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救援模式?
救援模式提供了一個最小的Linux環境,通常只加載最基本的系統組件,允許管理員:
-
修復損壞的系統
-
恢復丟失的文件
-
修改配置文件
-
重置密碼
-
檢查磁盤錯誤
-
重新安裝引導加載程序
如何進入救援模式?
1. 通過GRUB菜單進入 》》
-
重啟計算機
-
在GRUB啟動菜單出現時,選擇"Advanced options"(如果有)
-
選擇帶有"recovery mode"或"rescue mode"的選項
-
系統會進入救援模式菜單,提供多個修復選項
2. 使用安裝介質進入 》》
-
使用Linux安裝USB/DVD啟動
-
選擇"Rescue a broken system"或類似選項
-
按照提示操作,通常需要:
-
選擇鍵盤布局
-
配置網絡(可選)
-
選擇要修復的系統根分區
-
選擇要執行的操作
-
不同Linux系統的救援模式特點
1. Ubuntu/Debian
-
提供"recovery mode"菜單選項
-
包含多個預設恢復選項(clean, dpkg, fsck等)
-
使用systemctl命令管理服務
2. CentOS/RHEL
-
提供"Rescue installed system"選項
-
使用dracut緊急模式
-
可能需要使用journalctl查看日志
3. Arch Linux
-
使用安裝介質進入救援
-
需要手動掛載分區和chroot
-
依賴pacman包管理器修復系統
救援模式的應用場景
- 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
- 掛載文件系統
- 修復GRUB引導
- 重置root密碼
- 恢復損壞的配置文件
退出救援模式
exit # 如果使用了chroot
reboot
- 記得移除啟動介質后再重啟
注意事項
-
操作前確保了解命令作用,錯誤操作可能導致數據丟失
-
重要數據應先備份
-
某些操作可能需要原系統的安裝介質
-
對于LVM或加密分區,需要額外步驟激活卷組或解密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