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流技術如何與用戶交互結合(如動態表單、任務分配)
- 處理過 XML 與 JSON 的轉換
- 自定義過 bpmn.js 的樣式(如修改節點顏色、形狀、圖標)
- 擴展過上下文菜單(Palette)或屬性面板(Properties Panel)
是否實現過流程圖與外部系統的實時協作(如多人編輯、版本控制
)
對大型流程圖(數百個節點)
的渲染優化是否有經驗?是否使用過懶加載或分步渲染?
是否處理過用戶任務表單的動態渲染 前端上傳
BPMN 文件到 Flowable 引擎
如何處理流程中的權限控制
(如不同角色查看/操作不同任務)
流程監控
功能(如高亮當前節點
、流程圖與實例狀態聯動)
BPMN 建模規范(如命名規則、版本管理) 是否研究過
bpmn.js 的源碼
(如自定義渲染器、Moddle 擴展
)
如何通過 bpmn.js 實現一個禁止用戶刪除 StartEvent 的限制
在 Flowable 中,前端如何實時獲取流程實例的當前活動節點
流程設計、部署、監控和任務管理:前端要做什么設計
對于前端就是:流程設計(編輯器,考慮版本管理、限制規范行為、共享編輯(共享數據格式)、自定義擴展與渲染多個節點性能問題等)、流程監控(以列表型式展示當前狀態、并高亮當前運行節點狀態、流程任務各個任務如何推送到指定審批人以及任務表單的動態渲染給用戶進行交互
一、簡歷中如何撰寫LogicFlow與BPMN相關內容
- 項目經驗的核心要素
在簡歷中描述LogicFlow和BPMN相關項目時,需遵循 STAR原則(背景、任務、行動、成果),并重點突出技術深度與業務價值。以下是具體建議:
? 項目背景:簡要說明項目目標,例如“開發可視化流程配置系統,支持BPMN 2.0規范,用于企業審批流設計與執行”。
? 技術棧與工具:明確標注LogicFlow、bpmn.js等技術框架,并關聯其核心能力,例如:
“基于LogicFlow的可擴展架構,實現自定義節點、插件化開發,并結合BPMN 2.0規范適配器,確保流程數據與Camunda引擎兼容”。
? 個人職責:描述具體技術實現,例如:
? 設計LogicFlow自定義節點(如審批節點、網關節點)的View與Model層邏輯,解決復雜交互問題;
? 開發BPMN XML與LogicFlow JSON的數據轉換適配器,實現與后端流程引擎的無縫對接。
? 成果量化:用數據體現價值,例如:
? “通過優化SVG渲染性能,流程圖的加載速度提升30%”;
? “支持BPMN規范的流程設計器上線后,業務配置效率提升50%”。
- 技能與亮點的呈現方式
? 技術深度:強調對框架底層原理的理解,例如:
“基于LogicFlow的MVVM架構擴展節點邏輯,利用SVG圖層與HTML層分離機制實現動態表單聯動”;
“深入bpmn.js源碼,改造Diagram.js模塊,實現符合業務需求的泳道布局與流程校驗功能”。
? 業務價值:結合場景說明技術選型意義,例如:
“選擇LogicFlow替代原生bpmn.js,解決其擴展性不足問題,降低自定義節點開發成本40%”。
二、前端系統的亮點與難點
- 技術亮點
? 高擴展性架構:
? 基于LogicFlow插件化機制,實現流程校驗、數據轉換等模塊的按需加載;
? 通過繼承核心節點Model/View類,開發符合BPMN規范的子流程、邊界事件等復雜節點。
? 性能優化:
? 針對大規模流程圖(如500+節點),采用SVG虛擬渲染技術,減少DOM操作,內存占用降低60%;
? 利用Web Worker異步解析BPMN XML,避免主線程阻塞。
? 跨框架兼容:
? 在Vue/React中封裝LogicFlow組件庫,統一節點配置面板與右鍵菜單交互。
- 核心難點
? 復雜交互實現:
? 解決LogicFlow節點拖拽與BPMN規范沖突問題(如網關節點連線規則校驗);
? 開發流程版本對比功能,通過Diff算法同步SVG視圖與XML數據。
? 流程引擎適配:
? 實現Camunda/Activiti引擎的BPMN XML兼容性適配,需處理屬性映射、擴展元素解析等細節;
? 解決LogicFlow JSON與BPMN XML雙向轉換時的數據丟失問題(如泳道信息、流程變量)。
? 可視化與業務邏輯解耦:
? 設計分層架構,分離流程圖渲染層(SVG)與業務規則引擎層,支持動態加載審批策略。
三、推薦簡歷表述示例
項目名稱:BPMN規范可視化流程設計系統
技術棧:LogicFlow、Vue3、Camunda、BPMN 2.0
核心職責:
? 主導LogicFlow框架深度定制,開發20+符合BPMN規范的節點與連線,支持子流程嵌套、事件觸發等復雜場景;
? 設計XML/JSON雙向數據轉換器,兼容Camunda引擎,流程配置錯誤率降低90%;
? 優化SVG渲染性能,實現千級節點流暢操作,加載速度提升35%;
? 封裝流程校驗插件,自動檢測非法連線、未閉合泳道等異常,減少人工審核工作量70%。
成果:系統應用于5+業務線,年節省研發成本超200萬。
四、注意事項
? 避免流水賬:需聚焦技術深度(如框架源碼改造、性能優化方案),而非單純列舉功能;
? 差異化競爭:對比原生bpmn.js,強調LogicFlow在擴展性、開發效率上的優勢;
? 數據支撐:所有成果需量化(如性能指標、效率提升比例),增強說服力。