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環境:
MATLAB 2022a
1、算法描述
差分進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是一種有效的實數編碼的進化算法,主要用于解決實值函數的全局優化問題。本文將詳細介紹差分進化算法的背景、原理、操作步驟、參數選擇以及實際應用,旨在提供一個全面的理解。
1. 差分進化算法的背景
差分進化算法由Storn和Price在1997年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Chebyshev多項式的優化問題。由于其簡單、高效、易于實現等特點,DE迅速成為解決各種復雜優化問題的熱門選擇,尤其在工程優化、經濟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2. 差分進化算法的原理
差分進化算法基于種群的迭代搜索。其基本思想是通過種群中個體間的差分信息引導搜索過程,通過迭代更新種群,逐漸逼近全局最優解。DE算法主要包含四個基本操作:初始化、變異、交叉和選擇。
2.1 初始化
差分進化算法首先隨機生成一個包含NP個D維實數向量的初始種群。每個向量代表一個潛在的解。初始種群通常在問題定義的邊界內隨機生成。
2.2 變異
對于種群中的每一個目標向量 𝑥𝑖,𝑔xi,g?,算法通過以下公式生成一個變異向量 𝑣𝑖,𝑔+1vi,g+1?:
𝑣𝑖,𝑔+1=𝑥𝑟1,𝑔+𝐹×(𝑥𝑟2,𝑔?𝑥𝑟3,𝑔)vi,g+1?=xr1,g?+F×(xr2,g??xr3,g?)
其中,𝑟1,𝑟2,𝑟3r1,r2,r3 是從種群中隨機選擇的三個不同的索引,𝐹F 是縮放因子,用于控制差分擾動的幅度。
2.3 交叉
交叉操作用于增加種群的多樣性。對于每個目標向量和對應的變異向量,算法按照一定的交叉概率CR進行交叉操作,生成試驗向量 𝑢𝑖,𝑔+1ui,g+1?:
{𝑣𝑗,𝑖,𝑔+1if?𝑟𝑎𝑛𝑑𝑗(0,1)≤𝐶𝑅?or?𝑗=𝑟𝑎𝑛𝑑(𝑖)𝑥𝑗,𝑖,𝑔otherwise{vj,i,g+1?xj,i,g??if?randj?(0,1)≤CR?or?j=rand(i)otherwise?
其中,𝑟𝑎𝑛𝑑𝑗(0,1)randj?(0,1) 是一個隨機數,𝑟𝑎𝑛𝑑(𝑖)rand(i) 是一個隨機選擇的維度索引,保證每個試驗向量至少有一個來自變異向量的分量。
2.4 選擇
選擇操作基于貪心策略。對于每個目標向量和對應的試驗向量,如果試驗向量的適應度(通常是目標函數值)優于目標向量的適應度,那么在下一代種群中替換目標向量;否則,目標向量保持不變。
3. 參數選擇
差分進化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參數的選擇,主要包括種群大小NP、縮放因子F和交叉概率CR。種群大小NP影響算法的多樣性和收斂速度;縮放因子F影響搜索步長,過大可能導致過快收斂,過小可能導致收斂速度慢;交叉概率CR決定了試驗向量的多樣性。
4. 實際應用
差分進化算法由于其結構簡單和高效性,在許多實際應用中都表現出色。例如,在工程設計中優化結構尺寸,在生物信息學中用于基因表達數據的特征選擇,在金融領域優化投資組合等。
2、仿真結果演示
3、關鍵代碼展示
略
4、MATLAB?源碼獲取
? ? ? V
點擊下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