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任務:服務管理的后端開發
1.學習:護理項目
(1)評估開發工期的思路和注意事項
- 全面熟悉項目,了解項目重點,設置開發優先級
比如,在下面圖片的接口文檔中版本有1.0,2.0,3.0也就是功能的初代,二代,三代,所以我們在大致瀏覽所有功能后,要優先關注初代功能的實現
開發計劃
- 項目開發計劃: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制定一份詳細計劃,用于管理開發工作的執行,確保項目按時交付,達到項目預期的質量和功能要求
- 個人開發計劃:要根據自己負責的模塊制定預期的交付時間
評估工期是作為項目開發的流程之一的?
需求分析:對需求有準確的理解,包括需求的性能,安全等,避免后期因為需求變更導致工期延誤
技術復雜度:技術是否是自己是否已經實現過的,是否有新技術需要學習
任務拆解:將需求拆分為一個一個功能點,判斷每個功能點需要多久實現
風險評估:例如三方依賴,需求變更,人力資源等風險,我們需要合理考慮
團隊協作:如開發人員開發功能后需要前后端聯調測試,以及交給專門的測試人員測試等
溝通:與團隊成員及時溝通相互的進度,及時獲取到工期變更等,避免影響到項目進度
開發計劃具體模樣
(2)理解模塊需求
- 全方位解讀模塊
我們要了解不同模塊之間的關系
?比如護理計劃和護理項目就是n對n的關系,護理計劃包含護理項目,而護理等級和護理計劃就是1對1的關系,簡單來護理項目就是每個項目花費多少錢,護理計劃就是每個計劃對應多少項目,護理等級就是和護理計劃1對1,只是加上了每個等級需要花費的價格.
(3)表結構設計的通用思路及工具的使用
具體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https://blog.csdn.net/qazwsxplmtgb/article/details/148985275?spm=1001.2014.3001.5501
(4)完成項目模塊的開發
定義接口:請求方式,請求路徑,請求參數,返回參數
mapper數據庫層和業務層
根據情況進行單元測試
api調用測試和前后端聯調測試
1.借助AI實現功能:
2.根據ai生成的代碼改寫
一般分為這幾部分:Controller,service,mapper,xml,以及像DTO,VO這些接口
相關話術:
表結構:
CREATE TABLE `nursing_project` ( `id` 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編號', `name` varchar(100)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名稱', `order_no` int DEFAULT NULL COMMENT '排序號', `unit` varchar(50)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單位', `price` decimal(10,2) DEFAULT NULL COMMENT '價格', `image` var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圖片', `nursing_requirement` var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護理要求', `status` int NOT NULL DEFAULT '1' COMMENT '狀態(0:禁用,1:啟用)', `create_by` varchar(50)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創建人', `update_by` varchar(50)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更新人', `remark` var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0900_ai_ci DEFAULT NULL COMMENT '備注',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創建時間', `upd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更新時間',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UNIQUE KEY `name` (`name`)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94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LLATE=utf8mb4_0900_ai_ci ROW_FORMAT=DYNAMIC COMMENT='護理項目表'
要求:
1.根據上述表結構,基于SpringBoot+mybatis生成Controller service mapper,sql語句寫在xml文件中,分頁查詢時要關聯創建人,同時生成vo dto
2.加上Swagger相關的注解說明
3.接口文檔:(如果有可以,將相關接口文檔的內容粘貼上去)
接口的開發順序:
在Java Web開發中,特別是基于Spring框架的項目,通常推薦的接口開發順序是:Mapper(DAO) → Service → Controller。這是標準的層次化架構模式,但具體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以下是詳細說明:
1.?Mapper層(數據持久層)
-
首先開發:因為這是數據操作的基礎,所有業務邏輯最終都依賴于數據訪問。
-
職責:直接與數據庫交互,執行CRUD操作。
-
開發內容:
-
定義Mapper接口(MyBatis)或繼承JpaRepository(Spring Data JPA)。
-
編寫SQL(如XML映射文件或注解方式)。
-
單元測試驗證數據庫操作是否正確。
-
2.?Service層(業務邏輯層)
-
其次開發:在明確數據操作后,編寫業務規則和邏輯。
-
職責:
-
實現核心業務邏輯(如數據處理、事務管理、調用多個Mapper組合操作)。
-
為Controller提供高內聚的服務接口。
-
-
開發內容:
-
定義Service接口及其實現類。
-
通過依賴注入引入Mapper。
-
單元測試驗證業務邏輯(可使用Mock工具隔離Mapper)。
-
3.?Controller層(表現層)
-
最后開發:業務和數據邏輯完備后,處理外部請求。
-
職責:
-
接收HTTP請求,解析參數。
-
調用Service層并返回響應(JSON/XML等)。
-
-
開發內容:
-
定義RESTful或MVC控制器。
-
參數校驗、異常處理、日志記錄等。
-
通過Swagger等工具生成API文檔
-
為什么這個順序?
-
依賴方向清晰:Controller → Service → Mapper,避免循環依賴。
-
逐步驗證:從底層到上層,每層可單獨測試,降低調試復雜度。
-
符合設計原則:單一職責、分層隔離、高內聚低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