
- 容器是由Docker鏡像創建的運行實例。它是一個獨立、輕量級的運行環境,包含了鏡像中的文件和依賴項,并且可以獨立運行在一個隔離的環境中。
- 容器是一個動態的實體,可以創建、啟動、停止、刪除等操作。每個容器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統、網絡、進程等資源,與宿主系統和其他容器隔離開來。
?
3. Docker倉庫:
- 倉庫是用于存儲和共享Docker鏡像的地方。它可以是公共的或私有的,可以托管在本地服務器或云端。
- Docker Hub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公共Docker倉庫,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官方和社區維護的鏡像,用戶可以在其中查找、下載和分享鏡像。
- 除了Docker Hub之外,還可以通過搭建私有倉庫來管理和共享自己的鏡像,如Docker Registry和Harbor等。
?
關系:
- Docker鏡像是容器的基礎,每個容器都是基于一個鏡像創建的。
- Docker倉庫用于存儲和共享Docker鏡像,用戶可以從倉庫中獲取鏡像,并將自己的鏡像推送到倉庫中供他人使用。
- 在使用Docker時,通常會從倉庫中獲取鏡像,然后基于這些鏡像創建容器運行應用程序。
?
三、Docker in Docker(DinD)原理
1、DinD的定義與目的?
定義:
- DinD(Docker in Docker)是一種在Docker容器內部運行另一個Docker守護進程和客戶端的技術。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容器化的環境中進一步封裝和復用Docker操作,為開發、測試和部署等環節提供便利。
- DinD通過在一個Docker容器中安裝Docker引擎,并掛載宿主機上的Docker套接字(socket),使得在容器中運行的Docker客戶端可以與宿主機上的Docker守護進程進行通信。這樣,DinD容器就具備了和宿主機一樣的Docker環境,可以創建、啟動、停止和管理其他Docker容器。
?
目的:
- DinD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在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管道中構建和測試Docker鏡像,以及在開發環境中模擬生產環境進行應用程序的部署和測試。通過使用DinD,開發者可以在一個隔離的環境中構建和測試Docker鏡像,而無需擔心對宿主機或其他容器的影響。
???
2、DinD的工作原理:嵌套虛擬化與容器內運行Docker守護進程
DinD(Docker in Docker)的工作原理基于嵌套虛擬化和在容器內運行Docker守護進程兩個核心概念。
嵌套虛擬化:
- 嵌套虛擬化允許在一個虛擬機內部運行另一個虛擬機。在Docker的上下文中,這意味著在一個Docker容器內部運行另一個Docker守護進程,從而模擬出一個完整的Docker環境。嵌套虛擬化在Docker中通過特權模式(privileged mode)和Docker守護進程的嵌套運行來實現。
- 特權模式使得Docker容器能夠以幾乎等同于宿主機的能力運行,從而可以訪問到宿主機上的硬件資源,包括CPU、內存、磁盤和網絡設備等。這為在容器內部運行另一個Docker守護進程提供了必要的權限。
?
容器內運行Docker守護進程:
- 在DinD配置中,一個特殊的Docker容器(通常使用Docker官方提供的dind鏡像)被創建并運行。這個容器內部不僅包含了普通的應用程序,還包含了完整的Docker守護進程(dockerd)。這個Docker守護進程負責管理容器內部的Docker鏡像、容器和網絡,就像在任何標準的宿主機上運行的Docker一樣。
- 為了實現容器內部Docker守護進程與宿主機Docker守護進程的通信,通常需要將宿主機的Docker套接字(通常位于/var/run/docker.sock)通過掛載(mount)的方式綁定到容器內部。這樣,容器內的Docker客戶端就可以通過套接字與宿主機上的Docker守護進程進行交互,從而創建、管理其他Docker容器。
?
通過這種方式,DinD在Docker容器內部創建了一個獨立的Docker環境,實現了更深層次的容器化技術應用。這使得開發者可以在一個隔離的環境中快速創建、測試和部署應用程序,同時保持與生產環境的一致性。
??
