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二):神經元與神經網絡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無疑是驅動核心技術的引擎,它賦予了計算機前所未有的學習和識別能力。而這一切的起點,是受到生物大腦中基本單元——神經元(Neurons)的深刻啟發。從一個微小的生物細胞到復雜的計算模型,神經元與神經網絡共同構成了人工智能的強大基石。

生物神經元:計算的原始模型

要理解人工神經網絡,我們必須首先回顧其生物學原型。人腦是一個由數十億個神經元組成的復雜網絡,這些神經元通過電化學信號相互交流。

一個典型的生物神經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 樹突(Dendrites):像一棵樹的枝椏,負責接收來自其他神經元的輸入信號。
  • 細胞體(Soma):神經元的核心部分,它整合所有樹突接收到的輸入信號。當這些信號的總和達到一個特定的閾值時,細胞體就會被“激活”。
  • 軸突(Axon):一個長長的突起,當細胞體被激活后,它會沿著軸突向其他神經元傳遞一個輸出信號。

信號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連接點被稱為突觸(Synapses)。突觸的連接強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塑的,會隨著學習和經驗而改變。這種并行處理和動態可塑性的特性,正是人腦能夠進行復雜認知、學習和記憶的根本原因。

人工神經元(感知機)

人工神經元,通常也稱為感知機(Perceptron),是對生物神經元功能的數學抽象和模擬。一個感知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

  1. 輸入(Inputs):接收來自外部或上一層神經元的多個輸入信號,x1,x2,…,xn。

  2. 權重(Weights):每個輸入都帶有一個權重,w1,w2,…,wn。這些權重就像生物突觸的連接強度,決定了每個輸入的重要性。

  3. 加權求和(Weighted Sum):將每個輸入與其對應的權重相乘,然后將所有結果相加。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其中,b 是一個**偏置(bias)**項,可以理解為神經元更容易被激活的傾向。

  4. 激活函數(Activation Function):將加權求和的結果 z 輸入到一個非線性的函數中,得到最終的輸出。這個函數模仿了生物神經元的“激活”過程。早期的感知機使用簡單的階躍函數,而現代的神經網絡則常使用 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或 Sigmoid 等函數,它們能讓網絡學習更復雜的模式。

感知機能夠解決簡單的線性分類問題,但其局限性在于無法處理非線性可分問題,例如著名的“異或”(XOR)問題。

從單個神經元到多層網絡:神經網絡的誕生

為了解決感知機的局限性,研究者開始將多個神經元組織成多層感知機(Multilayer Perceptron,MLP),這標志著現代神經網絡的誕生。一個典型的神經網絡通常由以下幾層組成:

  • 輸入層(Input Layer):負責接收原始數據,例如一張圖片的像素值。
  • 隱藏層(Hidden Layers):位于輸入層和輸出層之間,是網絡的“大腦”。它可以有一個或多個隱藏層,每一層都負責從上一層提取更高級、更抽象的特征。
  • 輸出層(Output Layer):給出網絡的最終結果,例如預測的類別或數值。

當一個神經網絡擁有多個隱藏層時,我們稱之為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正是指利用這類深度網絡進行學習和訓練的方法。

神經網絡的學習過程:反向傳播算法

神經網絡的“學習”過程,即通過數據自動調整權重以達到最優性能的過程,是一個核心難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算法的發明。

訓練一個神經網絡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前向傳播(Forward Propagation):輸入數據從輸入層開始,逐層向前傳遞,直到輸出層產生一個預測結果。
  2. 損失函數(Loss Function):用一個數學函數來衡量網絡的預測結果與真實標簽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越大,損失值就越高。常見的損失函數包括均方誤差(Mean Squared Error)和交叉熵(Cross-Entropy)等。
  3. 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這是學習的核心。它利用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的原理,從輸出層開始,將損失值逐層反向傳播到網絡中的每一個神經元。在傳播過程中,算法會計算出每個權重對總損失的貢獻,即梯度
  4. 權重更新(Weight Update):根據反向傳播計算出的梯度,使用優化器(如 Adam、SGD 等)來微調網絡的權重。調整方向是朝著損失值減小的方向。

這個“前向傳播-計算損失-反向傳播-更新權重”的循環會重復成千上萬次,直到網絡在訓練數據上的表現達到預設的滿意水平。

神經網絡的類型與應用

隨著研究的深入,出現了多種適應不同任務的神經網絡架構,每一種都建立在基本的神經元和層結構之上:

