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IM HANGZHOU 2025峰會盛大開幕,華為首席開源聯絡官、CNCF基金會董事任旭東以《開源協作,激發創新,共創智能世界》為題發表Keynote演講。顛覆性技術到工業應用的轉換時間越來越短,AI技術正在推動傳統軟件產業的演進,軟件從產品定義,到軟件開發,到原型驗證已經出現重大轉變,而軟件 AI 超級工廠,將會引領軟件產業實現工業革命性突破。把握好開源時機,服務開發者創新,幫助開發者提升效率,是構建AI生態,融入AI時代浪潮的關鍵。
“開源是數字時代全球協作的重要平臺。”9月13日,在盛大開幕的GOSIM HANGZHOU 2025全球開源創新大會上,華為首席開源聯絡官、CNCF基金會董事任旭東如是說。會上,他從技術發展的歷史規律切入,指出AI從創新到規模化應用仍需突破,并進一步闡述了華為從使用開源到貢獻開源的實踐與思考。
從探索到創新,華為的開源“奮進之路”
在全球數字化與產業變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開源已不僅是技術協作模式,更成為驅動創新和構建產業生態的核心策略。在這樣的“開源競賽”中,企業若僅停留在“技術使用者”階段,將難以掌握創新主動權。華為通過“使用-參與-貢獻”的系統性路徑,為中國科技企業“從探索到創新”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范本。
華為的開源歷程跨越多個階段:自2008年起,華為深入參與Linux、Apache等國際主流基金會;2020年,華為成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創始成員,持續深耕操作系統、數據庫、編程語言與中間件等基礎軟件領域。
近年來,華為實現了從技術驅動到商業決策驅動的開源策略升級,構建出一套高效的開源治理體系。在貢獻層面,華為積極引領并深度共建了openFuyao、倉頡、MindSpore、PyTorch以及CANN等眾多重要開源項目,展現出從融入生態、到核心貢獻、再到驅動創新的全流程參與能力,始終與全球開發者協同成長,共同推動開源技術的進步與突破。
持續貢獻開源,華為構建開源共同體
當華為完成從“技術使用者”到“核心貢獻者”的跨越后,其進一步以“引領者”身份推動開源成為“全球產業鏈協同的關鍵紐帶”——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塑造行業標準的核心路徑。
在這一進程中,華為憑借深度的資源投入和持續的大規模貢獻,逐步從開源生態的重要參與者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引領者——截至目前,華為已加入26個全球主流開源基金會,并有260多位社區核心貢獻者,積極參與全球開源治理與標準建設。華為還累計在300多個上游社區貢獻了關鍵代碼,展現出深厚的技術積累與開放共享的精神。
華為在多個重要開源技術與項目中貢獻顯著:在云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中的代碼貢獻量位居亞洲第一;在Rust語言社區的新增特性貢獻排名全球首位;vLLM年度代碼貢獻排名TOP3。
此外,華為還發起并持續運營多個具有業界影響力的開源項目:OpenHarmony操作系統代碼總量超過1.3億行,展現出強大的系統級創新能力;服務器操作系統openEuler累計部署量突破1000萬套,成為中國基礎軟件生態的重要支撐;AI框架MindSpore在中國人工智能開源市場新增份額中占比超過30%,有力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
構建全球開發者生態,加速產業創新與人才培育
OpenHarmony、openEuler等項目的規模化落地,離不開龐大的開發者群體支撐。開源生態的核心是“人”,只有讓更多開發者參與進來,技術創新才能持續迭代。為此,華為構建了“低門檻、好工具、熱社區”的開發者服務理念,通過多層次體系加速人才成長與生態協同。目前,昇騰生態已深入20多個行業,匯聚超過5萬名核心貢獻者,并積極融入PyTorch、vLLM、SGLang等10多個主流上游開源生態;在高校與科研層面,華為通過“智能基座”等項目累計培養超過40萬學生,與高校共同推動AI與基礎軟件人才儲備。
此外,華為還以“學、研、訓、賽”持續賦能開發者:“學”依托社區、智能基座與布道師計劃;“研”開展AI百校計劃、創新卓越中心及科研使能計劃;“訓”通過昇騰訓練營和眾智計劃提升實戰能力;“賽”則組織AI算子挑戰賽和創新大賽,以賽促學、促進創新。
展望未來
如今,開源已經實現了從“疑慮”到“認可”再到“擁抱”的突破,但要讓智能技術真正滲透千行百業,還需跨越“從實驗室創新到產業規模化協同”的關鍵門檻——正如1654年馬德堡半球實驗驗證了真空原理,卻用數百年才解決芯片制造的真空腔室工程難題。
如今,開源模式持續進化,越來越多的項目如vLLM一般,從最初版本就果斷開源,依托全球社區實現快速迭代與聯合共創。開發團隊結構也在重構:從過去“1個產品經理對6-7個工程師”,演進為“2個產品經理對1個工程師”——開發成本顯著降低,創意的定義與驗證變得前所未有的關鍵。
展望未來,華為認為,“未來十年屬于Agent(智能體)”。我們正在邁入一個“超級工廠”式的開發圖景:超級個體(一人軟件公司)、超級工具(價值十億美金的工具獨角獸)與超級工廠(基于AI智能體的大規模協同平臺)將接連涌現。甚至可能出現“薪酬比肩C羅的超級程序員”。
正如丘吉爾所言,“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可能是開始的結束。”智能時代的大幕,才剛剛拉開。在通往軟件AI超級工廠的道路上,開源協作將繼續扮演關鍵“橋梁”,孕育出下一代數萬億市值的科技巨頭——它們不僅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更將真正開啟一個人機協同、萬物智能的繁榮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