3、DinD的優勢
- 靈活性:DinD允許在一個Docker容器中創建和管理其他Docker容器,這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靈活多變的容器化環境。這種靈活性使得開發者能夠快速創建、銷毀、配置和管理容器,從而加速開發、測試和部署過程。
- 隔離性:每個DinD容器都運行在獨立的環境中,彼此之間互不干擾。這種隔離性確保了容器之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防止了容器之間的相互影響。這對于需要保持環境一致性和穩定性的應用程序來說尤為重要。
- 可擴展性:DinD可以根據需要動態創建和銷毀容器,從而實現了應用程序的彈性擴展。當負載增加時,可以自動增加容器的數量以應對更高的需求;當負載減少時,可以自動減少容器的數量以節省資源。這種可擴展性使得應用程序能夠靈活地適應各種負載情況。
- 加速CI/CD流程:在持續集成和持續部署(CI/CD)流程中,DinD可以加快構建和部署的速度。通過預拉取所需的Docker鏡像并在容器內部運行Docker守護進程,可以避免在容器啟動時需要從遠程倉庫下載鏡像的延遲,從而提高了CI/CD流程的整體效率。
- 離線部署能力:在沒有網絡連接或網絡不穩定的情況下,DinD可以保證應用程序的正常運行并提供穩定的服務。通過提前拉取所需的Docker鏡像并在容器內部運行Docker守護進程,即使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也可以創建和運行容器。這為離線環境中的應用程序部署提供了便利。
???
四、DinD實踐
1、宿主機的Docker安裝與配置?
在Linux機器上安裝Docker。如果還未安裝Docker,請參考《在CentOS系統中輕松安裝和配置Docker指南》這篇文章
2、編寫Dockerfile
[root@localhost ~]# vim Dockerfile
# 使用一個帶有Docker二進制文件的鏡像作為基礎鏡像
FROM docker:20.10.16-dind# 設置一些基本的環境變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ENV DOCKER_HOST unix:///var/run/docker.sock# 設置工作目錄(可選)
WORKDIR /app# 安裝額外的工具或復制必要的文件(如有需要)
#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y some-tool
# COPY . /app# 設置啟動命令,這里示例中僅啟動Docker守護進程
# 實際使用時可能需要根據情況調整,比如運行特定的命令或應用
CMD ["dockerd-entrypoint.sh"]
構建Docker鏡像
[root@localhost ~]# docker build -t my-dind-image:v1 .
??
查看鏡像
[root@localhost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my-dind-image v1 7ee5691859ab 13 minutes ago 312MB
3、運行Docker容器
[root@localhost ~]# docker run -itd --privileged --name my-dind-container -p 80:80 my-dind-image:v1
- docker run:運行一個新的容器。
- -itd:這三個選項結合使用表示在后臺以交互方式運行容器。-i表示以交互模式運行容器,-t表示為容器分配一個偽終端(pseudo-TTY),-d表示以后臺(detached)模式運行容器。
- --privileged:授予容器內部的進程特權,使其能夠執行一些需要特權的操作,例如訪問宿主系統的硬件設備。
- --name my-dind-container:指定容器的名稱為 my-dind-container。
- -p 80:80:將容器的端口80映射到宿主系統的端口80。這個選項可以讓容器內的應用程序通過宿主系統的端口80對外提供服務。
- my-dind-image:v1:要運行的容器鏡像的名稱和版本號。
4、在Docker容器內運行一個新Docker容器?
進入到剛剛創建的容器內部
[root@localhost ~]# docker exec -it my-dind-container /bin/sh
拉取一個鏡像,這里以nginx為例
/app # docker pull nginx
??
運行一個新的Docker容器,使用剛剛拉取的鏡像
/app # docker run -itd --name nginx -p 80:80 docker.io/library/nginx:latest
?查看新容器狀態
/app # docker ps
??
5、訪問測試?
在瀏覽器輸入宿主機IP加80端口,如果能訪問到nginx,則Docker inDocker成功
??
💕💕💕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一次成長的旅程,感謝您的陪伴和關注。希望這些關于Docker的文章能陪伴您走過技術的一段旅程,共同見證成長和進步!😺😺😺
🧨🧨🧨讓我們一起在技術的海洋中探索前行,共同書寫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