  • 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特別適用于處理圖像、視頻等網格狀數據。它通過卷積層池化層來自動提取圖像中的局部特征,并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 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擅長處理序列數據,如文本、語音和時間序列。它的特點是神經元之間存在循環連接,使得網絡能夠記住之前的信息。
  • 長短期記憶網絡(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一種特殊的 RNN,通過“門”機制有效解決了傳統 RNN 的長期依賴問題,在自然語言處理中表現出色。
  • 生成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由兩個網絡(一個生成器和一個判別器)相互博弈,可以生成逼真的人臉、圖像等數據。

挑戰與展望

盡管神經網絡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挑戰依然存在:

  • 黑箱問題:深度神經網絡的決策過程通常難以解釋,我們很難理解模型為何做出某個預測。這在醫療診斷等高風險領域是一個嚴重問題。
  • 數據依賴:神經網絡,尤其是深度學習模型,需要海量的高質量標注數據進行訓練,這在很多領域是昂貴且耗時的。
  • 能耗問題:大型神經網絡模型的訓練和運行需要巨大的計算資源和電力。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921648.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921648.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921648.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JavaScript 行為型設計模式詳解

1. 觀察者模式1.1. 使用場景觀察者模式用于對象間的一對多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的狀態發生變化時,所有依賴于它的對象都能收到通知并自動更新。常用于事件處理、通知系統。在前端中,觀察者模式用于實現事件監聽、數據綁定等功能。1.2. 代碼實現…

指令查找表LUT

本文整理自22. FlexSPI—讀寫外部SPI NorFlash — [野火]i.MX RT庫開發實戰指南——基于i.MXRT1052 文檔 用作個人學習和分享 指令查找表LUT 訪問FLASH存儲器通常包含一些讀寫功能的的控制指令,主控設備可通過這些指令訪問FLASH存儲器。 為了適應這種需求&#…

uv使用指南

🚀 Python 打包工具 UV 使用指南 UV 是一個用 Rust 編寫的極速 Python 包管理器和解析器,旨在成為 pip、pip-tools、virtualenv 等工具的單一替代方案。 📋 目錄 核心概念與設計哲學安裝與配置基礎使用方法項目管理與工作流高級功能與技巧…

安卓學習 之 圖片控件和圖片按鈕

今天學習的是ImageView 和 ImageButton這兩個控件還是比較簡單的:先來看看最后的樣式圖片吧:從圖片中可以看到ImageView中的圖片要大很多,這是因為中的ImageView中的圖片跟ImageView控件的大小而自動調整。Imag…

動態規劃-學習筆記

這是一份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 DP)完整學習筆記。筆記將從一星難度(入門)到五星難度(進階),循序漸進,涵蓋核心思想、經典模型和解題方法論。 本來打算今天更新背包問題的題…

Linux 可信啟動深度解析:從UEFI到操作系統的信任鏈

文章目錄引言一、 可信根基:TPM與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度量” (Measurement)?1.2 信任鏈與TPM PCR二、 階段一:固件的可信啟動 (UEFI)2.1 引導的起點:從SEC到DXE的初始化2.2 引導設備選擇 (BDS):UEFI如何找到GRUB2.3 S…

61-python中面向對象三大特性

前言: 面向對象編程,是許多編程語言都支持的一種編程思想。簡單理解是:基于模板(類)去創建實體(對象), 使用對象完成功能開發。面向對象包含三大主要特性: 封裝 繼承 多態…

BP-Adaboost模型

BP-Adaboost模型是一種將BP神經網絡作為弱分類器的集成學習框架,通過AdaBoost算法動態調整樣本權重和模型權重,顯著提升預測精度和泛化能力。一、模型架構與工作原理 1. 基礎框架 弱分類器單元:采用單隱藏層BP神經網絡(結構示例&a…

k230 +canMV+ LVGL控件 仿手表表盤觸摸屏滾動、選中后彈窗效果完整示例程序

現在智能手表用的越來越多,其交互方式比較有特點,現在k230開發板上,基于LVGL(Light and Versatile Graphics Library)編寫一個嵌入式GUI應用程序,使用LVGL配合觸摸屏實現模仿智能手表的表盤滾動效果,實際效果如下: 程序使用LVGL圖形庫和MediaManager程序,創建帶有觸摸…

