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引言:AI偽造技術的“數字病毒”與鑒偽技術的“免疫疫苗”
- 二、合合信息三大AI鑒偽技術解析
- 2.1 人臉視頻鑒偽技術:毫秒級擊穿“數字假面”
- 2.1.1 技術突破:從“像素級標記”到“多模態交叉驗證”
- 2.2 AIGC圖像鑒別技術:讓“AI生成名畫”無所遁形
- 2.2.1 技術原理:從“頻譜特征”到“邏輯合理性”的雙重校驗
- 2.3 TextIn通用篡改檢測平臺:商業文檔的“防偽盾牌”
- 2.3.1 技術架構:從證件到票據的全品類覆蓋
- 三、未來展望與行業價值:從技術防御到信任重建
- 3.1 技術趨勢:大模型驅動的全鏈路防御
一、引言:AI偽造技術的“數字病毒”與鑒偽技術的“免疫疫苗”
從 PS 圖像處理軟件到 ROOP 算法,從靜態圖片篡改到動態視頻合成,AI 偽造技術正以 “指尖操作” 的便捷性滲透至人臉視頻、AIGC 圖像、證件票據等領域,形成當今 AI 偽造的三大 “重災區”,對金融風控、政務審核、社交媒體等場景構成系統性安全威脅。傳統檢測技術在應對新型偽造手段時往往 “有心無力”,亟需構建主動防御體系。
在此背景下,技術防御體系的構建迫在眉睫。2022 年,合合信息在行業內率先推出 PS 篡改檢測技術,開啟靜態圖像鑒偽的探索;面對持續升級的 AI 安全挑戰,企業不斷迭代技術,實現了從靜態圖像到多模態數據鑒偽的跨越。2025 年 7 月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AI 安全成為核心議題,本文基于展會現場展示,結合合合信息長期 AI 技術積累與行業落地案例,深度解析三大鑒偽技術如何以 “AI 對抗 AI”,為金融、政務、社交媒體等領域提供技術防御方案。
二、合合信息三大AI鑒偽技術解析
2.1 人臉視頻鑒偽技術:毫秒級擊穿“數字假面”
2.1.1 技術突破:從“像素級標記”到“多模態交叉驗證”
在WAIC 2025合合信息展臺上,人臉視頻鑒偽技術互動體驗區排起長隊。觀眾站在屏幕前掃描面部,系統實時生成由ROOP算法偽造的“數字假面”,而人臉鑒偽模型可以精準標出偽造區域——眼部紋理異常、面部光影沖突、唇部動作不自然等特征被紅色熱力圖高亮。
合合信息技術團隊負責人現場介紹,該系統為每一個像素打上真偽標簽并計算偽造像素占比,為圖像真偽概率“打分”。針對偽造算法直接生成的復雜圖,也會直接采用多種神經網絡模型,聚焦于圖像特征,實現多維度交叉驗證真偽,讓判斷結果更精準。
2.2 AIGC圖像鑒別技術:讓“AI生成名畫”無所遁形
2.2.1 技術原理:從“頻譜特征”到“邏輯合理性”的雙重校驗
在AIGC圖像鑒別展區,有一場“世界名畫AI找茬”活動吸引了大量觀眾。現場展示的《蒙娜麗莎》被AI添加了“微笑唇彩”,《向日葵》背景被替換為“星空”,而合合信息的AIGC圖像鑒別技術可以直接將AI生成的名畫判定為“假”。
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到,合合信息AIGC圖像鑒別技術可通過不同角度和不同層級的prompt,分析AI生成圖像的視覺特征以及透視關系、光影角度等合理性因素,結合圖像頻譜信息輔助模型進行判斷,實現毫秒級鑒偽,有效識別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StyleGAN和GPT 4O等主流模型AI生成圖片,測試樣本集鑒定準確率超90%,適用于社交媒體內容治理、商業欺詐鑒定、保險理賠等多個場景。
2.3 TextIn通用篡改檢測平臺:商業文檔的“防偽盾牌”
2.3.1 技術架構:從證件到票據的全品類覆蓋
TextIn通用篡改檢測平臺是合合信息的“王牌產品”,WAIC 2025現場展示了其卡證、票據等多場景檢測能力:
- 身份證篡改:定位“出生日期”“地址”等字段的PS痕跡,支持身份證、護照、港澳通行證等43國證件;
- 發票驗真:識別“金額涂改”“發票代碼偽造”;
- 合同印章檢測:通過印章邊緣銳度、油墨擴散特征,判斷是二次篡改。
技術核心在于采用自研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基于百萬級數據訓練,支持財務憑證篡改檢測、商場機打小票篡改檢測,以及身份證、護照、行駛證、駕駛證、港澳臺證件等數十種常用卡證篡改檢測。平臺可在毫秒級時間內完成一次鑒定,在適配場景下,誤檢率低至千分之一。
快來體驗合合信息鑒偽技術:https://cc.co/16YSUi,可獲取1000次圖像處理免費體驗額度。
三、未來展望與行業價值:從技術防御到信任重建
3.1 技術趨勢:大模型驅動的全鏈路防御
當AI既能“作惡”也能“向善”,合合信息的實踐給出了答案——以技術守護真實性。
這種價值不僅體現在實驗室的算法精度上,更轉化為金融風控、政務服務、公眾教育等場景的實際成效,成為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 “真實性基礎設施”。
在金融領域,技術筑起欺詐防護網。合合信息的AI鑒偽技術已深度融入銀行移動開戶、信用卡申辦、保險理賠等核心流程。在行業規范化進程中,技術推動標準共建。合合信息聯合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中國信通院等機構,編制發布《文本圖像篡改檢測系統技術要求》,推動行業從 “被動防御” 向 “主動免疫” 升級。
在公眾教育層面,技術實現認知普及。WAIC 2025 展會現場,合合信息通過 “真假人臉” 互動體驗、名畫 AI 找茬等活動,讓普通觀眾直觀感受 AI 偽造的隱蔽性與鑒偽技術的精準性。 這種 “技術可視化” 的科普方式,正在幫助公眾建立對數字內容的理性認知。
合合信息的 AI 鑒偽技術正以多維價值,筑牢數字時代的真實性防線。
從技術創新到行業協作,從商業應用到公眾教育,AI 鑒偽技術正通過多維價值構建數字時代的信任基石。當每一個像素的真偽都能被精準識別,每一份數字文件的完整性都能被有效驗證,技術終將成為守護數字文明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為大模型安全、可信發展筑起行業凈化防線,讓 AI 在安全可信的軌道上服務于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