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嵌入式開發學習必備專欄】
文章目錄
- Python 統計程序執行時間
Python 統計程序執行時間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ime
模塊來測量執行一個函數所需的時間。以下是一個基本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實現這一功能:
import time
def your_function():# 這里是函數的內容time.sleep(2) # 示例:讓程序暫停2秒,模擬一個耗時的操作# 記錄開始時間
start_time = time.time()# 執行函數
your_function()# 記錄結束時間
end_time = time.time()# 計算并打印執行時間
elapsed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f"執行函數花費了 0.0578 秒.")
在這個例子中,time.time()
函數在函數執行前后分別調用,它返回的是自紀元以來的秒數(紀元指的是1970年1月1日)。計算這兩個時間點之間的差值就得到了函數執行所需的時間。
對于需要更精確測量函數執行時間的情況,可以使用timeit
模塊,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式來測量小段代碼的執行時間。這在進行性能分析和基準測試時非常有用。下面是一個使用timeit
模塊的例子:
import timeit
# 定義要測試的函數
def your_function():time.sleep(2) # 示例:讓程序暫停2秒,模擬一個耗時的操作# 使用timeit.timeit執行和測量
elapsed_time = timeit.timeit("your_function()", setup="from __main__ import your_function", number=1)
print(f"執行函數花費了 0.0578 秒.")
在timeit.timeit
調用中:
- 第一個參數是要執行的代碼,以字符串形式傳入。
setup
參數用于設置測試前的準備工作,這里是從當前模塊導入你的函數。number
參數指定代碼被執行的次數,這里設置為1意味著執行一次你的函數。
timeit
是專門為性能測量設計的,能夠提供更準確的結果,尤其是在測量微小操作的執行時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