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賀蘭山的巍峨身影下,在黃河水的溫柔滋養中,寧夏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借助農業科技的磅礴力量,實現從傳統農耕到智慧農業的華麗轉身,奏響一曲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樂章。
一、數字農業:開啟智慧種植新時代
走進寧夏的現代農業園區,仿佛踏入了一個未來農場。中衛市的沙坡頭區,萬畝壓砂西瓜基地里,傳感器如敏銳的“觸角”,實時收集土壤濕度、溫度、養分等數據,通過物聯網精準傳輸至云端。農民只需輕點手機,智能灌溉系統便會按需噴水,讓每一顆西瓜都能“喝”得恰到好處。這種“云種田”模式,不僅節水 30%以上,還讓西瓜的甜度大幅提升,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曾經靠經驗灌溉,水多了澇、水少了旱,如今科技讓種植精準到每一滴水,西瓜的品質和產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在吳忠市的奶牛養殖場,5G 智能項圈成為奶牛的“健康管家”。它能實時監測奶牛的活動量、體溫、反芻次數等生理指標,一旦發現異常,系統立即發出警報。同時,智能飼喂系統根據每頭奶牛的體重、產奶量等數據,精準調配飼料配方,確保奶牛營養均衡。過去養殖靠人工觀察,容易遺漏問題,現在科技讓奶牛的健康和飲食都得到科學管理。如今,寧夏的奶牛平均單產突破 10 噸,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讓“寧夏牛奶”成為響當當的品牌,暢銷全國。
二、種業創新:小種子孕育大希望
寧夏農業科技平臺數字宇宙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寧夏在種業創新上不斷發力。寧夏農林科學院的科研團隊,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耐旱、耐鹽堿的小麥新品種。在鹽堿地上,這些小麥依然能茁壯成長,畝產較傳統品種提高 20%以上,為寧夏的糧食安全筑牢了根基。以前鹽堿地農作物產量低,現在科技讓鹽堿地變成了“豐收田”。
枸杞是寧夏的特色產業,科研人員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果實更大、營養更豐富的枸杞新品種。同時,研發出枸杞深加工技術,將枸杞制成枸杞酒、枸杞汁、枸杞保健品等,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過去枸杞主要賣干果,附加值低,現在科技讓枸杞“變身”多種產品,身價倍增。如今,寧夏枸杞產業年產值突破 200 億元,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金色產業”,讓無數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三、綠色發展:科技守護綠水青山
寧夏地處西北,生態環境脆弱。為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寧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科技。在固原市的生態果園里,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控制害蟲數量,減少農藥使用量。同時,推廣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以前果園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對環境造成污染,現在科技讓果園既綠色又高產。在銀川市的蔬菜種植基地,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將水和肥料精準輸送到作物根部,提高水肥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和面源污染。科技讓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完美結合,寧夏的天空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科技賦能,讓寧夏農業在塞上大地綻放出新的光彩。從智慧種植到種業創新,再到綠色發展,科技如同強勁的引擎,推動著寧夏農業不斷向前。未來,寧夏農業必將繼續借助科技的力量,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新“豐”景,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