使用Vue.js和WebSocket打造實時庫存儀表盤

大家好!今天我將分享一個簡單卻強大的實時庫存儀表盤項目,基于Vue.js和WebSocket技術。這個項目適合初學者學習前端實時數據處理,也能為你的技術博客或作品集增添亮點!通過這個教程,你將學會如何使用WebSocket實現實時…

leecode100——接雨水

題目 雙指針 思路1 使用參數存儲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同理)遍歷時的最高的柱子, 然后移動左右的指針,每次移動左右指針中偏向小的, 如果當前指針指的柱子小于最高的柱子,就會存在接到水。 思路2 把水看作柱子&…

復古膠片風格街拍人像Lr調色教程,手機濾鏡PS+Lightroom預設下載!

調色教程復古膠片風格街拍人像 Lightroom 調色,通過模擬經典膠片相機的色彩科學,為現代數碼照片注入懷舊韻味。這種調色手法注重低飽和度色彩、柔和的高光過渡和豐富的暗部細節,配合適度的顆粒感,營造出時光沉淀的質感。特別適合街…

Linux的gpio子系統

GPIO其實也是某個pin的功能之一。上一小節講解了 pinctrl 子系統,pinctrl 子系統重點是設置 PIN(有的 SOC 叫做 PAD)的復用和電氣屬性,如果 pinctrl 子系統將一個 PIN 復用為 GPIO 的話,那么接下來就要用到 gpio 子系統了。gpio 子系統顧名思…

VC++ CPU指令集檢測工具實現原理

📈 VC CPU指令集檢測工具實現原理 例圖:🧠 1. 核心原理:CPUID指令 // 使用CPUID指令獲取CPU信息 int cpuInfo[4] { -1 }; __cpuid(cpuInfo, 0); // 調用CPUID指令 int nIds cpuInfo[0]; // 獲取最大標準功能號CPUID指令工作流程…

大模型微調理論、實戰:LLaMA-Factory、Unsloth

概述 微調,Fine-Tuning,簡稱FT,可理解為對LLM的定制,目的是增強專業領域知識,并優化特定任務的性能。通過在特定數據集上微調一個預訓練模型,可實現: 更新知識:引入新的領域專屬信…

【LCA 樹上倍增】P9245 [藍橋杯 2023 省 B] 景區導游|普及+

本文涉及知識點 樹上倍增 P9245 [藍橋杯 2023 省 B] 景區導游 題目描述 某景區一共有 NNN 個景點,編號 111 到 NNN。景點之間共有 N?1N-1N?1 條雙向的擺渡車線路相連,形成一棵樹狀結構。在景點之間往返只能通過這些擺渡車進行,需要花費…

基于Python+Streamlit的旅游數據分析與預測系統:從數據可視化到機器學習預測的完整實現

🏞? 基于PythonStreamlit的旅游數據分析與預測系統:從數據可視化到機器學習預測的完整實現 📝 前言 在大數據時代,旅游行業的數據分析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從海量的旅游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并進行準確的銷量預測&…

飛算JavaAI全鏈路實戰:智能構建高可用電商系統核心架構

飛算JavaAI全鏈路實戰:智能構建高可用電商系統核心架構 前言:AI編程新時代的電商系統開發范式變革 在當今數字經濟時代,電商系統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載體,其復雜度和技術要求與日俱增。一個完整的電商系統不僅需要處理商品、…

論文精讀(五):面向鏈接預測的知識圖譜表示學習方法綜述

筆者鏈接:撲克中的黑桃A 專欄鏈接:論文精讀 本文關鍵詞:知識圖譜; 表示學習; 鏈接預測; 多元關系; 超關系 引 諸位技術同仁: 本系列將系統精讀的方式,深入剖析計算機科學頂級期刊/會議論文,聚焦前沿突破…

Roo Code之自定義指令(Custom Instructions),規則(Rules)

在Roo Code 中,Custom Instructions 可以通過Instructions 設定和Rules 規則文件實現。什么是Custom Instructions? 自定義指令(Custom Instructions)定義了超出Roo基本角色定義范圍的具體行為、偏好和約束。示例包括編碼風格、文檔標準、測試要求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