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一、為什么要關注柱狀圖的“美化”?
?? 二、基礎柱狀圖的構建邏輯(以 ggplot2 為例)
?? 三、美化細節全面升級
? 1. 自定義配色與透明度
? 2. 添加數值標簽
? 3. 設置 y 軸刻度與坐標軸美學
????? 四、分組柱狀圖(Grouped Bar Plot)
?? 五、加入誤差棒(Error bars)
?? 六、排版適配技巧(為論文而生)
?? 七、柱狀圖組合展示(多圖拼接)
?? 八、常見雜志風格提示
? 本講小結
?? 下一講預告:
?? 一、為什么要關注柱狀圖的“美化”?
柱狀圖是科研繪圖中最常見的圖形之一。無論是展示處理組差異、比較實驗結果,還是進行統計分析后的可視呈現,它幾乎無處不在。
但也是因為“太常見”,所以:
平庸的柱狀圖只會傳達數據;用心的柱狀圖,才會打動讀者。
?? 二、基礎柱狀圖的構建邏輯(以 ggplot2
為例)
我們從一個簡單例子開始:
library(ggplot2)df <- data.frame(Treatment = c("Control", "Low", "Medium", "High"),Value = c(2.3, 3.5, 4.1, 5.2)
)ggplot(df, aes(x = Treatment, y = Value)) +geom_bar(stat = "identity", fill = "#69b3a2") +theme_minimal()
這就生成了一張標準的單變量柱狀圖。
但!我們可以對它進行諸多“美化”!
?? 三、美化細節全面升級
? 1. 自定義配色與透明度
ggplot(df, aes(x = Treatment, y = Value, fill = Treatment)) +geom_bar(stat = "identity", width = 0.6, alpha = 0.85)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c("#1f77b4", "#ff7f0e", "#2ca02c", "#d62728"))
-
width
: 控制柱子的寬度 -
alpha
: 增添通透感 -
scale_fill_manual()
: 完全自定義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