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前序已經學習了K-epsilon湍流模型溯源的基礎知識,今天再學習一些更為基礎的知識,回顧一下雷諾數ReReRe。
【2】雷諾數定義
雷諾數公式為:
Re=ρvDμRe=\frac{\rho vD}{\mu}Re=μρvD?
式中,
ρ\rhoρ——流體密度,單位kg/m3kg/m^3kg/m3
vvv——流體速度,單位m/sm/sm/s
DDD——特征長度,單位mmm
μ\muμ——動力粘性系數,單位kg/(m?s)kg/(m\cdot s)kg/(m?s)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粘性系數μ\muμ的單位不僅有kg/(m?s)kg/(m\cdot s)kg/(m?s)一種形式,還可以通過量綱推導獲得:
kg(m?s)=kg?ms2(m?s)ms2=Nm2s=Nm2?s=Pa?s\frac{kg}{(m\cdot s)}=\frac{kg \cdot \frac{m}{s^2}}{(m\cdot s)\frac{m}{s^2}}=\frac{N}{\frac{m^2}{s}}=\frac{N}{m^2}\cdot s=Pa \cdot s(m?s)kg?=(m?s)s2m?kg?s2m??=sm2?N?=m2N??s=Pa?s
又因為,定義運動粘度ν\nuν:
ν=μρ\nu=\frac{\mu}{\rho}ν=ρμ?
運動粘度ν\nuν的單位為:
kg(m?s)kgm3=m2s\frac{\frac{kg}{(m\cdot s)}}{\frac{kg}{m^3}}=\frac{m^2}{s}m3kg?(m?s)kg??=sm2?
此時的雷諾數表達式為:
Re=ρvDμ=vDνRe=\frac{\rho vD}{\mu}=\frac{v D}{\nu}Re=μρvD?=νvD?此外需要注意,DDD代表水力直徑,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是:
D=4APwD=\frac{4A}{P_w}D=Pw?4A?
AAA代表垂直流向的流道橫截面積,單位m2m^2m2
PwP_wPw?代表流道的濕周,就是在垂直流向的橫截面上,流體與這個界面相接觸的周長,單位是mmm。
以管道流舉例,已知流體在內部直徑為ddd的圓管內充盈流動,對應的A=14πd2A=\frac{1}{4}\pi d^2A=41?πd2
Pw=πdP_w=\pi dPw?=πd計算獲得水力直徑DDD:
D=4APw=dD=\frac{4A}{P_w}=dD=Pw?4A?=d
【3】雷諾數判斷層流和湍流的常見實例
雷諾數的核心作用是判斷流動式層流還是湍流,這里舉例一些常見的例子,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例子主要適用于牛頓流體。
物理條件 | 層流 | 湍流 |
---|---|---|
圓管內流動 | <2300 | >2300 |
非圓管內流動 | <5E5 | >5E5 |
掠過光滑平板 | <2300 | >2300 |
【4】細節說明
上述雷諾數相關的內容,均主要適用于牛頓流體。
【5】總結
回顧了雷諾數ReReRe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