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篇:
1.【Vue3】創建并運行一個簡易的Vue3項目
2.【Vue3】編寫vue實現一個簡單效果,并使用setup糖簡化代碼
目錄
- ref
- ref 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
- 1. 概念理解
- a. 概念
- b. 分析
- 2. 代碼實操
- 代碼場景
- 步驟一:導入ref
- 步驟二:修改數據形式
- 步驟三:修改方法內數據形式
- 步驟四:驗證
- 3. 源代碼:
ref
ref 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
1. 概念理解
a. 概念
ref
不僅可以定義基本類型數據,還可以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 與之相比,
reactive
只能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
b. 分析
ref雖然能夠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但其在底層其實還是利用了reactive。
2. 代碼實操
代碼場景
代碼場景為利用reactive定義對象類型的響應式數據的場景:
<template><div class="Person"><h2>{{ human.name }}的年齡為{{ human.age }}</h2><button @click="addAge">修改年齡(+1)</button></div>
</template><script setup name="Person">import {reactive} from 'vue'let human = reactive({name:'zhangsan',age:30})function addAge(){human.age += 1}
</script><style>.Person {background-color: rgb(0, 238, 255);box-shadow: 0 0 10px;border-radius: 20px;padding: 20px;}
</style>
步驟一:導入ref
原代碼中,導入的是reactive,這里將reactive改為ref即可:
import {ref} from 'vue'
步驟二:修改數據形式
原代碼為:
let human = reactive({name:'zhangsan',age:30})
將reactive修改為ref:
let human = ref({name:'zhangsan',age:30})
這時運行項目,點擊按鈕是沒反應的,還需要修改方法內使用數據的形式。
步驟三:修改方法內數據形式
原代碼為:
human.age += 1
在human后面加個.value
,最終<script>
標簽內容如下:
<script setup name="Person">import {ref} from 'vue'let human = ref({name:'zhangsan',age:30})function addAge(){human.value.age += 1}
</script>
步驟四:驗證
終端中輸入npm run dev
后訪問服務器,得到以下界面,點擊修改年齡(+1)
按鈕,年齡的數據會加一: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3. 源代碼: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52161797/91950850
其它篇章:
1.【Vue3】01-創建Vue3工程
2.【Vue3】02-Vue3工程目錄分析
3.【Vue3】03-編寫app組件——src
4.【Vue3】04-編寫vue實現一個簡單效果
5.【Vue3】05-Options API和Composition API的區別
6.【Vue3】06-利用setup編寫vue(1)
7.【Vue3】07-利用setup編寫vue(2)-setup的語法糖
8.【Vue3】08-編寫vue項目時,ref的使用(1)
9.【Vue3】09-編寫vue時,reactive的使用
合集篇:
1.【Vue3】創建并運行一個簡易的Vue3項目
2.【Vue3】編寫vue實現一個簡單效果,并使用setup糖簡化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